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與生活

作者:陳雲飛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個人成長與生活

個人成長與生活

 

一、社會化與社會行為

   (一)定義

         1.社會化

            簡言之,個體將「生物的我」逐漸學習物質、心理和社會、文化技能,成為「社會的我」的過程。進一步說,社會化係一種內化過程(Internalization),是外部(集體)的規範與價 值內化成為個人的心理結構與行為基礎的過程。

● 「生物的我」與「社會的我」

生物的我

別稱:生物人

意義:通常指一個人出生之時只具備動物特性的狀態。

社會的我

別稱:社會人

意義:指人出生後,接受教養,而具有人類特質的樣貌。

         2.社會行為:

            一個人與外界的社會環境接觸時,一方面影響他人,一方面也受他人的影響,所產生的人與人之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交互作用,即社會行為。

         3.社會化之機構:

            社會化的機構主要包括:家庭、學校、同儕團體、工作場所和大眾傳播媒體等五項。

   (二)社會化過程

         1.個人方面:

            個人是社會化過程的主體,人能夠社會化是因為具有以下幾個特質:

            (1)人類沒有真正本能,只有反射能力與內驅力。

            (2)人具有複雜且完備的神經系統,因此有學習能力、抽象思考能力及環境適應能力。

            (3)人類幼稚期較長,可塑性較大,因此有充分學習機會。

            (4)人類具有語言能力,藉語言的符號互動產生知識、創造制度。

         2.社會方面:

            社會生活的適應是個人社會化的目標,構成複雜社會化過程的兩大力量來源是制度與文化。

         3.個人與社會交互作用:

            社會化過程的另一重要基礎為個人必須與社會交互作用。許多事實已證實個人從小若沒有充分的社會互動,尤其是缺乏親密的家庭生活,人格無法獲得充分發展。

   (三)社會化中特殊名詞比較

         價值(Values):指被多數人所共同認可的行為、觀念

         規範(Norms):人在社會裡與人互動的行為標準。是由社會制定的,互動中的個人通常皆須遵守

         民俗(Folkways):源於過去的某種規範,違犯者通常不會受到嚴厲處罰

         民德(Mores):社會上一些關係到其存在延續的行為標準

         禁忌(Taboos):某種被禁止、令人生厭及不能想像的行為

         法律(Laws):被政府當局所立法規定不應有的行為

● 「再社會化」

定義:

指重新學習新的價值、角色或處事的方法,以取代以往所學習的,或那些不適應新環境者。因此「再社會化」前必定先經過 「去社會化」的過程。

形式:

● 自願的再社會化(Voluntary Resocialization):

個體旨在以新認同取代既有認同,或以新的價值與行為模式取代舊有的價值與行為。如媒體。

● 非自願的再社會化(Involuntary Resocialization):

以一種「全控機構」(Total Institution)使個體與過去完全隔離,並對個體的日常活動施以相當控制。如監獄。

二、「我」的概念

          社會學和心理學家分別從不同的觀點來解釋「我」的概念。

   (一)顧里(C.H.Cooley)之「鏡我概念」

         社會學家(C.H.Cooley)提出「鏡中的我」之概念,認為在人與人的互動中,我們常將別人當作一面鏡子,而自我印象就是反映自我希望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大致可分三個步驟:

         1.呈現(Presentation): 個人認為別人怎樣看待我們。

         2.辨認(Identification): 個人想像他人如何評斷自己呈現出來的行為。

         3.主觀解釋(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個人呈現出來的行為,我們對他人評斷有怎樣的感受。

   (二)米德(George Mead)之「社會自我」

         美國心理學家米德認為人的自我觀念是起源於人的社會經驗。其 提出的理論稱之為社會自我論,核心概念為自我,也是個人的「自我覺察」與「自我形象」所構成的人格層面。所謂的「社會自我」發生於人與人的互動,因此,人類個體終其一生都在不斷調整社會自我。米德的社會自我論有以下幾個重要觀念名詞:

         1.主我:還未社會化的、主觀的、本能的、具有創造力的我。

         2.客我:已經社會化的、客觀的、遵守規範的、受過薰陶的我。生活中的社會行為即是主我客我不斷互動與對話的表現。

         3.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與參照團體(Reference Groups):

            重要他人參照團體是影響社會自我發展第一個階段的重要因素,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每個人或團體對個體的重要度不同;會使個體產生心理認同,做為模仿對象的個人或團體,即稱為重要他人和參照團體。

         4.概括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s):

            又稱類化他人。自我發展第二個階段會綜合歸納出周遭社會的共同價值、信念與態度,也就是各類社會大眾對個人的期待。這種給予個人自我統一感的組織團體,均可稱為類化他人。例如項羽怕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政治人物面對「選民」期待等。

