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會遊行法(110.01.27)(二)

作者:CHENGXIANG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集會遊行法(110.01.27)(二)

集會遊行法(110.01.27)(二)

 

三、申請之准駁

   (一) 申請准駁之通知 集會遊行法 12

         1. 室外集會、遊行申請之許可或不許可,主管機關應於收受申請書之日起三日內以書面通知負責人。

         2. 依第九條第一項但書之規定提出申請者,主管機關應於收受申請書之時起二十四小時內,以書面通知負責人。

         3. 主管機關未在前二項規定期限內通知負責人者,視為許可。

   (二) 許可通知書應記載事項 集會遊行法 13

         1. 室外集會、遊行許可之通知書,應載明下列事項:

            (1) 負責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有代理人者,其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

            (2) 目的及起訖時間。

            (3) 集會處所或遊行之路線及集合、解散地點。

            (4) 參加人數。

            (5) 車輛、物品之名稱、數量。

            (6) 糾察員人數及其姓名。

            (7) 限制事項。

            (8) 許可機關及年月日。

         2. 室外集會、遊行不予許可之通知書,應載明理由及不服之救濟程序。

   (三) 許可限制事項 集會遊行法 14

         主管機關許可室外集會、遊行時,得就下列事項為必要之限制

         1. 關於維護重要地區、設施或建築物安全之事項。

         2. 關於防止妨礙政府機關公務之事項。

         3. 關於維持交通秩序或公共衛生之事項。

         4. 關於維持機關、學校等公共場所安寧之事項。

         5. 關於集會、遊行之人數時間處所路線事項。

         6. 關於妨害身分辨識之化裝事項。

   (四) 許可之撤銷或變更 集會遊行法 15

         1. 室外集會、遊行經許可後,因天然災變重大事故,主管機關為維護社會秩序、公共利益或集會、遊行安全之緊急必要,得廢止許可或變更原許可之時間、處所、路線或限制事項。其有第十一條第一款至第六款情事之一者,應撤銷、廢止許可。

         2. 前項之撤銷、廢止或變更,應於集會、遊行前以書面載明理由,通知負責人;集會、遊行時,亦同。

   (五) 對主管機關不予許可等之申復 集會遊行法 16

         1. 室外集會、遊行之負責人,於收受主管機關不予許可、許可限制事項、撤銷、廢止許可、變更許可事項之通知後,其有不服者,應於收受通知書之日起二日內以書面附具理由提出於原主管機關向其上級警察機關申復。但第十二條第二項情形,應於收受通知書之時起二十四小時內提出。

         2. 原主管機關認為申復有理由者,應即撤銷或變更原通知;認為無理由者,應於收受申復書之日起二日內連同卷證檢送其上級警察機關。但第十二條第二項情形,應於收受申復書之時起十二小時內檢送。

         3. 上級警察機關應於收受卷證之日起二日內決定,並以書面通知負責人。但第十二條第二項情形,應於收受卷證之時起十二小時內決定,並通知負責人。

   (六) 申復之效力 集會遊行法 17

         依第十六條規定提出之申復,不影響原通知之效力。

 

集會遊行之進行

一、維持秩序

   (一) 負責人親自主持維持秩序清理污染

         1. 集會、遊行之負責人,應於集會、遊行時親自在場主持,維持秩序;其集會處所、遊行路線於使用後遺有廢棄物或污染者,並應負責清理。集會遊行法 18

         2. 經許可集會、遊行之負責人或代理人違反第十八條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集會遊行法 27

