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廠房、設備與無形資產

作者:洪健凱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不動產、廠房、設備與無形資產

不動產、廠房、設備與無形資產

 

專供營業使用之實際資產:

有形營業用資產

廠房+設備

永久性資產:土地

折舊性資產:機器設備、房屋、辦公設施、資本、租賃之租賃資產

遞耗性資產:森林、礦產等天然資源

無形營業用資產

可個別認定:商標權、版權、專利權,以及特許權等。

不可個別認定:商譽

◎ 對於資產使用過程中所造成的價值流失:
   一般營業用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折舊
   遞耗資產(天然資源)
折耗
   無形資產
減損。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會計處理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成本

一、成本之定義

     為使資產達到「可使用」狀態所須支應的成本,包含運輸費、安裝試車費、保險費。

二、成本之界定

項目 各項成本界定
現金購買 現金價格
整批購買 以相對市價比例分攤資產成本
延遲付款購買 以折現之現值入帳。
(買一部機器支付 100,000 無息票據,該票據折現值 8,000,以 8,000 元入帳至不動產、廠房及設
 備)
購地建屋

1.土地成本=購買成本+(拆除土地上之舊建物成本-拆除之殘料利得)+土地及舊建
   物過戶費用。

2.新建物之成本=新建物之建築成本+建築師公費。

3.自建資產:

  (1) 固定製造費用分攤。

  (2) 建造期間利息(資本化利息):

       A.非營業用土地列為採權益法之投資,其持有期間之所有費用均應資本化。

       B.若購入之土地已開始進行建造者,則土地及開發成本利息應資本化,做為
         「建築物成本」。

自有房屋 拆除舊屋,改建新屋:
拆除費用扣除殘值後之金額,應列為舊屋處分損益。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折舊

一、折舊之定義

     用以顯示資產服務潛能的降低,為成本分攤之過程。
     在資產提供服務期間,將成本做合理而有系統的分攤。

二、折舊相關因素

項目 財報表達 對毛利影響與否
生產設備之折舊費用 銷貨成本 影響毛利
非生產設備之折舊費用 營業費用 不影響毛利

三、折舊方法

   (一) 直線法(平均折舊法):

                                  成本-殘值
         每年折舊費用= ──────────。
                                 估計耐用年限 

   (二) 加速折舊法:

         1.年數合計法:

           假設耐用年限為 n 年

                                                                  n
           第一年折舊費用 = (成本-殘值) × ─────────
                                                            年數合計值

                                                                n-1
           第二年折舊費用 = (成本-殘值) × ─────────
                                                            年數合計值

                                                                n-2
           第三年折舊費用 = (成本-殘值) × ─────────
                                                            年數合計值

                                 n×(n+1)
           年數合計值 = ────────
                                      2

     ◎ 若有未滿一年之折舊,則依月數比例認列完整年度折舊費用。

         2.倍數餘額遞減法:

                         2
           折舊率=───,折舊基礎=上期期末帳面價值。
                         n

           ➜每年折舊費用=折舊率×上期期末帳面價值。
           ➜未滿一年折舊,依月數比例認列完整年度折舊費用。

         3.以營運量為基礎之折舊計算:

           (1) 工作時間法:

                                                  資產總成本-殘值
                折舊費用=工作時間 × ──────────────
                                                      總工作時間             

           (2) 生產數量法:

                                                  資產總成本-殘值
                折舊費用=生產數量 × ──────────────
                                                      總生產數量     

四、折舊估計變動

   (一) 估計變動

         包含折舊方法、耐用年限,以及殘值的改變等,均不溯及既往。

   (二) 無論何時公佈,均假設期初發生。

                                               期初帳面價值-新殘值
   (三) 估計變動後當年折舊費用=────────────────
                                                     剩餘耐用年限 

資產交換

會計準則 具商業實質 不具商業實質
企業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以
公允價值衡量,並認列資產交換
損益。
若交易缺乏商業實質,或換入資產及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
均無法可靠衡量者,則換入資產的成本,應以換出資產的
帳面價值衡量,但不認列資產交換損益。
公允價值之認定 具商業實質

