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警察特考機構介紹
一般警察特考|2024/11/20
-
性別相關法律-
一般警察特考|2024/08/16
-
性別相關法律-
一般警察特考|2024/08/15
-
全民健康保險法-民法
一般警察特考|2024/08/14
-
勞工保險條例-民法
一般警察特考|2024/08/14
身分法 (五) - 民法
作者:洪正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民法
三、遺產之繼承
(一) 繼承標的:
1.限定繼承之有限責任:
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財產權)、義務
(包括公法上及私法上之債務)。但權利、義務專屬於被繼承人本身者,不在此限。繼承人對於
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民法第 1148 條)
2.財產贈與視同所得遺產:
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前二年內,從被繼承人受有財產之贈與者,該財產視為其所得遺產。前項財產
如已移轉或滅失,其價額,依贈與時之價值計算。(民法第 1148-1 條)
(二) 繼承費用之支付:
關於遺產管理、分割及執行遺囑之費用,由遺產中支付之。但因繼承人之過失而支付者,不在此
限。(民法第 1150 條)
(三) 遺產酌給請求權:
1.標的:
被繼承人不具一身專屬性的權利,皆屬繼承之範圍。如有多數繼承人,在遺產分割前,各繼承人
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民法第 1151 條)。
2.費用:
有關遺產的管理、分割及執行遺囑的費用,由遺產中支付,但因繼承人有過失而支付者,不在此
限。(民法第 1150 條)
3.請求權人:
被繼承人生前繼續扶養之人,應由親屬會議依其所受扶養之程度及其他關係,酌給遺產。
(民法第 1149 條)
(四) 遺產之分割:
1.遺產分割自由原則:
(1)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但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第 1164 條)
(2)遺囑禁止遺產之分割者,其禁止之效力以十年為限。(民法第 1165 條第 2 項)
(3)胎兒為繼承人時,非保留其應繼分,他繼承人不得分割遺產。胎兒關於遺產之分割,以其母為
代理人。(民法第 1166 條)
2.分割之方法:
(1)指定分割:
被繼承人之遺囑,定有分割遺產之方法,或託他人代定者,從其所定(民法第 1165 條第 1
項)。此規定係為尊重被繼承人之意思,依照遺囑內容而分割遺產。遺囑人於不違反關於特留
分規定之範圍內,得以遺囑自由處分遺產。(民法第 1187 條)
(2)協議分割:
協議分割須得到所有繼承人之同意,缺一不可,否則該協議無效。協議分割為不要式的債權行
為;因此不履行時應訴請履行,而非請求裁判分割。繼承人於被繼承人死亡前預立分割契約
者,無效。
(3)裁判分割:
依民法第 824 條第 2 項規定,裁判分割前須經協議。故只有共同繼承人不能協議決定分割方
法,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絕履行者,始可為之。分割方法則同樣依民法
第 824 條規定為之。
3.分割之效力:
遺產分割後,各繼承人按其所得部分,對於他繼承人因分割而得之遺產,負與出賣人同一之擔保
責任(民法第 1168 條)。可知各繼承人對於他繼承人因分割而得之遺產,應負權利瑕疵擔保責
任與物的瑕疵擔保責任。
4.分割之計算:
以實現公平分割原則為前提:
(1)債務之扣還:
繼承人中如對於被繼承人負有債務者,於遺產分割時,應按其債務數額,由該繼承人之應繼分
內扣還。(民法第 1172 條)
(2)生前特種贈與之歸扣:
繼承人中有在繼承開始前因結婚、分居或營業,已從被繼承人受有財產之贈與者,應將該贈與
價額加入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所有之財產中,為應繼遺產。但被繼承人於贈與時有反對之意思
表示者,不在此限。前項贈與價額,應於遺產分割時,由該繼承人之應繼分中扣除。贈與價
額,依贈與時之價值計算。(民法第 1173 條)
(五) 繼承之拋棄:
繼承人得拋棄(單獨行為)其繼承權,但應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三個月內,以書面向法院為之
