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效果

作者:林三元

避險效果

避險效果

一、避險績效之影響因素

利用期貨與現貨價格間存在同向變動的關係,並藉由一買一賣構成避險投資組合(以基差風險取代價格風險)。換言之,基差之變化,決定避險效果的優劣,而下列因素更直接影響基差之變化:
(一)期貨標的物之相關性
標的物相關性越高,避險績效越好。
(二)到期月份:
期貨交易之到期月份,係由交易人自行選擇。若交易月份選擇不當,則很可能影響期貨之流通性,除此之外更可能因為換約而增加交易成本,進而影響避險績效。
(三)期貨操作之方向(多頭或空頭)
操作方向影響基差變動,而基差變動又決定避險績效。

二、完全避險

(一)定義
避險操作能完全消除現貨部位的價格風險,以「基差不變」為必備條件,亦即期貨與現貨兩條價格曲線間,等距平行,也就是基差為一固定值。
(二)無法達到完全避險效果之原因
1.期貨與現貨價格不完全相關。
2.基差變動不確定。
3.期貨交易規模已標準化,難以與現貨之質量相配合。
4.期貨交割日,與現貨價格風險消除日非同一天。

三、靜態避險V.S.動態避險

(一)靜態避險
持有至到期日而不調整避險比例之策略。
(二)動態避險
在避險期間密切留意市場動態與避險組合之市值,隨時調整期貨數量。

最適避險比例之迴歸分析模式

一、迴歸分析

統計學的一環,主要探討二個或二個以上變數間之影響關係。對於現貨與期貨這兩個變數,即可用線性迴歸方程式進行分析:
y=a+bx+ε,a、b為迴歸係數,ε為誤差項將現貨價格變動幅度△S,與期貨價格變動幅度△F,分別帶入應變數與自變數y、x中:
△S=a+b△F+ε

二、最小避險比例

迴歸式△S=a+b△F+ε中,b即為最小風險比例。

三、避險績效

以判定係數(R2)來檢視
判定係數(R2)=迴歸變異/總變異=1-不可解釋之變異/總變異=1- 
其中:
(一)Var(ΔS)=Var(a+bF)+Var(ε)總變異=迴歸變異+不可解釋之變異。
(二)0<R2<1,且誤差變異數Var(ε)即為「基差風險」。


各類期貨交易避險


一、商品期貨避險

(一)判斷應採取何種策略(多頭避險或空頭避險)。
(二)依據多弱空強原則,估算避險後之損益。
(三)期貨損益計算:
有效售價=平倉時現貨出售價格 ■(+期貨部位獲利@-期貨部位損失)
淨進貨成本=平倉時現貨買入價格 ■(+期貨部位損失@-期貨部位獲利)

二、外匯期貨避險

有效匯率之計算
(一)有效買進匯率,等同於商品期貨之淨進貨成本:
有效買進匯率=平倉時即期匯率 ■(+期貨部位損失@-期貨部位獲利)
(二)有效賣出匯率,等同於商品期貨之淨銷售價格:
有效賣出匯率=平倉時即期匯率 ■(+期貨部位獲利@-期貨部位損失)

三、利率期貨避險

(一)有效融資利率,等同於商品期貨之淨成本
有效融資利率=平倉時利率 ■(+期貨部位損失@-期貨部位獲利)
(二)淨發行價格,即淨募集價格,等同於商品期貨之淨售價
淨發行價格=平倉時公司債發行價格 ■(+期貨部位獲利@-期貨部位損失)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