1.僅能可靠決定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時,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為換入資產成本。

2.僅能可靠決定換入資產公允價值時,以換入資產公允價值衡量其成本。

3.換出與換入資產公允價值均能可靠決定時,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衡量換入資產成
   本,但換入資產公允價值較為客觀明確者,應以換入資產公允價值衡量之。

4.換出資產和換入資產不能可靠決定時,改用換出資產帳面價值衡量。

 

● 補充說明

   決定換入資產成本之依據:

   1.換入資產公平市價。

   2.換出資產公平市價。

   3.換出資產帳面價值。

租賃

一、營業租賃

   (一) 會計處理

                     承租人              │           出租人
         ────────────────┼─────────────────
         租金費用        XXX         │現金              XXX
                       現金        XXX │       租金收入         XXX

   (二) 定義

         1.承租人所付租金費用不足以涵蓋承租資產之所有成本。

         2.租約到期後,承租資產之所有權並不移轉給承租人。

         3.租金費用為承租人為取得其對資產之使用權,所支付之使用成本,若承租人不再支付租金,則租
            約終止,承租人與出租人互不相欠,故在營業租賃下,租金≠負債,會計處理只影響資產負債表
            中之流動資產,以及損益表之盈餘金額。

二、資本租賃

   (一) 條件

         1.承租人條件(符合下列之一):

           (1) 租賃期間屆滿時,租賃資產所有權無條件移轉給承租人。

           (2) 承租人享有優惠購入權。

           (3) 租賃期間達租賃開始時剩餘耐用年限 75%以上。

           (4) 租賃起始日最低給付額現值,達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的 90%以上。

         2.出租人條件(除符合上述 4 點外,尚須符合以下所有條件):

           (1) 應收租賃款之收帳性可合理預估。

           (2) 應由出租人負擔的未來成本,無重大不確定性。

   (二) 出租人資本租賃之分類

         銷售型租賃         │    有製造商損益
         ───────────┼────────────
         直接融資型租賃   │    無製造商租賃

   (三) 承租人資本租賃會計處理

         1.租賃資產入帳金額=Min(最低租金給付額之折現值,租賃起始日資產公允價值)
           最低租金給付額之折現值=(每期租金+優惠購入價+保證殘值)之折現值
           折現率=Min(非金融機構最高借款利率,出租人之隱含利率)

         2.租賃資產折舊費用之提列:

  折舊之提列
符合前述「二、資本租賃」,承租人條件第(1)(2)項 估計資產耐用年限 估計殘值
(保證殘值+未保證殘值)
符合前述「二、資本租賃」,承租人條件第(3)(4)項 估計資產租賃年限 保證殘值

         3.租賃期間利息費用之認列:
           利息費用=應付租賃款期初餘額×折現率。
           稅率 ↑,稅後折現率 ↓,利息費用 ↓。

         4.會計處理:

           (1) 會計分錄:

                                                 ┌ 租賃資產          XXX
                承租日(認列租賃資產)
                                                 └        應付租賃款          XXX

                                                 ┌ 應付租賃款       XXX
                年底(認列利息費用)➜    ┤ 利息費用          XXX
                                                 └                現金            XXX

                                                 ┌ 折舊費用          XXX
                年底(認列折舊費用)➜   
                                                 └        累積折舊              XXX

           (2) 損益表:
                折舊費用 XXX
                利息費用 XXX

           (3) 資產負債表:

不動產、廠房及
設備:
        租賃資產 XXX
    -累計折舊 (XXX)
流動資產:
應付利息                                XXX
    一年內到期之應付租賃款   XXX
長期負債:
     應付租賃款                        XXX

 

遞耗資產與無形資產之會計處理

遞耗資產

一、定義

     指天然資源,諸如森林、礦藏等,其價值將隨開採而逐漸耗竭。

二、成本認列

     開採油田為例,若公司開採 4 口油井,每口成本 100 萬,僅一口油井開採成功。

   (一) 全部成本法

         所有成本均資本化➜400 萬資本化。

   (二) 探勘成功法
         探勘成功的成本➜100 萬資本化,探勘失敗的成本➜300 萬費用化。

三、折耗之計算

                                總成本-估計殘值
   (一) 每單位折耗率= ────────────
                                    預計蘊藏量

   (二) 當年折耗=每單位折耗率×本年度開採量

四、會計分錄

     折耗費用          XXX
           累計折耗            XXX

無形資產

一、定義

     資產雖無實質形體,但仍存在下列條件:

