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企業專欄】中油:領先業界的企業典範
台灣中油公司|2024/07/15
-
【國營事業台灣中油公司介紹】中油業務工作...
台灣中油公司|2019/06/20
-
【國營事業台灣中油公司介紹】中油業務工作...
台灣中油公司|2019/06/05
-
【國營事業台灣中油公司介紹】你不可不知的...
台灣中油公司|2019/05/31
-
動詞的變化
消防類|2017/06/28
阿瑞尼士酸鹼學說(1887年)
作者:吳家銘
(1)酸:凡在水中可以產生H+的物質稱為酸,即在水中可以增加水中H+濃酸者。
(2)鹼:凡在水中可以產生OH–的物質稱為鹼,即在水中可以增加水中OH–濃度者。
(3) 結論:阿瑞尼士為二元定義,H+與OH–分別定義酸與鹼,酸與鹼都是電解質,都是水中離子製造者。只適用於水溶液中。
布忍司特-羅瑞酸鹼學說(1923年)
(1) 酸:質子提供者。酸鹼反應中提供質子(H+)的物質稱為酸。
(2) 鹼:質子接受者。酸鹼反應中接受質子(H+)的物質稱為鹼。
(3) 共軛酸鹼對:一酸與一鹼反應形成另一鹼與另一酸,正反應之酸與逆反應之鹼兩者相差一個質子(H+),二者互稱為共軛酸鹼對。同理正反應之鹼與逆反應之酸也是共軛酸鹼對。
,其共軛酸提供H+能力較差。越強的鹼,其共軛酸愈弱。
(4) 依布-羅學說,酸、鹼反應為H+之轉移。
強酸釋放離子能力較強,其共軛鹼接受H+能力較差。愈強的酸,其共軛鹼愈弱。
強酸接受H+之能力較強,其共軛酸提供H+能力較差。越強的鹼,其共軛酸愈弱。
(5) 布-羅為一元定義,只用H+之提供與接受來定義酸、鹼,應用上比阿瑞尼士更廣,可以適用於水溶液與非水溶液。
路易士酸鹼學說
(1) 酸:電子對接受者。
(2) 鹼:電子對提供者。
酸鹼的命名
1含氧酸
(1) 含氧酸:依照所含元素命名:
H3PO4磷酸,H2SO4硫酸,H2CO3碳酸,HNO3硝酸,HClO3氯酸,H2MnO4錳酸。
(2) 元素有不同氧化數之含氧酸:
氧化數低於含氧酸,稱為亞酸。例HClO2亞氯酸
氧化數低於亞酸,稱為次酸。例HClO次氯酸
氧化數高於含氧酸,稱為過酸。例HClO4過氯酸。
暫無討論 |
百科問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