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6

作者:陳毅弘、陳亦凡、龍玉雲

世界歷史-6

新帝國主義與兩次世界大戰


一、新帝國主義在亞非兩洲的侵略


1.新舊帝國主義的比較:

舊帝國主義
新航路及新大陸之發現
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
同以農業為基礎。
被侵略國可以閉關自守

新帝國主義
工業革命的衝擊
十九世紀
侵略國為工業強國。
侵略國船堅砲利,被侵略國沒有抵抗能力。

(1)強弱之分:十九世紀間,受工業革命影響,世界各國被分為:工業發達的強國與工業落後的弱國。
(2)新帝國主義之擴張:新帝國主義西方國家瘋狂向外侵略奪取資源與土地,在十九世紀末達到最高峰。
2.亞洲的宰割:
(1)英國侵略亞洲之大本營:印度總督府。
(2)俄國:以西伯利亞為侵略之基地。其侵略中亞之大本營為吉爾吉斯總督府。
(3)法國侵略亞洲的大本營:交阯支那總督府。
(4)僅泰國因位於列強勢力交界,故得以保持中立而未被瓜分。
3.非洲的瓜分:
(1)北非:中古由大食帝國統治,近代則由鄂圖曼帝國統治。
(2)中非:
A.被稱為「黑色的非洲」或「黑暗大陸」。
B.首次探險:十九世紀中葉,英人李文斯頓、美人史坦利等人冒險進入中非。
C.剛果國際公司:西元1880年史坦利與比利時國王等人合組剛果國際公司,開始建立殖民據點,隨後歐洲各國紛紛搶占中非土地。
D.非洲大獵:歐、美等國繼比利時之後開始進占中非。
(3)南非:
A.葡萄牙占領好望角:十五世紀末年新航路發現後。
B.海角殖民地:
(A)十七世紀中葉,荷蘭搶奪好望角,擴大建設。
(B)十九世紀初,英奪取海角殖民地。
C.奧倫治自由邦與南非共和國:荷蘭移民為躲避英人統治,北徙建立。
D.南非聯邦的建立:十九世紀末英以保護僑民為藉口,攻占奧倫治與南非兩小國,並與海角殖民地合併建立南非聯邦。
(4)唯一沒被列強瓜分而維持獨立的非洲國家:
A.衣索比亞(原名阿比西尼亞)。
B.賴比瑞亞。

二、巴爾幹風雲與兩大聯盟的形成

1.巴爾幹風雲:
(1)交通軍略之重要性:
新帝國主義侵略之目標:
A.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之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阿拉伯半島等地:正處歐、亞、非三洲交通的十字路口。
B.博斯普魯斯與達達尼爾海峽:軍略要地,兵家必爭。
(2)種族之複雜性:如希臘人、羅馬尼亞等人,多屬斯拉夫族系,且大都信仰希臘正教。
(3)民族主義思潮之激盪:
A.首先反對土耳其統治者:希臘(獲獨立)。
B.俄國高唱「大斯拉夫族主義」,激起巴爾幹的斯拉夫民族反抗土耳其人的統治。
C.俄土戰爭(俄擊敗土耳其):
(A)時間:西元1877年。
(B)藉口:解救基督教徒和斯拉夫族小兄弟們。
(C)簽訂聖斯泰法諾條約:西元1878年簽訂,巴爾幹諸獨立國,皆成為俄國附庸。
(D)影響:俄勢力擴及地中海。
2.柏林會議:
(1)背景原因:英、奧反對俄國插手巴爾幹半島,德相俾斯麥出面調停。
(2)時間:西元1878年。
(3)與會國:英、法、奧、義、俄、土、德。
(4)另訂柏林條約:
A.分建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孟坦尼格洛等新國。
B.奧國:得到巴爾幹西北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兩州管理權。
C.俄國:得到東北之比薩拉比亞。
D.英國:得到地中海東端之賽普勒斯島。
(5)性質:列強分贓會議。
(6)影響:
A.俄從此仇視德、奧兩國。
B.巴爾幹半島成為歐洲的火藥庫。
3.兩大對立軍事壁壘的形成:
(1)三國同盟:西元1882年,由德、奧、義三國組成。
(2)三國協約:
A.背景:德皇威廉二世的對外政策。
(A)高唱「大日耳曼族主義」:
a.支持奧國發展巴爾幹:俄國備受威脅。
b.法俄協約:法資助俄發展工業及完成西伯利亞大鐵路,並訂立軍事協定。
(B)高唱「世界政策」和「大海軍主義」:
a.積極擴展海外殖民地。
b.英國感到威脅:分別與俄、法訂約。
B.締盟:西元1907年,英、法、俄三國結盟。

