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本分析 (二)
作者:洪健凱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股票基本分析 (二)
四、景氣對策信號
主要有 5 種燈號 9 種指標,且有各自代表的景氣分數:
燈號 | 分數 | 代表意義 |
紅 | 38~45 | 由黃紅燈轉為紅燈 ➜ 景氣過熱 |
黃紅 | 32~37 | 由綠燈轉為黃紅燈 ➜ 景氣穩定成長 |
綠 | 23~31 | 由黃藍燈轉為綠燈 ➜ 景氣逐漸轉好 |
黃藍 | 17~22 | 由藍燈轉為黃藍燈 ➜ 景氣脫離谷底 |
籃 | 16-9 | 景氣蕭條,甚至陷入谷底 |
(一) 若景氣對策信號由黃紅燈轉為紅燈,則政府應適度採取緊縮政策,防止因景氣過熱所可能造成之通
貨膨脹。
(二) 若景氣對策信號由黃藍燈轉為藍燈,代表景氣大幅衰退,則政府應適度採取寬鬆政策,以刺激經濟
成長。
五、景氣週期與股價走勢
股價指數為一國景氣的領先指標,換言之,景氣即將轉好或轉壞,由股價指數便能看出些許端倪。
(一) 景氣循環又稱之為景氣變動週期,整個週期包含以下階段:谷底 ➔ 復甦 ➔ 繁榮 ➔ 高峰 ➔ 衰退
➔ 谷底,而景氣優劣的判斷,便是以 GDP為評斷標準。
(二) 股價指數之所以為景氣的領先指標,即代表整體股價循環的腳步,常領先於景氣循環。要是已能夠
明顯感受到景氣開始衰退,那麼股價指數早就已經開始下滑。當景氣由衰轉好時,股價指數便早已
提前走升,因此,股價指數波動,亦可算是對未來景氣走勢的預測或提前反映。
六、利率與股價走勢
「利率」說穿了,就是資金的價格,或是資金的取得成本。正所謂「物以稀為貴,以多為俗」,當貨
幣供給增加,投資市場上的資金寬鬆時,則資金的取得成本降低,故利率「下跌」,企業的營運成本
可望減少,使得股價「上漲」;反之,當利率「上漲」時,代表資金的取得成本提高,未來企業的營
運成本恐增加,使股價「下跌」。其中,當利率之變動時,反應較為敏感的產業為金融保險業,以及
素有「火車頭產業」之稱的營建業。
七、匯率與利率
當本國貨幣貶值時,以本國貨幣計價的出口商品相對便宜,較其他國家有價格競爭優勢,故本國貨幣
貶值有利出口;反之,當本國貨幣升值時,代表本國貨幣的購買力提高,以本國貨幣購買進口商品,
成本較以前便宜,故本國貨幣升值有利進口。
(一) 利率平價理論
兩個國家的資產,可完全替代,導致兩國的利率差距,將會影響兩國間的均衡匯率,其中利率較高
的國家,其貨幣的遠期匯率,將存在「貶值」的壓力。這是因為利率較高的國家,將會吸引海外資
金匯入該國,並購入以該國貨幣計價之金融工具,由於在海外資金轉換為該國貨幣時,會造成該國
貨幣大幅升值,但接下來只要該國的利率相對偏低時,就會立刻使當初匯入的資金,又立刻大舉匯
出,造成該國貨幣大幅貶值。因此利率較高的國家,其貨幣在未來有較大的「貶值」壓力。
(二) 購買力平價理論
通貨膨脹率越高的國家,其物價水準亦偏高,因此該國之貨幣購買力降低,使該國貨幣變得不值
錢,長期而論將導致貨幣「貶值」。
八、通貨膨脹
(一) 定義
物價水準連續不斷上揚,導致貨幣購買力持續下降的現象。主要分成「需求拉動型」,以及「成本
推動型」。需求拉動是指「C,I,G,X-M」,成本推動是指「要素的價格」。
需求拉動型 | 因景氣過熱,總需求不斷增加,且遠大過總供給,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物價連續上漲。 |
成本推動型 | 因成本大幅增加,使總供給持續銳減,導致物價連續上漲,如油價及原物料價格上升,都會導致 產出減少,推動民生物價上漲。 |
通貨膨脹率,即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幅度。利率反映資金成本,而資金成本之衡量,又須同
時預測未來之通貨膨脹率,因此,依據費雪方程式(Irving Fisher Equition)
(1+i) = (1+r) × (1+π) =1+π+r+r×π ∵r×π≒0,∴1+i=1+π+r = 1+r+π ➜ i= r+π ➜ 名目利率=實質利率+預期通貨膨脹率 |
1.名目利率即平常所聽到的「銀行牌告利率」或「市場利率」等等名稱。實質利率之高低,係由當
前市場上資金之需求者與供給者,透過市場機制來決定之利率水準。
2.所謂物價,一般係指消費者物價,又叫做零售物價。由於物價的起落,關係到一國經濟是否存在
隱憂,因此,又特別將物價數據,區分並換算成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以及躉售物價指數 WPI。
(二) 痛苦指數
通貨膨脹與失業率,均為目前所有經濟體系最不樂見之負面衝擊。
若將這兩個負面衝擊予以加總,即可得痛苦指數。
痛苦指數=失業率+通貨膨脹率。
九、產業分析的要點
每一種產業,都有它優勝劣敗的週期。
草創期 ➔ 成長期 ➔ 成熟期 ➔ 衰退期
(一) 週期各階段之意義
草創階段 | 公司發展空間大,急需大量資金注入,投資該公司係「高風險伴隨高報酬」。 |
成長階段 | 已於市場上取得立足之地,公司獲利能力出現明顯成長,此時投資該公司係「低風險伴隨高報酬」。 |
成熟階段 | 營收獲利規模趨於穩定,投資該公司係「低風險伴隨低報酬」,且主要投資報酬為「現金股利」,非 「資本利得」。 |
衰退階段 | 營收及利潤開始呈現衰退,此時該公司之股票,不適合繼續投資。 |
(二) 競爭因素分析
目前評估產業競爭力時,最關鍵的評估要素,稱之為「波特五力分析」:
新競爭者的威脅 | 若市場進入門檻越低,則欲搶食該市場的新競爭者就越多,對整體產業發展及企業獲利而論, 恐有負面影響。 |
現存競爭者威脅 | 競爭者越多,越容易使市場陷入惡性競爭的局面,使得企業的獲利銳減,不利於產業發展。 |
供應商議價能力 | 若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越強,則越不利於該產業未來成長。 |
買方議價能力 | 若產品買方之議價能力越強,則越不利於該產業未來成長。 |
替代品的威脅 | 若其他替代產品的種類樣式越多,則產品本身的被取代性就越大,不利於該產業未來之發展。 |
十、產業特性
電子業 | 屬「技術密集」及「資本密集」產業,產品具備「全球性」之特色,新產品上市頻率高,產品生命週 期較短。 ※「印刷電路板業」為整個電子業中環保問題最嚴重的行業。 |
水泥業 | 「內需市場」導向,屬「能源密集」及「資本密集」產業。 |
營建業 | 收入之認列,係採「完工比例法」入賬,有「火車頭產業」之稱。 |
十一、個別公司分析
只要股價波動的原因,是起源於發行公司自身的問題所造成的,舉凡公司的營運問題、財務問題、
內部管理問題、勞資問題,甚至負責人的行為等等諸多因素,都是在進行個別公司分析時,會考量
到的層面。
金融銀行考試資訊》
優惠資訊》
加入FB粉絲團》金融銀行專業教室
暫無討論 |
百科問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