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筆查詢結果
教育的基本概念-3
公幼教保員|
8/25/2017
教育的規準
教育的必要與可能
一、教育的必要性
人類的潛能需要仰賴有經驗的長者幫助他成長,這種依賴性使教育成為必要。
二、教育的可能性
(一)幼稚期長:教育的可能性。
(二)可塑性—使教育成為可能。
(三)依賴性—使教育成為必要。
(四)人類可學習符號,操作符號,發明符號:卡西爾(Cassirer)。
教育與反教育引例
一、教與學的過程或結果,貽害本人或人群,即為反教育。
二、有真、假,可核証與認知:有教育意義。
三角型的內角和是二個直角和。
三、形而上的玄思,難辨真假:與教育無關的活動,非教育。學習前後,亦未發生轉變。
祖墳面積與後代子孫福禍有關。
四、玄思當真理:反教育。違背教育理念與教育精神的活動,學習後形成負面的影響。
五、顛倒是非,以假亂真的教學—反認知,反教育。
臺北是臺灣島的最南端城市。
教育的規準
一、杜威:以經驗的「繼續性」與「互動性」,兩個規準來界定經驗的教育或反教育。
二、皮德思在《倫理學與教育》一書中提出教育的三規準:認知、價值、自願
(一)合價值性...
知識
教育的基本概念-2
公幼教保員|
8/25/2017
教育的本質:以「人」為中心
壹、非工具性的形上觀點
一、人為萬物之靈。
二、引導人類善性發展:教育的本質先天存在,可以引導人類善性發展《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md...
知識
教育的基本概念-1
公幼教保員|
8/25/2017
教育的意義
字源義
一、中文
(一)起源
1.中國傳統重「教導」,以「品德教育」為主要目的。
2.「教」「育」二字連用,最早見於《尚書.堯典》,但無教育意義。
3.「教育」,一詞合併最早出現在《孟子.盡心篇》;正式運用,『...
知識
勞動法與社會法 (三) - 民法
一般警察特考|
8/12/2024
民法
三、勞動契約終止後之雇主義務
(一) 給與求職時日:
雇主依第十一條或第十三條但書規定終止勞動契約者,勞工於接到預告後,為另謀工作得於工作
時間請假外出,其請假時數每星期不得超過二日之工作時間,且請...
知識
勞動法與社會法 (二) - 民法
一般警察特考|
8/12/2024
民法
二、勞動契約之終止
(一) 雇主單方之意思表示:
1.因不可歸責於勞工之事由:
(1)雇主因不可歸責於勞工之事由而擬終止勞動契約時,應經預告。所謂「不可歸責於勞工之事
由」如下...
知識
勞動法與社會法 (一) - 民法
一般警察特考|
8/9/2024
民法
勞動基準法
概說
一、意義與地位
(一) 意義:
勞動基準法是規範勞動條件最低標準之法律。其目的是在保障勞工權益,加強勞雇關係,促進社會
與經濟發展。雇主與勞工所訂勞動條件,不得低於勞動...
知識
高普考科目刪減對照表(113新制)
高普初、地特|
8/9/2024
高普考近年進行多項考試制度變革,112年起高普考修正普通科目,國文科目刪除公文,調整普通科目與專業科目占比。113年起刪減專業科目數量,以「高考減列1~2科、普考減列1科」為原則。
...
知識
消費者保護法 (三) - 民法
一般警察特考|
8/9/2024
民法
(三) 分期付款:
1.意義:
指買賣契約約定消費者支付頭期款,餘款分期支付,而企業經營者於收受頭期款時,交付標的物
予消費者之交易型態。例如:電視強力播送之零利率汽車分期購買之廣告...
知識
消費者保護法 (二) - 民法
一般警察特考|
8/8/2024
民法
四、特種買賣
(一) 通訊或訪問交易:
1.意義:
(1)通訊交易:
指企業經營者以廣播、電視、電話、傳真、型錄、報紙、雜誌、網際網路、傳單或其他類似之
方...
知識
消費者保護法 (一) - 民法
一般警察特考|
8/6/2024
民法
消費者保護法
概說
現行消費者保護法是民國 83 年 1 月三讀通過並送請總統於同日公布施行,自民國 83 年 1 月起發生效
力。歷經多次修正,最近一次為民國 104 年 12 月修正。
重要規定
...
知識
財經相關法律 (六) - 民法
一般警察特考|
8/5/2024
民法
六、同意公開發表之推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推定著作人同意公開發表其著作:
(一) 著作人將其尚未公開發表著作之著作財產權讓與他人或授權他人利用時,因著作財產權之行使或利
用而公開發表者。
(二)...
知識
財經相關法律 (五) - 民法
一般警察特考|
8/2/2024
民法
著作權法
重要規定
一、主管機關
著作權法主管機關為經濟部。著作權業務,由經濟部指定專責機關辦理。(著作權法第 2 條)
二、名詞定義
依著作權法第 3 條規定:
(一) 著作:
...
知識
第 13 至 15 筆, 共 15 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