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基本概念-3

作者:姍姍劉

教育的基本概念-3

教育的規準


教育的必要與可能

一、教育的必要性
人類的潛能需要仰賴有經驗的長者幫助他成長,這種依賴性使教育成為必要。
二、教育的可能性
(一)幼稚期長:教育的可能性。
(二)可塑性—使教育成為可能。
(三)依賴性—使教育成為必要。
(四)人類可學習符號,操作符號,發明符號:卡西爾(Cassirer)。

教育與反教育引例

一、教與學的過程或結果,貽害本人或人群,即為反教育。
二、有真、假,可核証與認知:有教育意義。
 三角型的內角和是二個直角和。
三、形而上的玄思,難辨真假:與教育無關的活動,非教育。學習前後,亦未發生轉變。
 祖墳面積與後代子孫福禍有關。
四、玄思當真理:反教育。違背教育理念與教育精神的活動,學習後形成負面的影響。
五、顛倒是非,以假亂真的教學—反認知,反教育。
 臺北是臺灣島的最南端城市。

教育的規準

一、杜威:以經驗的「繼續性」與「互動性」,兩個規準來界定經驗的教育或反教育。
二、皮德思在《倫理學與教育》一書中提出教育的三規準:認知、價值、自願
(一)合價值性
1.符合一切正向發展的活動。
2.有助個人潛能開展或知識道德之增進的一切內容。
3.教育價值應以「內在目的為重」成為「人」。
4.特別注重一切價值的核心價值:道德價值。
(二)合認知性
1.注重原理原則的了解與觀察,求真求實。
2.生活中可活用的知識。
3.有系統有組織的真知。
4.具有驗証性與否證性。
5.皮德思的認知教育三特性
(1)    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2)    內在的改變,視野的提升。
(3)    博雅精神,培養通觀能力為志。
(三)合自願性
1.重視受教者的動機、意願、興趣、能力。
2.符合身心發展、自由意志的

廣義的教育與狹義的教育

一、狹義:學校教育。
二、廣義:學校、家庭、社會有形無形的教育作用。即非正式教育。
三、正式教育、正規教育、學校教育:有特定的場所(學校)、特定的受教者(學生)、專門的施教者(教師)、特定的目的與特定的教育內容。即是有計畫的教育。
四、非正規教育:正式教育外,有組織的教育活動,針對特殊對象的學習需求而設計的教育活動。如:社會教育、社區大學、家庭教育、補習教育、職訓或進修。
五、非正式教育:廣大社會對個人有正面價值的影響力、大自然對個人有正面價值的影響力。
六、範圍比較:非正式>非正規>正式教育。
七、發展順序:非正式>非正規>正式教育。
八、教育活動的三個基本條件
(一)有施教者與受教者。
(二)雙方有交互作用的存在。
(三)達成行為良好的改變。

教育的口號與隱喻

一、教育的口號
(一)教育口號的涵意
教育口號不是著重在替教育下清晰的定義,而是在人心喚醒或情緒的激發。
(二)教育口號的功能:情緒意義甚濃。
二、教育的隱喻:用他物譬喻教育,非教育本義
(一)教育隱喻的涵義:以具體比喻抽象。
(二)教育隱喻的功能:潛移默化功能強、效果要好。
(三)幾種教育隱喻
1.接生的隱喻:蘇格拉底(Socrates)。
2.塑造的隱喻:經驗主義、行為主義(無論本質如何,可塑造成同一物)。
3.雕刻的隱喻:理性主義、個別差異,因材施教。
4.生長的隱喻:自然主義。教育即生長,將受教者當成有生命的學習主題。盧梭、福祿貝爾、杜威等主張。
5.生態的隱喻:黃乃熒老師在其「隱喻的意義及其在學校行政問題解決的應用」文章裡有提到,生態隱喻的概念係指要注重每個人之間交織而成的依賴網路,尋找個人和集體目標間的平衡。
6.教師的隱喻:「教師即陌生人」隱喻為美國當代教育哲學家格林(M. Greene)1973《教師即陌生人:當代教育哲思》(Teacher as Strange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or the Modern Age)中所提出,其主張教師須透過哲思來釐清自我意識,且應如返鄉遊子般,以嶄新的視野來覺察生活中的每一天,同時透過教育的歷程,也讓學生能自我覺察、自我選擇、自我實現,進而提升自我意識。

