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法 (110.01.20) (二)

作者:三民補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行政程序法 (110.01.20) (二)

行政程序法 (110.01.20) (二)

 

第 18 條 (管轄權變更之處理)

    行政機關因法規或事實之變更而喪失管轄權時,應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之機關,並通知當事人。但經當事人及有管轄權機關之同意,亦得由原管轄機關繼續處理該案件。

第 19 條 (執行職權時得請求其他機關協助及有不同意見之解決方法)

 I 行政機關為發揮共同一體之行政機能,應於其權限範圍內互相協助。

 II 行政機關執行職務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向無隸屬關係之其他機關請求協助:

    一、因法律上之原因,不能獨自執行職務者。

    二、因人員、設備不足等事實上之原因,不能獨自執行職務者。

    三、執行職務所必要認定之事實,不能獨自調查者。

    四、執行職務所必要之文書或其他資料,為被請求機關所持有者。

    五、由被請求機關協助執行,顯較經濟者。

    六、其他職務上有正當理由須請求協助者。

 III 前項請求,除緊急情形外,應以書面為之。

 IV 被請求機關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拒絕之︰

    一、協助之行為,非其權限範圍或依法不得為之者。

    二、如提供協助,將嚴重妨害其自身職務之執行者。

 V 被請求機關認有正當理由不能協助者,得拒絕之。

 VI 被請求機關認為無提供行政協助之義務或有拒絕之事由時,應將其理由通知請求協助機關。請求協助機關對此有異議時,由其共同上級機關決定之,無共同上級機關時,由被請求機關之上級機關決定之。

 VII 被請求機關得向請求協助機關要求負擔行政協助所需費用。其負擔金額及支付方式,由請求協助機關及被請求機關以協議定之;協議不成時,由其共同上級機關定之。

第三節 當事人

第 20 條 (當事人之範圍)

    本法所稱之當事人如下:

    一、申請人及申請之相對人。

    二、行政機關所為行政處分之相對人。

    三、與行政機關締結行政契約之相對人。

    四、行政機關實施行政指導之相對人。

    五、對行政機關陳情之人。

    六、其他依本法規定參加行政程序之人。

第 21 條 (行政程序當事人之範圍)

    有行政程序之當事人能力者如下:

    一、自然人

    二、法人

    三、非法人之團體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者。

    四、行政機關。

    五、其他依法律規定得為權利義務之主體者。

第 22 條 (得為有效行政程序行為之資格)

 I 有行政程序之行為能力者如下:

    一、依民法規定,有行為能力之自然人

    二、法人

    三、非法人之團體由其代表人或管理人為行政程序行為者。

    四、行政機關由首長或其代理人、授權之人為行政程序行為者。

    五、依其他法律規定者。

 II 無行政程序行為能力者,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行政程序行為。

 III 外國人依其本國法律無行政程序之行為能力,而依中華民國法律有行政程序之行為能力者,視為有行政程序之行為能力。

第 23 條 (通知參加為當事人)

    因程序之進行將影響第三人之權利或法律上利益者,行政機關得依職權或依申請,通知其參加為當事人。

第 24 條 (委任代理)

 I 當事人得委任代理人。但依法規或行政程序之性質不得授權者,不得為之。

 II 每一當事人委任之代理人,不得逾三人

 III 代理權之授與,及於該行政程序有關之全部程序行為。但申請之撤回,非受特別授權,不得為之。

 IV 行政程序代理人應於最初為行政程序行為時,提出委任書。

 V 代理權授與之撤回,經通知行政機關後,始對行政機關發生效力。

第 25 條 (單獨代理原則)

 I 代理人有二人以上者,均得單獨代理當事人。

 II 違反前項規定而為委任者,其代理人仍得單獨代理。

 III 代理人經本人同意得委任他人為複代理人。

第 26 條 (代理權之效力)

    代理權不因本人死亡或其行政程序行為能力喪失而消滅。法定代理有變更或行政機關經裁併或變更者,亦同。

第 27 條 (當事人之選定或指定)

 I 多數有共同利益之當事人,未共同委任代理人者,得選定其中一人至五人為全體為行政程序行為。

 II 未選定當事人,而行政機關認有礙程序之正常進行者,得定相當期限命其選定;逾期未選定者,得依職權指定之。

 III 經選定或指定為當事人者,非有正當理由不得辭退。

 IV 經選定或指定當事人者,僅得由該當事人為行政程序行為,其他當事人脫離行政程序。但申請之撤回、權利之拋棄或義務之負擔,非經全體有共同利益之人同意,不得為之。

第 28 條 (選定或指定當事人單獨行使職權)

    選定或指定當事人有二人以上時,均得單獨為全體為行政程序行為。

第 29 條 (選定或指定當事人之更換或增減)

 I 多數有共同利益之當事人於選定或經指定當事人後,仍得更換或增減之。

 II 行政機關對於其指定之當事人,為共同利益人之權益,必要時,得更換或增減之。

 III 依前二項規定喪失資格者,其他被選定或指定之人得為全體為行政程序行為。

第 30 條 (選定、指定、更換或增減當事人之生效要件)

 I 當事人之選定、更換或增減,非以書面通知行政機關不生效力。

 II 行政機關指定、更換或增減當事人者,非以書面通知全體有共同利益之當事人,不生效力。但通知顯有困難者, 得以公告代之。

第 31 條 (輔佐人之規定)

 I 當事人或代理人經行政機關之許可,得偕同輔佐人到場。

 II 行政機關認為必要時,得命當事人或代理人偕同輔佐人到場。

 III 前二項之輔佐人,行政機關認為不適當時,得撤銷其許可或禁止其陳述。

 IV 輔佐人所為之陳述,當事人或代理人未立即提出異議者,視為其所自為

 

試題練習

1.關於行政程序當事人能力與行為能力,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

  (A)當事人能力係作為行政程序主體之資格;行為能力則係行政程序中作成有法律行為之能力

  (B)自然人僅具有當事人能力之主體、無行為能力

  (C)法人僅具有行為能力、無當事人能力之主體

  (D)行政程序當事人能力與行為能力之審查,僅得由法院為之  【108 年警察四等】

                                                                                          Ans:A

2.下列有關行政協助之敘述,何者錯誤?

  (A)依行政執行法規定,被請求協助機關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

  (B)依行政執行法請求協助遭拒絕,請求機關對此有異議時,由請求機關之上級機關決定之

  (C)依行政程序法請求行政協助,除緊急情形外,應以書面為之

  (D)依行政程序法請求行政協助其負擔金額及支付方式,由雙方機關協議定之;協議不成時,由其共同上級機關定之

                                                                                              【109 年警察四等】

                                                                                                      Ans:B

 

 

公職考試資料下載》

考試門檻低,非警校生、年滿18歲就能考 一般警察特考資料索取

與行政警察考科相近,還能報考監所管理員 司法特考資料索取

國安情報工作重要,月領上看6萬元 國安局特考資料索取

缺額最多公職考試,錄取率逐年提升 高普考資料索取

更多考試資訊》

一般警察特考 司法特考 國安局特考 高普考

優惠資訊》

國考團報月 購課最高折1萬

立即線上諮詢/來班來電洽詢

加入全國分班LINE@迅速掌握最新考訊及各地優惠訊息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