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角色與技能

作者:邵康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管理者的角色與技能

管理者的角色與技能

 

一、管理者的十大角色 (Mintzberg 1975)

        明茲伯格 (Mintzberg,1975)1 針對五名主管進行了十分詳盡的研究後,歸納出管理者所扮演的十種角色。 

        人際關係方面之角色

        1. 代表人或稱頭臉人物(figurehead)

           管理者是企業的精神領袖,是組織的象徵,常須主持文件簽署、迎接來賓等活動。有些組織的管理者甚至比組織本 身更具有公眾知名度。

        2. 連絡者(liaison)

           管理者必須負責組織內部與外部環境的溝通與協調,建立關係,可謂人際網路核心。

        3. 領導者(leader)

           在組織中,管理者須負責員工的晉用、發展,甚至激勵員工、影響員工,使他們朝組織目標努力。

        資訊性角色

        1. 發言者(spokesman)

           管理者必須代表組織對外發表企業的政策、計劃及成果。

        2. 監視者(monitor)

           管理者必須隨時注意外在環境,同時接收與企業各方面相關的資訊,以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化。

        3. 傳播者(disseminator)

           管理者必須將其蒐集的資訊,傳達給其他的組織成員。

        決策性角色

        1. 企業家(entrepreneur)

           什麼是企業家?企業家要有企業家精神與企業家的才能。企業家精神就是創新、滿足顧客、追求利潤、社會責任; 企業家的才能包括管理能力、領導能力、決斷力。

        2. 危機處理者 (disturbance handler)

           或稱之為清道夫。當組織遭遇危機,目標達成過程將受阻礙時,經理人就必須出面解決,此乃障礙解決者之角色。

        3. 資源分配者(resource allocator)

           管理者必須將組織中的資源,做適切的分配、利用。「埋頭苦幹」的管理者,不只累死了自己,其他人也無所適從。

        4. 協商者(negotiator)

           當組織成員或部門間有利益衝突或步調不一致時,管理者須扮演協調、仲裁的角色。

二、管理者的技能

   (一) 卡茲 (Katz) -能力三分法

         卡茲 (1974) 認為管理者的基本技能有三類:技術性技能、人際關係技能及概念性技能。

         技術性技能

         即工作上所須之專業能力:

         這些能力包括資訊公司內的程式設計或是醫師的醫學專業等。

         人際性技能

         即領導、組織的能力:

         這種能力包括溝通、協調、團隊運作、領導能力等。

         概念性技能

         即分析及診斷問題的能力:

         這種能力即創新、企業家精神、解決問題、綜合分析的能力。

         其重要性隨著管理者的位階會有不同。愈是高階的主管其概念性的技能愈重要,技術性的技能愈不重要,人際關係則都很重要。

   (二) 海默維茲 (Hymowitz, 1988) 

         海默維茲在分析財星前五百大企業後,發現管理失敗最大的原因是人際技巧不好。因為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是人際關係的能力。 

   (三) 魯深思 (Luthans, 1988) 

         魯深思把好的管理者分為兩種:成功的管理者 ( 能夠晉升者 ) 通常把時間花在人際網路活動上,而有效率的管理者 ( 工作成果較好者 ) 通常把時間花在溝通上,傳統的管理活動,如規劃、決策及控制等,反而不是這麼重要。事實上,我們也常會聽到別人說,如果一個老闆不用出現,組織仍然能夠運作,這樣的老闆才算是成功。好的管理者不見得自己動手做事,而是將心思放在協調及溝通

 

 

 

國營事業招考資訊免費下載》

年終最高4.4個月>>台電招考免費資料索取

單一國營事業開缺最多>>郵局招考免費資料索取

網友狂推!國營CP王>>中油招考免費資料索取

鐵飯碗最新資訊》台電招考 國營聯招 郵局招考 台酒招考 

三民輔考優惠資訊》立即線上諮詢/來班來電洽詢

加入三民輔考全國分班LINE@迅速掌握最新考訊及各地優惠資訊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