三、第一次世界大戰

1.大戰的爆發(西元1914年至1918年):
(1)導火線:西元1914年,奧國皇儲斐迪南夫婦在波士尼亞首府塞拉耶佛被刺身亡,史稱塞城事件。該事件導致奧塞戰爭爆發。
(2)英國以德國破壞比利時的中立為由,對德宣戰。
(3)日本之參戰:以英日同盟為由,對德宣戰,出兵我國德租界地膠州灣。
(4)主要戰場:歐洲。
(5)義大利加入協約國:西元1915年背棄「三國同盟」盟約,對德、奧宣戰。
(6)同盟國:只有德、奧、土、保四國。
2.德國初期的陸上勝利:
(1)戰略:東守西攻策略。
(2)西線形成僵持壕溝戰:英法合作於瑪恩河岸,阻遏德軍攻勢。
(3)東線大勝:
A.坦能堡會戰:德總司令興登堡大敗俄軍。
B.德、奧聯軍征服巴爾幹之塞爾維亞與孟坦尼格洛。
C.俄國共產黨政府投降:西元1917年俄發生兩次革命,沙皇被推翻。
3.海上戰爭:
(1)英國以強大海軍與經濟封鎖德國。
(2)德國以潛艇反封鎖英國。
4.美國參戰的原因:
(1)西元1915年,美國油輪和郵船,相繼被德國潛艇擊沈。
(2)西元1917年,德國宣布採取無限制使用潛水艇政策,美朝野大憤。
(3)德國蓄意煽動墨西哥反美。

四、巴黎和會與凡爾賽條約

1.巴黎和會的召開(西元1919年):
(1)三巨頭: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里蒙梭。
(2)威爾遜發表「十四點和平計劃」:作為交戰國間議和的基礎,但不為其他戰勝國所苟同。
(3)理事會:由英、美、法、日、義五強國首席代表組成,以指導和會進行。
2.凡爾賽條約:
除國際聯盟公約外,皆為對德條款。
(1)領土割讓:亞爾薩斯和洛林兩省還法。
(2)軍備限制:取消參謀本部,廢除徵兵制等。
(3)賠款:
A.德國被認為是大戰禍首,故須賠償一切損失。
B.賠款數額太龐大,導致德國經濟破產,種下第二次大戰之禍因。
(4)中國因為山東半島問題拒絕簽字。
3.其他影響:
(1)奧承認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拉夫、南斯拉夫之獨立。
(2)土耳其國父凱末爾起而領導土耳其人,反對和約。
4.四國獨立:
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四國脫離俄國獨立。

