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

作者:吳家銘

分子


一、分子:

為原子結合而成,保持物質特性的最小單位。

1. 單原子分子:只含有一種原子而成的分子,為元素的分子,其分子量=原子量。如:稀有氣體:氦(He)、氖(Ne)、氬(Ar)、氪(Kr)、氙(Xe)、氡(Rn)。
2. 雙原子分子:由兩個原子組合而成的分子。如:氫氣(H2)、氧氣(O2)、氮氣(N2)、氟氣(F2)、氯氣(Cl2)、溴水(Br2)、碘晶體(I2)。
※O2表氧分子,而2表兩個氧原子。
3. 多原子分子:由相同或不同的原子所構成之分子,乃為化合物的分子。
如:磷(P4)、硫(S8)、水(H2O)。

二、分子量(一莫耳分子的質量)

分子為原子所組合,故由其所含原子的種類、數目、原子量可得分子量,即分子中所含原子量的總和。

三、物質→分子→原子次原子→原子核→核子(中子、質子) 

→夸克(上、下、奇、魅、頂、底)

四、化學反應前後

1. 會改變的是:分子的種類,原子的排列。
2. 可能改變的是:分子的數目。
3. 不會改變的是:原子的種類,原子的數目,原子核數,核子數,中子數,質子數,夸克數。
4. 會發生轉移的是:電子數(但整個反應的總電子數不變)。

氫原子光譜

一、光譜法可測定原子的結構

◎光具有波動性及粒子性
1. 波動性(能量):光具有繞射、干涉、散射、折射等波動特性。
c=λ x f =λ/T ,即光速= 波長 x 頻率 =波長/週期

c:光速3 x 10^{8}(m/sec)

f:頻率(Hz);(1/sec);(赫茲)

λ:光波波長(公尺)

※下列實驗可證明光的波動性
(1) 楊格雙狹縫干涉實驗。
(2) 夫瑞奈單狹縫繞射實驗。
※光是一種電磁波,非機械波;而電磁波的波速一定為3 × 108m/sec
2. 粒子性:光為具有能量,但無質量之粒子稱光子或光量子。
※光電效應E = h × f
※康普頓效應,即光子能量=蒲郎克常數×頻率
h:蒲朗克常數 = 6.625 × 10-34  J.秒/個光子 = 6.625 × 10-27erg.秒/個光子 = 9.52 × 10-14Kcal.秒/莫耳光子
E:能量(焦耳Joule)
f:頻率(赫茲,Hz)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