   (三)佛洛伊德(S.Freud)之自我三要素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Freud)把「我」區分為「本我(Id)」、「自我(Ego)」與「超我(Superego)」等三部分。正常人格應為本我、自我與超我三者間的平衡交互作用。

         1.本我(Id):

            又稱生物我,是個人與生俱來的我人格的起源和基礎,透過三個部分形成:

            (1)本能:源自欲力(Libido),以生之本能及死之本能展現,具體表現是攻擊與性。

            (2)快樂原則:個體行為的準則在獲得生理上的快樂。

            (3)原始過程思維:直接的滿足原始需求。

         2.自我(Ego):

            由本我分化而來,為人格的核心,也是人格的執行者,統合三個我以決定行為。

            (1)考慮外界賞罰。

            (2)現實原則。

            (3)次級思維過程。

         3.超我(Superego):

            人格結構的道德成分,受後天環境學習而建立的,是社會教化的結果,又稱良知,用以形成理想自我。

            (1)考慮價值觀(理想自我之獎賞)及道德(良知之懲罰)。

            (2)完美原則。

                以下為佛洛伊德所提出的三個「我」之內涵比較對照:

                本我

                意義:生物的我

                原則:快樂原則

                內涵:● 原始衝動 ● 內在驅力

                作用:追求慾望的滿足

                自我

                意義:真實的我

                原則:現實原則

                內涵: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調節器

                作用:協調本我與超我

                超我

                意義:道德的我

                原則:完美原則

                內涵:● 道德之規範 ● 社會約束力

                作用:滿足社會期待

三、人格的意義與特質

   (一)定義

         關於「人格」,心理學家比較代表性的定義是:指一個人在對人、對己、對事物乃至對整個環境適應時,所顯示的行為模式、思維方式的持久且一致的特質。

   (二)特質

         1.獨特性:每個人人格均不相同,各有其獨特的個性。

         2.複雜性:人格係身心各方面的綜合,包括情緒、感情、態度等,非常複雜。

         3.統整性:個人在不同時空裡,行為雖不同,但卻能相互協調,保持人格完整而不自我衝突。

         4.持續性:人格的形成,隨年齡而日趨穩定。

   (三)常有之錯誤概念

         1.人格是單一的:

            其實人格是具有內外不同的組成,而且彼此之間是獨立的。

         2.人格是不變的:

            人格雖然具穩定性,但是還是會作緩慢的變遷。

         3.特異的人格即是異常的人格:

            個體之間既然人格是互異的,因此,除非個人人格影響到他人之權益或悖離道德文化太遠,特有的人格應受到尊重。從另一角度來看,其實每個人都具有異常之人格成份,只是程度有別。

四、人類成長與發展

   (一)認知發展

         1.「認知」(Cognition)的定義:

            指人類如何獲取知識的過程,一個人出生後,從無知到有知的中間歷程。

         2.認知發展論: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J. Piaget)所提出。所謂認知發展 (cognitive development)是指個體自出生後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吸收知識時的認知方式以及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其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的歷程。認知的基本歷程有三:同化、調適與適應。

            皮亞傑將兒童的認知發展區分為四個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0-2 歲)

                由本能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

            (2)前運算階段(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2-7 歲)

                已經能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表徵外在事物,不具保留概念,不具可逆性,以自我為中心,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性。

            (3)具體運算階段(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7-11 歲)

                根據具體經驗思維解決問題,能使用具體物之操作來協助思考,能理解可逆性與守恆的道理。

            (4)形式運算階段(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al,11-16 歲)

                開始會類推,有邏輯思維和抽像思維。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思考解決問題。

   (二)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需求階層論,強調人類的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求所組成,各種需求之間, 又有先後順序與高低層次之 分(如右圖所示),只有低一層需求獲得滿足之後,高一層的需求才會產生。

         1.生理需求:

            指維持生存及延續種族的需求;如食物、飲水、性慾等屬之。

         2.安全需求:

            指求受保護與免於遭威脅從而獲得安全感的需求;如人身安全、穩定生活等屬之。

         3.社交需求:

            指被人接納、愛護、關注、鼓勵及支持等需求屬之。

         4.尊嚴需求:

            指獲取並維護個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如成就、名聲、地位和晉陞機會等。

         5.自我實現需求:

            指在精神上臻於真善美合一至高人生境界的需求。前面四項需求都能滿足,此最高層次的需求方能產生,是一種衍生性需求,如:自我實現,發揮潛能等。

   (三)自我發展理論:米德(G. Mead)

