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心理與行為 (一) -行銷學概說
作者:陳偉隆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觀光心理與行為 (一)-行銷學概說
行銷學概說
一、行銷(marketing)與銷售(sales)
     「行銷」是透過交易活動滿足「交易雙方」的需求與欲望。由規劃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開始,再運用
     定價、通路、推廣與交易過程,滿足顧客的需求及企業目標。
     「銷售」則是假設顧客購買產品的意念是被動的,因此必須重視銷售技巧及促銷方法才能成功的將產
     品銷售出去。在交易過程中偏重於賣方目的的達成,也就是以「賣出東西」為主要目的,不一定真正
     符合買方的需求,所以銷售只是行銷活動中之一部分。
二、市場的導向
     一家企業常常會有其核心的作業,這種核心的作業影響整個企業流程及組織的設計,我們稱之為市場
     的導向。
1. 生產導向(production oriented):
         最古老的市場導向是生產導向,當然現代仍有其價值。這種導向假設消費者喜好購買便利且便宜的
         商品,因此廠商將注意力放在生產上。舉例來說,販售低價短襪的廠商,大概會認為消費者並不在
         意品質有沒有好一點,花樣有沒有多一點,反正低價短襪不是黑的就是白的,此時的生產重點在於
         如何提昇生產效率,如何將成本降低。
2. 產品導向(product oriented):
         產品導向的廠商相信消費者最重視的是產品內容,他們相信只要有好的產品,自然就會有消費者要
         買。舉例來說,如果你開發了一款功能新奇的手機,自然可以受到那些科技狂熱者的注意。
         當然,這種導向有其必然的危機,那就是忘了消費者的需求,而顧影自憐。假設你做出了全世界唯
         一一台帶上太空也可以正常運作的手機,雖然很了不起,但是會有人買嗎?這種忘了消費者的經營
         模式,我們稱之為行銷短視症。
3. 銷售導向(sales oriented):
         銷售導向認為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只有不會賣房子的人。銷售導向認為消費者會買的唯一理由,
         是你賣得好。這種導向假設消費者對購買都有惰性或抗拒,因此必須加以哄騙。
4. 行銷導向(marketing oriented):
        (1) 行銷導向認為,組織目標的關鍵在於如何決定目標市場的需要與欲望。在行銷導向的公司裡,
             我們談論:目標市場、顧客需要、整合式行銷、獲利力等四大要項。
        (2) 銷售導向與行銷導向最常拿來比較。簡而言之,我們說銷售是以推的方向給消費者,行銷是以
             拉的方向讓消費者自己想要。行銷導向的策略是以市場調查為生產依據、以行銷組合為考慮重
             點;銷售量的增加是來自消費者的滿足,強調讓顧客買到自己想要的產品及良好的售後服務,
             並認為顧客至上。
                            起點                 重心               手段                        目的 
                              │                    │                    │                           │
                              │                    │                    │                           │
         銷售導向 ⇒    工廠                產品                推銷               透過銷售產生利潤 
                              │                    │                    │                           │
         行銷導向 ⇒    市場             顧客需求          整合行銷         透過顧客滿意產生利潤 
5. 社會行銷導向(societal marketing concept):
        (1) 美國行銷領域中的權威學者柯特勒(Phillip Kotler)將社會行銷(Social Marketing)定義
             為:「運用設計、實行與控制等方法,以促進目標群體接納社會構想、意見或運動為目標的計
             畫」。
        (2) 社會行銷的觀念與企業社會責任有關。社會行銷的重點在於讓企業重視其社會責任,而在企業
             追求社會責任的同時,與消費者產生共鳴及認同感,進而使消費者接受其公司及產品。
        (3) 公司營利行為須為顧客和社會的長期利益著想。假如麥當勞漢堡賣很好,卻導致社會大眾產生
             麥當勞害我們過胖的印象,這絕非一件好事。因此,企業追求永續經營,應該注意到社會行銷
             的精神─追求企業、顧客及社會的三方利益同時實現。
三、行銷 4P 與 4C
| 4P | 4C | 
| 
			 4P 是行銷上面最基本的四個因素 包括: • 產品(Product) • 通路(Place) • 價格(Price) • 銷售促進(Promotion)  | 
			
			 4C 是 4 個與消費者相關的屬性 包括: • 消費者需求(Customer needs) • 便利(Convenience) • 成本(Cost) • 溝通(Communication)  | 
		
| 
			 4P 與 4C 可以互相對應: 產品用以滿足消費者需求,通路用以提供便利,價格就是消費者的成本,促銷就是與消費者溝通。  | 
		|
四、行銷規劃程序
行銷規劃的程序與其他規劃沒有太多不同,包括:
1. 分析機會。
2. 研究與選擇目標市場。
3. 設計行銷策略。
4. 規劃行銷方案。
5. 組織、執行與控制。
五、目標市場行銷的做法
| 差異化行銷(dif ferentiated marketing) | 
| 選擇兩個以上的市場區隔,強調人們需求的差異性。針對每種市場分別設計不同產品與行銷計畫。例如可口可樂早 期只有一種口味,採無差異行銷;近年改採差異化行銷,因應市場區隔需要而推出香草、零熱量等口味。  | 
		
| 無差異行銷(Undif ferentiated Marketing) | 
| 將整體社會視為單一市場,強調人們需求的共同性。公司對整個大眾市場只提供一種標準化的商品或服務,以單一 行銷組合策略滿足整個市場。早期美國可口可樂公司便是最顯著的例子。  | 
		
| 集中行銷∕利基行銷(concentrated marketing / niche marketing) | 
| 當廠商的資源有限,僅選擇一個具獨特屬性之市場區隔,或其他廠商看不上眼的次要市場-即為利基市場,針對此 一市場設計具吸引力之產品與行銷計畫,集中全力經營以保障鞏固公司利基。  | 
		
| 個人行銷∕一對一行銷(personalized marketing) | 
| 此為市場區隔化行銷的最終層次。針對市場客戶層之個人需求,提供客制化的產品與服務。比如為女性顧客量身打 造的漸進調整式馬甲,或是 Yahoo! 奇摩提供的個人部落格服務(可自行選擇或設計部落格樣式)等即是最顯著的 例子。若讓顧客參與設計、研發,即由客製化提升為顧客化。  | 
		
| 暫無討論 | 
							
							
							
							
百科問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