   (二) 代理人代為主持並維持秩序 集會遊行法 19

         1. 集會、遊行之負責人,因故不能親自在場主持或維持秩序時,得由代理人代理之。

         2. 前項代理人之權責與負責人同。

   (三) 指定糾察員維持秩序 集會遊行法 20

         1. 集會、遊行之負責人,得指定糾察員協助維持秩序。

         2. 前項糾察員在場協助維持秩序時,應佩戴糾察員字樣臂章。

   (四) 維持秩序與排除妨害 集會遊行法 21

         1. 集會、遊行之參加人,應服從負責人或糾察員關於維持秩序之指揮。

         2. 對於妨害集會遊行之人,負責人或糾察員得予以排除。受排除之人,應立即離開現場。

   (五) 警察人員之維持秩序 集會遊行法 24

         1. 集會、遊行時,警察人員得到場維持秩序。

         2. 主管機關依負責人之請求,應到場疏導交通及維持秩序。

         3. 罰則:集會遊行法 30

            集會、遊行時,以文字、圖畫、演說或他法,侮辱誹謗公署、依法執行職務之公務員或他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六萬元以下罰金。

二、宣布中止或結束集會遊行 集會遊行法 22

    (一) 集會、遊行之負責人,宣布中止或結束集會、遊行時,參加人應即解散。

    (二) 宣布中止或結束後之行為,應由行為人負責。但參加人未解散者,負責人應負疏導勸離之責。

    (三) 罰則 集會遊行法 28Ⅱ

集會遊行負責人未盡第二十二條第二項但書之責,致集會遊行繼續進行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

三、危險物品之禁止攜帶 集會遊行法 23

    集會、遊行之負責人、其代理人或糾察員及參加人均不得攜帶足以危害他人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安全之物品。

四、主管機關之警告、制止或命令解散 集會遊行法 25

    (一)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該管主管機關得予警告制止命令解散

          1. 應經許可之集會、遊行未經許可或其許可經撤銷、廢止而擅自舉行者。

          2. 經許可之集會、遊行而有違反許可事項、許可限制事項者。

          3. 利用第八條第一項各款集會、遊行,而有違反法令之行為者。

          4. 有其他違反法令之行為者。

    (二) 前項制止、命令解散,該管主管機關得強制為之。

    (三) 罰則

          1. 集會、遊行,經該管主管機關命令解散而不解散者,處集會、遊行負責人或其代理人或主持人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集會遊行法 28Ⅰ

          2. 集會、遊行經該管主管機關命令解散而不解散,仍繼續舉行經制止而不遵從,首謀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集會遊行法 29

※ 增強實力

司法院(81)廳刑一字第 16290 號

【爭點問題】

集會遊行法第二十九條規定之「首謀」者,其範圍如何?應否與該法 第二十八條規定之「負責人」、「代理人」、「主持人」為同一之解釋?

【實務見解】

按首謀之定義與負責人之界定並不相同,凡是首倡謀議之人,縱非「負責人」、「代理人」、「主持人」仍應受集會遊行法第二十九條規範處罰,此可自法律文義作不相同之文義規定即可窺知。

五、公平合理考量而為准駁限制等 集會遊行法 26

    集會遊行之不予許可、限制或命令解散,應公平合理考量人民集會、遊行權利與其他法益間之均衡維護,以適當之方法為之,不得逾越所欲達成目的之必要限度

 

附 則

一、連帶責任 集會遊行法 32

    集會、遊行時,糾察員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由負責人行為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但行為人基於自己意思之行為而引起損害者,由行為人自行負責。

二、危險物品之扣留 集會遊行法 33

    第二十三條規定之物品,不問屬於何人所有,均得扣留並依法處理。

三、罰鍰之強制執行 集會遊行法 34

    依本法所處罰鍰,經通知繳納逾期不繳納者,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公職考試資料下載》

考試門檻低,非警校生、年滿18歲就能考 一般警察特考資料索取

與行政警察考科相近,還能報考監所管理員 司法特考資料索取

國安情報工作重要,月領上看6萬元 國安局特考資料索取

缺額最多公職考試,錄取率逐年提升 高普考資料索取

更多考試資訊》

一般警察特考 司法特考 國安局特考 高普考

優惠資訊》

國考團報月 購課最高折1萬

立即線上諮詢/來班來電洽詢

加入全國分班LINE@迅速掌握最新考訊及各地優惠訊息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