         米德提出概括化他人理論,來說明個人社會化的發展情形,他強調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的發展應追溯至嬰兒與母親的互動,當兒童很小時即認識他人,特別是母親使他感到舒適,這時他人的行為及對其發生影響。

         米德主張人的心靈(Mind)與自我是經由兒童時期學習他人的角色,以及想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逐漸發展出來的,自我的發展是經下列三個階段:

模仿階段 Imitative Stage:

2-3 歲,受重要他人影響。

會模仿重要他人的行為舉止。例如模仿父母手提公事包上班。

遊戲階段 Play Stage

4-8 歲

會扮演數種身邊熟悉的大人角色。例如同時扮演父母親、小孩。

團體遊戲階段 Game Stage

8 歲以後,受概括化他人影響。

注意他人的角色和看法,學習由他人的角度看自己。例如參與球賽時希望獲得他人對自己表現的肯定。

五、防衛機制

        當個體遇到挫折衝突時,會採取的一種保護自己免於受到焦慮痛苦的行為方式:

   (一)壓抑作用

         又稱潛抑作用(Repression)或稱壓抑機轉,是防衛機轉中最基本的形式,而且一旦形成後就很難以去消除之。指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把痛苦、不愉快的經驗或心情,及在現實世界中無法達成的慾望,有目的性地遺忘掉。例如:因不願記憶親人喪亡之痛,久而久之竟忘記有關親人喪亡的一切情形,如此可避免想起此可怕的經驗。

   (二)否認作用

         與壓抑作用非常類似,不同的是將已發生的不愉快經驗加以否定,拒絕承認事實的存在。例如:癌症病患拒絕承認自己罹患癌症。

   (三)合理化作用

         又稱理由化或文飾作用。指面對力不從己的情境時,以合理的理由說服自己接受,如此可幫助自己緩和不能達到目標時的失望,並維護個人自尊,其中又包含酸葡萄心理及甜檸檬心理。例如: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怪罪老師出題太難。

   (四)反向作用

         指所表現的行為恰與其內心隱藏的慾念相反,藉以減少因慾念存在而生焦慮的歷程。凡是以極端、誇張、重複、不尋常或強迫性的方式,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極為不自然,就可能是反向作用下的行為。例如對於殺父凶手表面上過分寬容,可能係由於內心仇視與外在道德壓力所形成的反向作用所致。

   (五)投射作用

         指將自己認為不正當的動機或缺點加諸在別人身上,以減輕自己焦慮的一種潛意識傾向。例如一個想犯罪的人,反而會抱怨社會治安太壞。

   (六)曲解作用

         將外界事實加以扭曲以符合內心需求。例如有被迫害妄想的患者,會誤認為周圍的人都在危害他,並堅信不疑。

   (七)昇華作用

         將不為社會所認可的動機、衝動、慾念,改以符合社會價值標準的方式來表現行為的歷程。例如:將畸戀轉變為友情。

   (八)補償作用

         指在某一方面失敗而無法滿足時,在另一方面努力追求成功以滿足需求的心理歷程。例如:先天有缺陷的人,加倍努力在藝術創作上,取得他人重視,並藉以維護其自尊和社會地位。

   (九)認同作用

         又稱表同作用或自居作用,指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獲得成功與滿足時,將自己比擬成幻想中之成功者,從而提高其行為價值感的心理歷程。例如:兒童常想像自己是卡通中的英雄人物。

   (十)退化作用

         又稱「逆退機轉」,指個體遇到挫折或遭受嚴重打擊時,其行為表現會倒退至發展較不成熟階段,以較幼稚的行為方式及態度表現。例如:遭受虐待之小孩,會經常尿床或無法自行吃飯。

 

試題練習

1.在心理防衛機制中,將自己不為社會所接納的慾念加諸他人,藉以減輕自己缺點所產生的焦慮,此為:

(A)投射作用 (B)否認作用 (C)轉移作用 (D)反向作用

                                                                              Ans:A

在 Skinner 的操作性學習模式中,除去嫌惡事物而能增加某種行為發生率的作用稱為:

(A)消弱作用 (B)負增強 (C)正增強 (D)次增強

                                                                              Ans:B

 

 

公職考試資料下載》

缺額最多公職考試,錄取率逐年提升 高普考資料索取

非警校生也能考,薪水穩定破5萬 一般警察特考資料索取

考試門檻低,起薪上看4萬4 鐵路特考資料索取

更多考試資訊》

高普考 一般警察特考 鐵路特考

優惠資訊》

立即線上諮詢/來班來電洽詢

加入全國分班LINE@迅速掌握最新考訊及各地優惠訊息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