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普考科目刪減對照表(113新制)
高普初、地特|2024/08/09
-
公務員口試有哪些?
高普初、地特|2024/03/20
-
公務人員-─-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轉任篇
高普初、地特|2024/01/26
-
公務人員-─-辭職再任人員篇
高普初、地特|2024/01/25
-
公務人員-─-介調人員篇
高普初、地特|2024/01/24
共產主義
作者:林瑋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共產主義
共產主義最主要的立論依序是唯物史觀、階級理論和資本主義內在矛盾。以下分述這三個立論:
(1) 唯物史觀
共產主義認為,人類歷史的演變主要受到物質改變所影響,而這裡的物質乃指生產工具。生產工具和生產關係息息相關,當生產工具改變時,生產關係必然隨之改變以期能與新的生產工具配合。但問題是,在舊的生產關係中已然培養出一批既得利益者,這些人必然會抗拒新的生產關係,形成生產工具和生產關係改變的差距,但共產主義認為,最終這些差距一定會消失。
(2) 階級理論
共產主義認為,除了共產社會,人類社會一定有階級區分。這些階級主要分為兩個,一個是擁有生產工具的資產階級,另一個是不具有生產工具的無產階級。擁有生產工具的資產階級處於社會的高位,不須工作藉由剝削就能有收成;不具有生產工具的無產階級則相反,不僅須出賣勞力,在整個社會的政治與經濟地位上也遠低於資產階級,處處受到資產階級壓抑。共產主義相信,階級鬥爭是不可避免的,其結果必然會帶來新的生產關係改變,導致社會進步,最終無產階級將會推翻資產階級,解放生產力,終結階級間的剝削。
(3) 資本主義內在矛盾
共產主義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的矛盾有三:
A. 生產工具不斷改進,但生產關係不變,最終生產關係將成為生產工具解放生產力的障礙。
B. 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對立
C. 資產階級為維持其競爭力,必然會增加對無產階級的剝削,隨著競爭日益激烈,無產階級越發貧困,資產階級
則日益減少,最終,階級鬥爭必然爆發。
[三民輔考-政治學完全攻略]
暫無討論 |
百科問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