教育學的發展

一、演進
(一)教育學的發展: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以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之發表,以及《科學的教育學》觀念的提出,作為教育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二)赫爾巴特的教育學,建立在「倫理學」與「心理學」的基礎。以倫理學決定教育的目的;以心理學發展教育的方法。
二、內容
(一)教育本質理論:分析教育的存在、目的、理想。
(二)教育方法理論:探討教育的方法、材料。
(三)教育機構理論:研究教育理論與行動的場所與組織。
(四)人格教育理論:人格意義、內涵、完美人格教育的理想。
(五)教育科學理論:論證教育現象的詮釋、研究方法、科學方法。
(六)教育改革理論:教育問題的反省。
三、發展模式
(一)教育本位模式:強調教育是獨立的一門科學,且明確的研究對象、自己的研究方法,系統的理論內涵與獨特的科學性德國教育學。
(二)科際整合模式:是門應用科學,借用不同領域的觀點來發展教育,範圍相當廣泛美國教育學。
(三)綜合發展模式:兼具二者的特性日本教育學。
3.    有關教育哲學學科之敘述,何者有誤? (A)教育哲學是以教育觀點反省哲學上根本的假定、概念與原理的學科 (B)教育哲學是詮釋教育意義、價值與本質的學科 (C)教育哲學是解決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間矛盾的學問 (D)教育哲學是教育學理論基礎學科之一。    A


教育的目的


教育目的與教育宗旨

一、宗旨、目的與目標(宗旨>目的>目標)
(一)宗旨:國家的最高理想,層級最高。
(二)目的:介於宗旨與目標之間,以具體的目標落實抽象的理想(宗旨),次級的。
(三)目標:一科目或一堂課所欲達到的標準,最基層的。
(四)三者的比較
二、意義:預定的理想或準據。
三、「教育無目的說」之澄清:教育即生長,本身就是目的,無外加的、人為的目的。非反對教育有目的(杜威)。

西洋教育目的的發展:以文藝復興為劃分點

一、希臘時期:文雅。
二、羅馬時期:實用。
三、中世紀的:宗教。
四、文藝復興時期:人文。
五、近代的教育目的
(一)唯實主義的教育目的:孟泰因、培根(F. Bacon)。
1.人本唯實:重古典。
2.社會唯實:重實用。
3.感覺唯實:以感官與外界接觸,獲得經驗知能。
(二)自然主義的教育目的:返回自然,盧梭、斐斯塔洛濟、福祿貝爾、蒙特梭利。
(三)國家主義的教育目的:斐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告德意志國民書。
(四)生活預備的教育目的:史賓塞(H. Spencer),完全生活做預備。
六、現代的教育目的
(一)公民的教育目的:德.凱因斯泰納奈(G.Kerschensteiner)
1.對國家及國家的任務,有相當的認識及了解。
2.具有公民道德,愛國、忠誠、勤儉、忍耐。
3.具有優越的經濟與職業能力。
4.方法:透過團體的勞動作業訓練公民的道德。
(二)民主的教育目的:美.杜威
1.強調「個人創造力」,也重視培養「社會的興趣」。
2.調合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教育目的的矛盾與對立。
(三)現代化的教育目的:經濟發展為重要指標。

初等、中等的教育目標

一、初等教育
(一)現行學制下的初等教育—培養基本能力:參與社會生活、個人繼續發展。
(二)國民教育與義務教育:初等教育不等於義務教育(解釋的角度不同)。
1.義務教育四特性: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強迫性
(1)    義務教育階段的國民,每一個人均需就學:強迫性。
(2)    義務教育以培養健全國民為主要目的。
(3)    義務教育應為免費。
(4)    父母、政府、社會,均有義務保障義務教育階段的國民,接受教育的權利。
2.國民教育一詞:由法國•拉•沙羅臺(C.de Chalotais)首先使用
(1)    基本精神在於「均等」。
(2)    國民教育不等於基本教育。
(三)我國初等教育的目標
1.可由相關法令來說明:
(1)    憲法158條之規定(終極目標)。
(2)    教育基本法第2條規定(民88)。
(3)    國民教育法第1條之規定(民68•中級目標)。
(4)    九年一貫的十大能力指標。
2.我國國民教育的目的:
(1)    陶融民族精神。
(2)    充實生活基本知能。
(3)    特重生活教育。
(4)    試探學生個性(統整到試探)。
(5)    實施職業陶冶。
(6)    提供升學輔導。
3.民主社會中小學所應具有的教育功能:
(1)    政治社會化(法治概念的形成)。
(2)    社會價值的傳遞(共同文化的傳遞、多元文化觀)。
(3)    社會角色選擇(個人社會地位、生涯規劃)。
(4)    保護照顧(安全與服務)。
(四)初等教育與國民教育的比較
二、中等教育
(一)學制方面
1.擔負承先啟後的角色與任務,為學生後續的高等教育而預備。
2.具有終結教育的角色與任務。
(二)個人方面
1.負有青年升學、就業及生活預備的角色與任務。
2.具有試探功能,作為輔導學生分化發展及適應兒差異的依據。
(三)中等教育的特性
1.完成教育與升學準備的雙重性。
2.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雙重性。
3.初等教育的繼續完成與知性教育的引入。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