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方位理財規劃綜合運用
理財規劃人員|2022/11/11
-
稅務規劃-
理財規劃人員|2022/11/10
-
稅務規劃-
理財規劃人員|2022/11/10
-
稅務規劃-
理財規劃人員|2022/11/09
-
退休規劃
理財規劃人員|2022/11/09
退休規劃
作者:齊名揚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退休規劃
一、概念
如何能夠過一個有尊嚴的退休生活,是全體民眾、企業和政府的共同責任。
1. 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將 65 歲以上的長者定義為老年人
超高齡社會 老年人口比例超過 20%
高 齡 社 會 老年人口比例超過 14%
高齡化社會 老年人口比例超過 7%
2. 台灣現況
(1) 根據我國內政部統計處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6 年 6 月底止,台灣 65 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已達 318.4 萬,佔總人口數的 13.5%,已步入高齡社會。
(2) 扶老比
8.2:1 5.5:1
民國 90 年 民國 106 年
約 8.2 個生產者扶養一個退休者 約 5.5 個生產者扶養一個退休者
二、退休規劃的影響因素
退休後生活費用 |
每月所需的退休生活費用愈高,退休金籌備壓力愈大。 |
是否有固定收入 |
若有固定收入挹注(如:年金給付、月退俸),退休金籌備壓力會愈小。 |
物價上漲 |
通貨膨脹率愈高,退休金籌備壓力愈大。 |
退休後期間 |
退休期間愈長,所需退休生活總費用愈高,退休金籌備壓力愈大。 |
距離退休時間 |
離退休日愈短,表示累積工作所得期間愈短,退休金籌備壓力愈大。 |
已有儲蓄 |
退休前,資產累積愈多,每月退休生活愈寬裕,退休金籌備壓力愈小。 |
優先順序 |
退休規劃應以自己及配偶的生活所需為優先考慮,而非省吃儉用留下遺產。 |
三、退休規劃的重要原則
盡早開始儲蓄 | 準備退休金,越早起步越輕鬆。 |
適度參與投資 | 透過時間與複利效果,持續累積退休金。 |
不宜太過保守 | 太低的報酬率恐無法累積到所需要的退休目標金額。 |
基本生活支出 | 運用保證給付的養老險或固定給付的退休年金,支應基本生活。 |
生活品質支出 | 以沒有保證,但報酬率較高的基金投資,支應彈性較大的品質生活。 |
四、退休金規劃
1. 退休後年支出之計算
★ 所得替代率 |
所得替代率 = 退休後的所得 ÷ 退休前的所得 |
● 目前的消費率愈高,應有的所得替代率也愈高。 ● 收入成長率愈高,應有的所得替代率會愈低。 ● 至少應為 60% 以上,以 70% 為適當 |
★ 通貨膨脹率 |
● 能夠反映物價上漲的程度 ● 影響金錢的實質購買力 ● 當通膨率愈高,所得替代率也應愈高 ● 當通膨率愈高,投資報酬率也應愈高 |
2. 退休金總需求之計算
★ 簡易法 |
退休金總需求 = 退休後月需求 ×12× 退休餘命 ( 年 ) |
★ 實質報酬率折現法 |
實質報酬率 = 投資報酬率-通貨膨脹率 退休金總需求 = 退休後月需求 × 12 × 年金現值係數 n: 退休餘命 r: 實質報酬率 |
五、退休金來源分析
勞 工 退 休 金 | 舊 制 ( 依勞動基準法規定 ) | |
自請退休要件 | ● 工作 15 年以上且年滿 55 歲者 ● 工作 10 年以上且年滿 60 歲者 ● 工作 25 年以上者 ● 年資以服務同一事業者為限 |
|
基數計算 | ● 前 15 年,每年可領 2 個基數 ● 超過 15 年以上,每年 1 個基數 ● 最高為 45 個基數 |
|
薪資計算 | 退休時前 6 個月的平均薪資 | |
確定給付制 | 退休金給付責任在於雇主 |
勞 工 保 險 ( 簡稱勞保 ) | 民國 98 年 1 月 1 日勞保年金施行後,老年給付主要分為兩個方式: 一次給付及年金給付。若給付方式經勞保局核付後,則不得變更。 |
一次給付 (舊制) | |
請 領 資 格 | |
被保險人於 98 年 1 月 1 日前有勞保年資者,於符合下列規定時,得選擇一次請領老年給付。 ● 參加保險之年資合計滿 1 年,年滿 60 歲或女性被保險人年滿 55 歲退職者。 ● 參加保險之年資合計滿 15 年,年滿 55 歲退職者。 ● 在同一投保單位參加保險之年資合計滿 25 年退職者。 ● 參加保險之年資合計滿 25 年,年滿 50 歲退職者。 ● 擔任具有危險、堅強體力等特殊性質之工作合計滿 5 年,年滿 55 歲退職者。 |
新 制 ( 依勞工退休金條例規定,自民國 94 年 7 月 1 日開始實施 ) | |
提撥率 | ● 雇主不得低於 6% ● 勞工可自願提撥,但不高於 6% |
年金請領條件 (月退休金) |
● 勞工年滿 60 歲,新制年資滿 15 年 ● 若年資未滿 15 年者,應請領一次退休金 ● 年資以實際提繳退休金之月數計算 |
勞工身故 | 勞工於請領前死亡,應由其遺屬或指定請領人請領一次退休金 |