(民法第 1174 條)。繼承之拋棄,溯及於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民法第 1175 條)。拋棄繼承權
者,就其所管理之遺產,於其他繼承人或遺產管理人開始管理前,應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之注意
(具體輕過失),繼續管理之(民法第 1176-1 條)。
遺囑
一、意義
因遺囑人死亡而發生效力之單獨要式行為。
(一) 遺囑能力:
1.無行為能力人,不得為遺囑。(民法第 1186 條第 1 項)
2.限制行為能力人,無須經法定代理人之允許,得為遺囑。但未滿十六歲者,不得為遺囑。
(民法第 1186 條第 2 項)
3.遺囑行為不能代理。
(二) 遺產之自由處分:
遺囑人於不違反關於特留分規定之範圍內,得以遺囑自由處分遺產(即遺贈)。(民法第 1187
條)
(三) 受遺贈權之喪失:
準用民法第一千一百四十五條繼承權喪失之規定。(民法第 1188 條)
二、遺囑之方式
(一) 遺囑應依下列方式之一為之:(民法第 1189 條)
1.自書遺囑:
自書遺囑者,應自書遺囑全文,記明年、月、日,並親自簽名;如有增減、塗改,應註明增減、
塗改之處所及字數,另行簽名。(民法第 1190 條)
2.公證遺囑:
公證遺囑,應指定二人以上之見證人,在公證人前口述遺囑意旨,由公證人筆記、宣讀、講解,
經遺囑人認可後,記明年、月、日,由公證人、見證人及遺囑人同行簽名,遺囑人不能簽名者,
由公證人將其事由記明,使按指印代之。(民法第 1191 條)
3.密封遺囑:
密封遺囑,應於遺囑上簽名後,將其密封,於封縫處簽名,指定二人以上之見證人,向公證人提
出,陳述其為自己之遺囑,如非本人自寫,並陳述繕寫人之姓名、住所,由公證人於封面記明該
遺囑提出之年、月、日及遺囑人所為之陳述,與遺囑人及見證人同行簽名。(民法第 1192 條)
4.代筆遺囑:
代筆遺囑,由遺囑人指定三人以上之見證人,由遺囑人口述遺囑意旨,使見證人中之一人筆記、
宣讀、講解,經遺囑人認可後,記明年、月、日及代筆人之姓名,由見證人全體及遺囑人同行簽
名,遺囑人不能簽名者,應按指印代之。(民法第 1194 條)
5.口授遺囑:
遺囑人因生命危急或其他特殊情形,不能依其他方式為遺囑者,得依下列方式之一為口授遺囑:
(1)由遺囑人指定二人以上之見證人,並口授遺囑意旨,由見證人中之一人,將該遺囑意旨,據實
作成筆記,並記明年、月、日,與其他見證人同行簽名。
(2)由遺囑人指定二人以上之見證人,並口述遺囑意旨、遺囑人姓名及年、月、日,由見證人全體
口述遺囑之為真正及見證人姓名,全部予以錄音,將錄音帶當場密封,並記明年、月、日,由
見證人全體在封縫處同行簽名。(民法第 1195 條)
(二) 遺囑見證人:
下列之人,不得為遺囑見證人:
1.未成年人。
2.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之人。
3.繼承人及其配偶或其直系血親。
4.受遺贈人及其配偶或其直系血親。
5.為公證人或代行公證職務人之同居人助理人或受僱人。(民法第 1198 條)
三、效力
(一) 生效時點:
遺囑自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民法第 1199 條)。
(二) 失效事由:
遺贈指遺囑人以遺囑對於他人無償給予財產。故受遺贈人於遺囑發生效力前死亡者,其遺贈不生效
力(民法第 1201 條)。
(三) 無效事由:
遺囑人以一定之財產為遺贈,而其財產在繼承開始時,有一部分不屬於遺產者,其一部分遺贈為無
效;全部不屬於遺產者,其全部遺贈為無效。但遺囑另有意思表示者,從其意思。(民法第 1202
條)
四、特留分
特留分指遺產中除去債務額,被繼承人不得以遺囑自由無償處分,而應為法定繼承人保留之部分。
(一) 特留分之比例:(民法第 1223 條)
1.繼承人之特留分,為其應繼分二分之一者:
(1)直系血親卑親屬。
(2)父母。
(3)配偶。
2.繼承人之特留分,為其應繼分三分之一者:
(1)兄弟姊妹。
(2)祖父母。
(二) 特留分之算定:
特留分,由依民法第 1173 條算定之應繼財產中,除去債務額算定之。(民法第 1224 條)
(三) 遺贈之扣減:
應得特留分之人,如因被繼承人所為之遺贈,致其應得之數不足者,得按其不足之數由遺贈財產扣
減之。受遺贈人有數人時,應按其所得遺贈價額比例扣減。(民法第 1225 條)
考試資訊》
大學生畢業即就業專區》
線上諮詢》各種考試疑問歡迎詢問
優惠資訊》
暫無討論 |
百科問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