五、第二次世界大戰

1.起因:
(1)軸心國的侵略行動:
A.日本首先發動侵略:西元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侵略中國東北各省。
B.義大利侵衣索匹亞:西元1936年,義吞併非洲東部的衣索匹亞。
C.軸心國家:西元1937年,由德、日、義互簽反共公約而組成。
D.第二次大戰亞洲戰火點燃之始:西元1937年7月7日之七七事變,日本侵略中國。
(2)綏靖政策的失敗:
A.主張者:英國首相張伯倫,目的在安撫希特勒的野心。
B.慕尼黑協定:
(A)時間:西元1938年,由德、英、法、義四國舉行。
(B)原因:德、捷關係緊張,張伯倫出面調停。
(C)結果:逼迫捷克割讓日耳曼人較多的邊區給德國。
C.綏靖政策的失敗:西元1939年德國派兵進占捷克,要求波蘭割讓土地。
(3)德俄訂約與歐戰爆發:
A.在英法和德國對立時期,蘇俄居於舉足輕重地位。
B.第二次大戰爆發的信號: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1939年)。
C.第二次大戰歐洲戰火的點燃:西元1939年,德入侵波蘭,英法對德宣戰。
2.戰爭的經過:
(1)假戰:英法聯軍與德國皆「宣而不戰」,歷時八個月。
(2)閃電戰:
A.時間:西元1940年。
B.德國利用其全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艾伏斯公路,於十八天內連續攻占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
C.敦克爾克大撤退:英法聯軍赴援比利時卻陷於包圍,英國動員所有船隻作緊急撤軍。
D.法國投降:由貝當組成之傀儡政府向德、義投降。
(3)美國援助英國:
A.美國實行首次平時徵兵:西元1940年。
B.兩洋海軍法案:西元1940年,開始建造大艦隊。
C.租借法案:西元1941年通過,美國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以大批軍火援英。
(4)德俄大戰爆發:
A.背景:蘇俄與日本簽訂中立協定,準備全力對付德國。
B.時間:西元1941年。
C.結果:
(A)東戰場成為希特勒莫大的負累。
(B)英國宣布支持俄國,美國亦軍援俄國。
(5)珍珠港事變與美國參戰:
A.時間:西元1941年。
B.經過:日本突襲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軍基地珍珠港。
C.結果:日本向美、英宣戰,美國參戰。
D.影響:歐亞兩大戰場合流,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大戰。
(6)反軸心國家的最終獲勝:
A.反軸心國扭轉劣勢,轉守為攻之始:西元1942年。
B.軸心國最早投降國家:義大利(1943年)。
C.德國投降:西元1945年5月。
D.日本投降:西元1945年8月。
(A)軸心國最晚投降的國家。
(B)美軍先後分別於廣島、長崎各投一顆原子彈。
(C)意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於焉結束。
(7)中國的貢獻:中國在亞洲前後八年,長期消耗日本作戰能力,是反軸心國家獲勝一大因素。
3.戰時外交與高峰會議:
(1)卡薩布蘭加會議(西元1943年):
A.地點:北非摩洛哥境內之卡薩布蘭加。
B.與會者:美國羅斯福與英國邱吉爾。
C.會後決定:
(A)進攻義大利的軍事計劃。
(B)宣布將來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
(2)莫斯科會議(西元1943年):
A.地點:蘇俄首都莫斯科。
B.與會者:美、英、俄三國外長。
C.發表「共同安全宣言」(又稱「四強宣言」):
(A)發表者:中、美、英、俄。
(B)內容:戰後建立一個全球性的新國際組織。
(3)開羅會議(西元1943年):
A.地點:北非埃及首都開羅。
B.背景:美英聯合宣布取消對華不平等條約,我國晉列世界四強之一。
C.與會者:蔣中正(中)、羅斯福(美)、邱吉爾(英)。
D.會後決定:
(A)三國互相保證對日繼續作戰。
(B)戰後日本得歸還中國的東北、台灣、澎湖等地。
(C)讓朝鮮恢復獨立。
(4)德黑蘭會議(西元1943年):
A.地點:伊朗首都德黑蘭。
B.與會者:羅斯福(美)、邱吉爾(英)、史達林(俄)。
C.會後決定:
(A)分東西南三路進攻德軍。
(B)於法國北部開闢「第二戰場」:諾曼第登陸的由來。
(5)雅爾達會議(西元1945年):
A.地點:克里米亞半島上之雅爾達。
B.與會者:羅斯福(美)、邱吉爾(英)、史達林(俄)。
C.會後決定:
(A)占領德國方案。
(B)聯合國的組織。
(C)蘇俄參加對日作戰。
(6)波茨坦會議(西元1945年):
A.地點:柏林附近之波茨坦。
B.與會者:杜魯門(美新總統)、邱吉爾(英原首相)、艾德里(英新首相)、史達林(俄)。
C.會後決定:
(A)設立中、美、英、法、俄五國外交部長會議:負責草擬對戰敗國的和約等事宜。
(B)發表波茨坦宣言:勸日本投降。
(7)雅爾達會議(二戰期間最重要的會議)鑄下大錯:
召開目的    
邀俄對日作戰,史達林乘機提出苛刻條件。
協定    
關於占領德、奧的問題:
•分區占領:將德、奧分為東西兩半,東部歸俄,西部由美、英、法分占。
•德首都柏林亦分兩半,導致後來東德與西德之分裂。
關於聯合國組織的問題:
•蘇俄享有三個投票權。
•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上,中、美、英、法、俄五強均享有否決權。
蘇俄參加對日作戰問題:
•外蒙維持現狀。
•庫頁島南部及附近島嶼歸俄。
•中東鐵路與南滿鐵路由中俄共管。
•千島群島割與蘇俄。
不良後果    
根據分區占領德、奧的辦法:蘇俄在歐洲大陸取得前所未有的優勢。
•軍隊派駐歐洲心臟地帶。
•將東歐各國及巴爾幹半島四國囊括而為蘇俄的附庸國家。
蘇俄進占我國東北與北韓:在亞洲取得前所未有的優越地位。
•扶植中共竊據中國大陸。
•扶植韓共竊據北韓。
蘇俄濫用聯合國安理會之否決權,控制和平決議。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