基金收益 | 退休金運用收益不得低於銀行二年定期存款利率,若不足由國庫補足之 |
資遣費 | ● 年資每滿一年,發給 1/2 個月平均工資 ● 最高發給 6 個月平均工資 |
給 付 標 準 | |
一次請領老年給付金額 = 平均月投保薪資 × 給付月數 | |
「平均月投保薪資」 | 按退保當月起,前 3 年之實際月投保薪資平均計算 |
給付月數計算 | ● 年資每滿 1 年,按其平均月投保薪資發給 1 個月 ● 年資合計超過 15 年者,超過部分,每滿 1 年發給 2 個月 |
給付限制 | ● 60 歲以前,最高給付以 45 個月為限 ● 超過 60 歲繼續工作者,60 歲以後之保險年資,最多以 5 年計,合併最高以 50 個月為限 |
勞 工 保 險 ( 簡稱勞保 ) | 年 金 給 付 (新 制) | |
請 領 資 格 | ||
被保險人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得請領老年年金給付: ● 年滿 60 歲,保險年資合計滿 15 年。 ● 擔任具有危險、堅強體力等特殊性質之工作合計滿 15 年,年滿 55 歲。 ● 勞工保險年資未滿 15 年,但併計國民年金保險之年資滿 15 年,於年滿 65 歲時,得選擇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給付。 注意:依勞保條例規定,老年年金請領年齡在民國 106 年之前是 60 歲,107 年就會提高為 61 歲,109 年提高為 62 歲,111年提高為 63 歲,113 年提高為 64 歲,115 年以後為 65 歲。 |
||
勞 保 新 制 老年年金給付試算 | ||
一、給付標準 依下列二種方式擇優發給:
|
||
舉 例 Q:李經理為 45 年出生,假設勞保老年年金的請領年齡 為 60 歲,當他年滿 60 歲辦理退休時,保險年資 35 年又 5 個多月,平均月投保薪資 32,000 元。 |
||
注 意 事 項 | ||
●「平均月投保薪資」按加保期間最高 60 個月之月投保薪資平均計算。 ● 保險年資未滿 1 年者,依其實際加保月數按比例計算;未滿 30 日者,以 1 個月計算。 ● 未達請領年齡而提前請領者,以 5 年為限,每提前 1 年按給付金額減給 4%,最多提前 5 年減給 20%。 ● 符合請領年齡而延後請領者,每延後 1 年按給付金額增給 4%,最多增 給 20%。 ● 領取老年年金給付之後死亡,如果死者有老年給付差額,得由符合規定 的受益人,另外再選擇請領差額。 |
||
二、展延年金 每延後 1 年請領,依原計算金額增給 4%,最多增給 20%。 舉 例 Q:上述李經理繼續工作延至 63 歲退休,保險年資 38 年又3 個多月,平均月投保薪資 32,000 元。 4 |
||
三、減額年金 被保險人保險年資合計滿 15 年,但尚未符合年金請領年齡者,可以提前請領老年年金,但每提前 1 年,依原計算金額減給 4%,以提前 5 年為限。 舉 例 Q:上述李經理 57 歲退休時,保險年資 32 年又 11 個多月,平均月投保薪資 32,000 元,他打算提前 3 年請領老年 年金。 A:每月年金金額:32,000 × 33 × 1.55% = 16,368, |
國民年金保險 ( 簡稱國保 ) |
是我國於 97 年 10 月 1 日開辦的社會保險制度,主要納保對象是年滿 25 歲、未滿 65 歲,在國內設有戶籍,且沒有參加勞保、農保、公保、軍保的國民。 | |
請領資格 | ● 國民年金保險之被保險人,於年滿 65 歲時,不論國保年資有幾年,均可請領老年年金給付。 ● 自年滿 65 歲之當月起,按月發給至死亡當月止。 |
|
給付金額 | 依下列 A、B 式計算後,擇優計給: A 式 ( 月投保金額 × 保險年資 ×0.65%) +加計金額 B 式 月投保金額 × 保險年資 ×1.3% |
|
保險年資 | 指被保險人實際繳費期間;其未滿一年者,依實際繳納保險費月數按比例計算。 | |
投保金額 | 自 104 年起,調整為 18,282 元;以後於消費者物價指數累計成長率達 5% 時,即依該成長率調整。 | |
加計金額 | 自 105 年起調高為 3,628 元;以後每 4 年會參照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步調整。 |
六、因應退休需求的準備
整筆投資可累積的退休金 | 目前整筆退休準備金 × 複利終值係數 |
定期定額投資可累積的退休金 | 目前每期退休準備金 × 年金終值係數 |
應準備的退休金總額 | 未來每期退休生活費用 × 年金現值係數 |
國民年金保險 老年年金給付試算 |
盧女士於 40 年 10 月 1 日出生,具有國民年金保險年資 2 年,盧女士向勞保局提出申請,經審查符合請領條件,自其年滿 65 歲的當月 ( 即 105 年 10 月 ) 起,每月可領取的金額,按照以下二式依規定擇優計給: |
A 式 B式 |
金融銀行考試資訊》
優惠資訊》
加入FB粉絲團》金融銀行專業教室
暫無討論 |
百科問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