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280 筆查詢結果
世界歷史-6
導遊領隊|
9/18/2017
新帝國主義與兩次世界大戰
一、新帝國主義在亞非兩洲的侵略
1.新舊帝國主義的比較:
舊帝國主義
新航路及新大陸之發現
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
同以農業為基礎。
被侵略國可以閉關自守
新帝國主義
工業革命的衝擊
十九世紀
侵略國為工業強國。
侵略國船堅砲利,被侵略國沒有抵抗能力。
(1)強弱之分:十九世紀間,受工業革命影響,世界各國被分為:工業發達的強國與工業落後的弱國。
(2)新帝國主義之擴張:新帝國主義西方國家瘋狂向外侵略奪取資源與土地,在十九世紀末達到最高峰。
2.亞洲的宰割:
(1)英國侵略亞洲之大本營:印度總督府。
(2)俄國:以西伯利亞為侵略之基地。其侵略中亞之大本營為吉爾吉斯總督府。
(3)法國侵略亞洲的大本營:交阯支那總督府。
(4)僅泰國因位於列強勢力交界,故得以保持中立而未被瓜分。
3.非洲的瓜分:
(1)北非:中古由大食帝國統治,近代則由鄂圖曼帝國統治。
(2)中非:
A.被稱為「黑色的非洲」或「黑暗大陸」。
B.首次探險:十九世紀中葉,英人李文斯頓、美人史坦利等人冒險進入中非。
C....
知識
世界歷史-5
導遊領隊|
9/18/2017
近代民主政治的發展
一、法國民主政治的發展
1.民主自由的力量後盾:工業革命
(1)歐陸新式工業發達最早之國:法國、比利時。
(2)促成民主自由力量增強的原因:工商發達,中產階級財富增加。
(3)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間思想上的對...
知識
世界歷史-4
導遊領隊|
9/18/2017
啟蒙運動時期
一、概論
從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到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都對啟蒙運動的興起有很大的影響。不論是在思想、文化、宗教與藝術甚至社會經濟發展上,都被視為一連串的邁向現代的重要過程。啟蒙運動在十八世紀蓬勃發展,此時期的改革...
知識
世界歷史-3
導遊領隊|
9/18/2017
文藝復興時期
一、導論
中古的歐洲先歷經了黑暗時代的動亂,至十一世紀貿易逐漸興盛,城市興起。到了十三、十四世紀又遭受黑死病的肆虐,促使封建社會瓦解。十四世紀末,文藝復興運動開始蓬勃發展,使歐洲又重新充滿活力。也在此時,西歐開始向外...
知識
世界歷史-2
導遊領隊|
9/18/2017
中古時期
一、概論
黑暗時代在世界史學上用來表示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至文藝復興開始之間,中古時期的一段時間,義大利學者「彼得拉克」首先以歐洲黑暗時代(Dark Age)來描述西元四世紀末至十世紀左右的時代。
二、阿拉伯帝國
...
知識
世界歷史-1
導遊領隊|
9/18/2017
古文明時期
一、兩河流域古文明
1.政治發展:
蘇美城邦(西元前3000年)、阿卡德人(西元前2400年)、巴比倫(西元前2000年)、亞述人(西元前十四世紀)、波斯(西元前539年)。
2.宗教—最具悲觀特性:
...
知識
中國歷史-7
導遊領隊|
9/18/2017
清末民初的發展
一、社會的變遷
1.社會階層的變遷:
(1)社會變遷與發展的主導:民國五年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學,自由學風誕生;知識分子因受新式教育,較具憂患意識。清末自強運動、變法運動、立憲運動、革命運動、五四運動皆由蔡元培之倡導...
知識
中國歷史-6
導遊領隊|
9/18/2017
明清以降
一、政治制度
1.官制:
(1)特色:
A.中央官制不設宰相,改置內閣。
B.君主專制:皇帝獨攬大權。
C.中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大變革。
(2)明代:
A.中央:
(A)殿閣大學士:襄理文墨,備顧問。
(...
知識
中國歷史-5
導遊領隊|
9/18/2017
宋元的社會制度與經濟文化
一、政治制度
1.官制:
2.兵制:
(1)宋:
A.募兵制。
B.王安石變法:以民兵代募兵,新法失敗又恢復募兵。
C.特點:事權統一,無強藩專擅之弊。
D.缺點:兵將不相習,戰鬥力弱。
(...
知識
中國歷史-4
導遊領隊|
9/18/2017
隋唐盛世
一、政治制度
1.官制:
(1)中央行政組織:
A.三省分權制: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分權。至唐,始趨完備。
(A)中書省:決策機構,主掌制法出令,長官是中書令。
(B)門下省:審駁機構:掌審核和封駁,長官為侍中...
知識
中國歷史-3
導遊領隊|
9/18/2017
魏晉南北朝的演進
一、制度的演變
1.政治制度:
(1)三省制的淵源:
A.三省最初的性質:原為天子的親信私屬。
B.三省成為中央政務實際執掌者的轉變:
(2)後魏官制:起初建立時是依部落規制,直至孝文帝時,官品位號皆以南...
知識
中國歷史-2
導遊領隊|
9/18/2017
秦漢時期的發展
一、秦朝的大一統
1.中央集權:
(1)中央集權:
A.國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
B.「皇帝」稱號的出現:將古時三「皇」與五「帝」結合,號稱「皇帝」,並自稱「始皇帝」。
C.中央政府:政治(丞相)、軍事(太...
知識
第 1633 至 1644 筆, 共 9280 筆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