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職權行使法 (100.04.27) (一)

作者:三民補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警察職權行使法 (100.04.27) (一)

警察職權行使法 (100.04.27) (一)

 

第一章 總則

第 1 條 (立法目的)

    為規範警察依法行使職權,以保障人民權益,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安全,特制定本法。

第 2 條 (名詞定義)

 I 本法所稱警察,係指警察機關警察人員之總稱。

 II 本法所稱警察職權,係指警察為達成其法定任務,於執行職務時,依法採取查證身分鑑識身分蒐集資料、通知、管束、驅離、直接強制扣留、保管、變賣、拍賣、銷毀、使用、處置、限制使用、進入住宅、建築物、公共場所、公眾得出入場所或其他必要之公權力之具體措施。

 III 本法所稱警察機關主管長官,係指地區警察分局長或其相當職務以上長官。

第 3 條 (不得逾越限度)

 I 警察行使職權,不得逾越所欲達成執行目的之必要限度,且應以對人民權益侵害最少之適當方法為之。

 II 警察行使職權已達成其目的,或依當時情形,認為目的無法達成時,應依職權或因義務人、利害關係人之申請終止執行。

 III 警察行使職權,不得引誘教唆人民犯罪或其他違法之手段為之。

第 4 條 (出示證件表明身分)

 I 警察行使職權時,應著制服出示證件表明身分,並應告知事由

 II 警察未依前項規定行使職權者,人民得拒絕之。

第 5 條 (行使職權致人受傷之救助或送醫救護)

    警察行使職權致人受傷者,應予必要之救助或送醫救護。

第二章 身分查證及資料蒐集

第 6 條 (身分查證)

    警察於公共場所合法進入場所,得對於下列各款之人查證其身分

    一、合理懷疑其有犯罪之嫌疑或有犯罪之虞者。

    二、有事實足認其對已發生之犯罪或即將發生之犯罪知情者。

    三、有事實足認為防止其本人或他人生命身體具體危害,有查證其身分之必要者。

    四、滯留於有事實足認有陰謀、預備、著手實施重大犯罪或有人犯藏匿之處所者。

    五、滯留於應有停(居)留許可之處所,而無停(居)留許可者。

    六、行經指定公共場所、路段及管制站者。

 II 前項第六款之指定,以防止犯罪,或處理重大公共安全或社會秩序事件而有必要者為限。其指定應由警察機關主管長官為之。

 III 警察進入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於營業時間為之,並不得任意妨礙其營業。

第 7 條 (查證身分必要措施)

 I 警察依前條規定,為查證人民身分,得採取下列之必要措施:

    一、攔停人、車、船及其他交通工具。

    二、詢問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國籍、住居所及身分證統一編號等。

    三、令出示身分證明文件

    四、若有明顯事實足認其有攜帶足以自殺、自傷或傷害他人生命或身體之物者,得檢查身體及所攜帶之物。

 II 依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之方法顯然無法查證身分時,警察得將該人民帶往勤務處所查證;帶往時非遇抗拒不得使用強制力,且其時間自攔停起,不得逾三小時,並應即向該管警察勤務指揮中心報告及通知其指定之親友律師

第 8 條 (攔停交通工具採行措施)

 I 警察對於已發生危害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之交通工具,得予以攔停並採行下列措施:

    一、要求駕駛人乘客出示相關證件查證其身分

    二、檢查引擎車身號碼或其他足資識別之特徵。

    三、要求駕駛人接受酒精濃度測試之檢定。

 II 警察因前項交通工具之駕駛人或乘客有異常舉動而合理懷疑其將有危害行為時,得強制其離車;有事實足認其有犯罪之虞者,並得檢查交通工具。

第 9 條 (以攝影、錄音或科技工具蒐集資料)

 I 警察依事實足認集會遊行或其他公共活動參與者之行為,對公共安全或秩序有危害之虞時,於該活動期間,得予攝影錄音或以其他科技工具蒐集參與者現場活動資料。資料蒐集無法避免涉及第三人者,得及於第三人

 II 依前項規定蒐集之資料,於集會遊行或其他公共活動結束後,應即銷毀之。但為調查犯罪或其他違法行為,而有保存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III 依第二項但書規定保存之資料,除經起訴且審判程序尚未終結或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案件者外,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成時起一年內銷毀之。

第 10 條 (以攝影、科技工具或裝設監視器蒐集資料)

 I 警察對於經常發生或經合理判斷可能發生犯罪案件之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為維護治安之必要時,得協調相關機關(構)裝設監視器,或以現有之攝影或其他科技工具蒐集資料。

 II 依前項規定蒐集之資料,除因調查犯罪嫌疑或其他違法行為,有保存之必要者外,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成時起一年內銷毀之。

第 11 條 (以目視或科技工具蒐集資料)

 I 警察對於下列情形之一者,為防止犯罪,認有必要,得經由警察局長書面同意後,於一定期間內,對其無隱私或秘密合理期待之行為或生活情形,以目視或科技工具,進行觀察及動態掌握等資料蒐集活動:

    一、有事實足認其有觸犯最輕本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之虞者。

    二、有事實足認其有參與職業性習慣性集團性組織性犯罪之虞者。

 II 前項之期間每次不得逾一年,如有必要得延長之,並以一次為限。已無蒐集必要者,應即停止之。

 III 依第一項蒐集之資料,於達成目的後,除為調查犯罪行為,而有保存之必要者外,應即銷毀之。

第 12 條 (第三人秘密蒐集資料)

 I 警察為防止危害犯罪,認對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或個人生命、身體、自由、名譽或財產,將有危害行為,或有觸犯刑事法律之虞者,得遴選第三人秘密蒐集其相關資料。

 II 前項資料之蒐集,必要時,得及於與蒐集對象接觸及隨行之人。

 III 第一項所稱第三人,係指非警察人員而經警察遴選,志願與警察合作之人。經遴選為第三人者,除得支給實際需要工作費用外,不給予任何名義及證明文件,亦不具本法或其他法規賦予警察之職權。其從事秘密蒐集資料,不得違反法規行為

 IV 第三人遴選、聯繫運用、訓練考核、資料評鑑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試題練習

1.下列何者屬於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2 條所稱之警察職權?

  (A)進入住宅

  (B)物之扣押

  (C)人之管收

  (D)警銬使用  【108 年警察三等】

                            Ans:A

2.依警察職權行使法之相關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査證身分常為犯罪偵査所必要

  (B)扣留柴油及硫酸等危險物品不宜委託其他機關保管

  (C)該法授權主管機關制定駐衛警察使用警械管理辦法

  (D)管收涉及人身自由,法律依據為警察職權行使法  【110 年警察三等】

                                                                              Ans:A

 

 

公職考試資料下載》

考試門檻低,非警校生、年滿18歲就能考 一般警察特考資料索取

與行政警察考科相近,還能報考監所管理員 司法特考資料索取

國安情報工作重要,月領上看6萬元 國安局特考資料索取

缺額最多公職考試,錄取率逐年提升 高普考資料索取

更多考試資訊》

一般警察特考 司法特考 國安局特考 高普考

優惠資訊》

國考團報月 購課最高折1萬

立即線上諮詢/來班來電洽詢

加入全國分班LINE@迅速掌握最新考訊及各地優惠訊息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