共 9280 筆查詢結果
匯票-2
銀行招考|
8/28/2017
承 兌
一、承兌之意義及種類
所謂承兌,係指匯票付款人在票據上記載「兌付」或「照付」或足以認為承諾到期兌償字義之票據附屬行為。
承兌之種類可就下列標準劃分如下:
(一)承兌依其方式為標準,票據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分下列二種
1.正式承兌:正式承兌云者,係指在匯票正面記載承兌字樣,由付款人簽名之承兌而言。所謂承兌字樣,即於匯票正面記載「兌付」或「照付」或「照票面金額支付」等字樣是。惟承兌僅有一次,與背書得多次為之不同,故以於匯票正面為之為限。
2.略式承兌:略式承兌云者,係指僅由付款人在匯票正面簽名,不記載任何文義之承兌而言。付款人即在匯票正面簽名,不論其簽名是否有承兌之意思,均視為承兌。此所以限於票面簽名者,為免與空白背書相混故也。
(二)承兌依有無限制為標準可分為下列二類
1.單純承兌:單純承兌云者,係指完全依照匯票上記載文義承諾到期付款,毫無限制,予以承兌而言。
2.不單純承兌:不單純承兌者,係指將匯票上記載文義,加以變更或加以限制而後承諾而言。其情形依票據法規定有下列四種:
二、承兌之期限與效力
承兌制度目的在於保障票據權利人及確定付款...
知識
行政法-行政處分(五)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8/28/2017
定性
(五)要素五:具體性(個別性)
1.意義
行政處分係針對具體事項及特定相對人為之,此即行政處分之具體性(個別性),係因每個個案不同的事實情形,行政機關事後對該事件,並針對該特定之人,所作成的行政行為,與事先抽象的概括規範有別,...
知識
行政法-行政處分(四)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8/28/2017
定性
(四)要素四:外部性
1.意義
行政處分的規制效力必須超過行政內部。對外,也就是對人民直接發生效力,或對不同行政主體以外之法律主體發生效力,此即行政處分的外部性。
行政內部行為,例如上級對下級職務上之指揮、機關之間的換文,基...
知識
行政法-行政處分(三)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8/28/2017
定性
(三)要素三:法效性(規制效力)
3.實務見解相關之討論
(1)檢舉函覆之性質
A.當人民向行政機關檢舉某一違法情形時,行政機關給予該人民之回覆,應為何種性質?
原則上來說這個問題可以回歸保護規範理論操作,須視具體該檢舉人...
知識
匯票-1
銀行招考|
8/28/2017
發票及款式
一、匯票應記載事項
發票,即指發票人作成票據,並以之發行之票據基本行為。由於票據行為屬於要式行為,因此票據之發票行為,票據法亦規定應記載一定事項,並由發票人簽名。
依票據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匯票應記載事項可分為絕對...
知識
行政法-行政處分(二)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8/28/2017
定性
(二)要素二:屬於公法事件
行政處分必須是為行使公權力措施或規制的公法事件,但所謂公法事件是指適用公法規範之事件 ,但適用公法規範並不必然只會發生公法上之法律效果,有時亦有可能發生私法上之法律效果。
(三)要素三:法效性(規制...
知識
行政法-行政處分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8/28/2017
行政處分為行政行為之一種,若說行政作用法是行政法之核心,則行政處分則是行政作用法之核心。以行政處分為中心,與其他行政行為相互比較,可以確實掌握行政行為之理解,在行政處分的學習上,應詳盡處理定性、效力以及救濟等問題。
定性
行政程序...
知識
行政組織法-公務員法(十二)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8/28/2017
公務人員之責任
(三)刑事責任
係指因觸犯有關公務員身分的刑事規定時應受之制裁。在現行刑法的規範中,對基於公務員身分的犯罪主要有兩種態樣:
1.身分犯—職務犯(純正身分犯):
(1)純正身分犯係指該行為基於身分關係始有...
知識
行政組織法-公務員法(十一)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8/28/2017
公務人員之責任
(一)政治責任
政治責任僅限於民選的公職人員,以及隨政策進退的政務官。原則上有罷免與辭職(去職)兩種:
1.罷免:
僅限於民選公職人員,例如:總統、各級地方首長與民意代表。罷免所追究的是公務員之政治責任,而非法律責...
知識
通則-2
銀行招考|
8/28/2017
八、票據之要式性
票據法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欠缺本法所規定票據上應記載事項之一者,其票據無效。但本法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而票據法第二十四條第一項、第一百二十條第一項、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項所規定應記載事項無特別規定者,即屬於「絕...
知識
行政組織法-公務員法(十)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8/28/2017
公務人員之救濟
(四)申訴/再申訴
依公務人員保障法第77條第1項: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1.申訴事件:
(1)救濟範圍:
申訴之救濟...
知識
行政組織法-公務員法(九)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8/28/2017
公務人員之義務
(六)迴避義務
為避免公務員執行職務之偏頗,而導致政府信譽受到損害。因此公務員有迴避義務。公務員之迴避,可見於各該行政法規中:
1.公務員服務法第17條:公務員執行職務時,遇有涉及本身或其家族之利害事件,應行迴避。
...
知識
第 2017 至 2028 筆, 共 9280 筆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