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電信招考2025地區缺額總覽
中華電信|2024/09/19
-
【幸福企業專欄】中華電信:提倡性別與族群...
中華電信|2024/07/05
-
國際行銷與全球市場
中華電信|2021/12/15
-
品質與服務業行銷
中華電信|2021/12/14
-
品牌及企業形象
中華電信|2021/12/13
內部資源與競爭優勢
作者:邵康一、核心能力
(一)基本概念
策略可以由外向內—先看環境再決定做什麼,也可以由內向外—先看自己最在行什麼。愈來愈多不同來源的人成為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人選,律師、作家、購物頻道銷售人員,甚至是某明星的星爸,他們多角化的核心能力到底夠不夠跨足主持人的市場。另外,演而優則導,是不是一個正確的策略呢?
Hamel & Prahalad (1990)是最早提出資源觀點的學者,他們認為企業要有競爭力,必須長得像一棵大樹:核心產品構成這棵大樹的主幹及較粗的枝幹。一般來說,核心競爭優勢的來源有二:資源及能耐。
Hamel & Prahalad (1990)將核心能力定義為某種可以讓該企業有好的營運,並同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
1.提供消費者價值
2.對競爭對手來說不易模仿
3.這種能力能夠被應用在其他市場或產品上
D. Leonard-Barton (1992)則認為:唯有該能力能夠用以在策略上將企業做出區隔來,才能被稱為「核心能力」。
(二)資源及能耐
有些學者喜歡用「獨特競爭能力」來取代「核心能力」,這個道理很容易懂,就算你有核心能力,如果大家都有,那又有什麼用呢?
1.資源(resources):包括有形及無形的資源。人、錢、組織、專利、知識等都算。
2.能耐(capabilities):能夠運用資源完成事情的能力。
建立或維持競爭優勢的四個要素–效率、品質、創新及顧客回應能力。誰能將資源及能耐組合成核心能力,反應在效率、品質、創新及顧客回應能力上,誰就能擁有競爭優勢。
(三)形式
核心競爭優勢可以用各種形式存在包括:
1.技術。
2.組織特徵:文化、程序、規章。
3.關係:包括供應商及顧客。
4.品牌。
暫無討論 |
百科問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