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證照
9280 筆查詢結果

法院-1
公職考試| 8/2/2017

管 轄 意義與目的 (一)意義 1.所謂「管轄」,係指將審判權如何分配於國境內何一法院審判之規定。 2.換言之,各個法院間訴訟分擔之規定,即稱之為「管轄」。 3.而各個法院就其各自得行使審判權之範圍,稱之為「管轄權」。 (二)目的 1.便利當事人進行訴訟。 2.保障當事人權益。 3.促進人民平等接近法院。 4.提高司法信賴度。
知識

概念-2
公職考試| 8/2/2017

公開審理主義與秘密審理主義 1.意義 (1)「公開審理主義」,係指於法院行言詞辯論及宣示裁判時,除訴訟關係人外,亦許第三人在場旁聽之主義。 (2)「秘密審理主義」,係指於法院行言詞辯論及宣示裁判時,除訴訟關係人外,不許第三人旁聽...
知識
自由心證主義之運用 1.意義:指對於如何取捨證據及該證據價值若干,係由法院自由裁量,法律不加以拘束。內容包括: (1)證據方法與證據能力無限制。 (2)證據價值之自由判斷:某證據方法所得之證據資料,究能證明某事實到多少之程度、證據價...
知識
免證事項(不要證事實): 例外情形,亦有具體事實無庸舉證,法院即得或應採為判決基礎者,此即為以下之不要證事實: (1)顯著之事實(法院已知之事實): A.公知之事實:在一定地域為不特定之多數一般人所知悉,而法院亦知悉之事實。 B....
知識
要證事項 1.要證事項(證明之對象、證據客體):指某一事項之存在或不存在,須用證據使其明顯者。 (1)事實(待證事實): A.主要事實(直接事實):法律效果發生所直接必要之事實,內容有四種: (A)權利要件事實(權利發生事實):即...
知識

概念-2
公職考試| 8/2/2017

訴訟程序之審理原則 處分權主義 1.意義 (1)基於私法自治之大原則,當事人得自由處分其私法上之權利,「當事人是否起訴或終結訴訟」、「當事人何時或於何種內容範圍對何人起訴」,原則上由當事人自由決定。 (2)此等承認當事人對於民...
知識

概念-1
公職考試| 8/2/2017

民事訴訟制度之目的 (一)學說見解 1.權利保護說 國家既然禁止私權被侵害之人進行自力救濟,就應擔負起保護私權的責任,因此,民事訴訟乃國家為保護此權利而設置之制度。 2.維護私法秩序說 國家既然制定私法秩序,當然須維持此等秩序,...
知識
證明之種類 1.證明與釋明: (1)證明:法院就某事實之存否得「確信」之狀態,只須具有某程序真實之概然性,使一般人均不抱懷疑之程序即已足。判決之基礎事實,原則上均須經證明。 (2)釋明:法院就某事實之存否得到「大概如此」之推測狀況。...
知識
證據之種類 1.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 (1)直接證據:直接證明有爭執之主要事實(得直接推斷訴訟標的存否之事實:如要件事實、抗辯事實)之證據。 (2)間接證據:間接證明有爭執之主要事實之證據,即證明: A.間接事實:又稱「憑徵」,即...
知識

民事訴訟法-反訴證據調查階段
司法特考| 8/2/2017

概說 1.證據之作用:訴訟為認事用法之過程;證據為法院認定事實之依據。 2.證據之相關用語: (1)證據方法:與待證事實有關,得用以推測推實之存否,並成為法官進行證據調查對象的有形物。其種類有人的證據方法(證人、鑑定人、當事人本人)...
知識

民事訴訟法-反訴(二)
司法特考| 8/2/2017

特殊之反訴型態 1.預備反訴: (1)意義:即被告所提起之預備合併,係指以本訴被駁回作為解除條件而不提起反訴,請求裁判之情形。 (2)審理:不能與本訴分別辯論、分別裁判。 2.離婚之本反訴: (1)意義:指就夫妻之一方對他方,基...
知識

民事訴訟法-反訴
司法特考| 8/2/2017

概說 1.意義: 指於訴訟繫屬中,被告以原告為對造,在本訴之訴訟程序上,要求法院審判而提起之訴。 2.性質: (1)反訴原則上係被告向原告所提之訴之追加。 (2)反訴係在本訴訴訟程序中所提起之訴。 (3)反訴係一獨立之訴。 ...
知識

第 2689 至 2700 筆, 共 9280 筆
<< < 223 224 225 226 2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