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會之養護

作者:洪正、陳雲飛

水利會之養護

一、巡視與檢查

(一)管理機構對灌溉設施應分區分段派員經常巡視

如有損壞或漏水應即派工修復。小給排水路之平時養護及災害搶修應由受益人分段負責辦理。(第44條)

(二)管理機構對灌溉設施除防汛及災害搶修時

辦理外每年並應舉行總檢查一次擬具歲修計畫,呈報或層報主管機關核准後實施,其屬一般性工程應儘量於農暇分配受益農民辦理之。因故未能出工得僱工代理。(第45條)

二、歲修計畫

歲修計畫管理機構,應依照下列規定辦理:(第46條)

(一)水庫埤池

應注意造林,保林等水土保持工作並定期檢修。

(二)圳路

導水路、幹支分線、給水路、排水路、補助水路、隧道、暗渠、配水、量水等設備,每年至少應疏濬或整理一次並填補缺口保持完整。疏濬取出之泥沙、雜草及淤集物,不得佔壓農田或堆集水路兩側。

(三)堤岸

每年應檢修一次並於外堤坡種植草木。

(四)其他建造物

應定期檢查維護並予必要之更新。

三、設施搶修

(一)灌溉設施

應於每年汛期前儲備料具。並將受益人加以編組分段巡守,嚴密防護觀測水流變化,隨時報告處理,凡暴雨時期,對重要排水及進水閘門,應加強防護及時啟閉,並注意水文及氣象之變化。(第47條)

(二)灌溉設施如有重大災害

必須緊急搶修時,應由管理機構報請當地縣市政府,督導鄉鎮公所及警察機關予以協助,並參照水利法有關規定辦理。(第48條)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