   (一) 具有可辨認性。

   (二) 具有未來經濟效益。

   (三) 可被企業控制。

二、認列條件

   (一) 資產之未來經濟效益流入企業之可能性頗高。

   (二) 資產成本得以可靠衡量。

三、取得方式與成本衡量

無形資產取得 資產衡量方式
單獨取得 以成本衡量
政府輔助取得 以公允價值衡量
資產交換取得

1.以公允價值衡量

2.以帳面價值衡量

  (1)該交易缺乏商業實質

  (2)換出與換入資產之公允價值均無法可靠衡量

內部產生

1.內部產生的商譽:不應認列為資產

2.內部產生的無形資產:

  (1)研究階段:一律認列為費用

  (2)發展階段:符合以下條件者,一律認列為無形資產

      A.已達技術可行性,使其可供出售或使用

      B.具充足技術、財務及其他資源,以完成此發展專利計畫

      C.意圖完成,未來得加以出售或使用

      D.有能力出售或使用

      E.支出金額能可靠衡量

      F.未來很可能產生經濟效益

四、攤銷年限

   (一) 非確定耐用年限之無形資產(如商標權)不得攤銷。

   (二) 有耐用年限之無形資產,於耐用年限期間,得以各種減損(折舊)評估方式攤銷。

                      成本-預估殘值
   (三) 攤銷= ────────────
                          耐用年限

五、常考之無形資產項目

     行銷類    商標權      藝術類    著作權

     合約類    特許權      技術類    專利權

   (一) 商譽

         代表企業於事業合併中所取得、由其他資產所產生、難以個別辨認並單獨認列未來經濟效益的資
         產。由於商譽並無確定之耐用年限,故不得攤銷。
         
商譽=公司總價值-(有形及可個別辨認無形資產公允價值-負債總額)

   (二) 開辦費

         企業於籌備設立階段,因設立所發生之必要支出。開辦費本應於企業之存續期間內攤銷,但因企
         業之存續期間難以預期,故開辦費常在短期間內攤銷(如公司發起人報酬、律師及會計師公費、設
         立登記規費、發起人會議或創立會之費用及其他與公司設立直接有關的支出)。

    ◎ 依據 91 年修訂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十九號「創業期間會計處理準則」第七條:開辦費應於發生
       時認列為當期費用,不得遞延攤銷之。最新之國際會計準則 IFRS 亦有相同之規範。故在財務上,
       開辦費已不再屬於無形資產。

   (三) 不得認列之項目

         內部產生之品牌、報章雜誌刊頭、出版品名稱以及其他類似項目之支出,無法與企業發展成本進
         行區分,因此不得認列為無形資產。

    ◎ 外界對該公司之讚賞與評價,只能算是為公司口碑創造加分效果,不得將此認列為無形資產。

   (四) 商標權

         1.期限:
           目前我國之商標權專用期間為十年,自註冊日起算,期滿得延長,仍為十年。

         2.會計處理:
           商標權之法定年限期滿,無須花費金額重大之成本,即可續延年限,故應歸類為非確定耐用年
           限之無形資產不攤銷,但應每年進行減損測試。

 

 

 

 

 

金融銀行考試資訊》

公股銀行招考一覽銀行完整考古題下載

金融基測FIT考訊FIT考古題下載 (銀行能力檢定測驗)

金融證照考試一覽證照考古題下載

優惠資訊》

立即線上諮詢/來班來電洽詢

拚國考免出門,LINE免費線上諮詢還能領3大好禮

看好了!雲端函授課程陪你防疫搶高薪,7大高效學習優勢

加入全國分班LINE@迅速掌握最新考訊及各地優惠資訊

加入FB粉絲團》金融銀行專業教室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