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成本理論(三)

作者:蘇文

經濟學-成本理論(三)

長期總成本(Long-run Total Cost,LTC)

長期總成本指的是廠商從事生產所支付的成本總額;長期總成本為短期總成本的「包絡曲線」。
一、包絡曲線Envelop Curve
長期而言,沒有固定成本,連資本K,也可以改變,亦即全部的成本都是變動成本。生產者的目標是要找出生產成本最低的成本曲線,即找出最好的勞動與資本組合。
二、常見的LAC型態
(一)圓鋸齒狀
廠商在轉換生產規模時,具有轉換的交易成本,在尚未找到適當的新規模前,廠商會將就原有規模,使LAC呈圓鋸齒狀。
(二)U型
當轉換規模不需要交易成本時,廠商會在長期時選擇使其在「特定產量下的成本最低點」,亦LAC線上的點皆符合邊際生產力均等法則,此時LAC為SAC曲線之包絡線。
(三)水平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可以看到水平的LAC,即SAC皆以最低點與LAC相切,此時處於設備利用率最佳狀態,沒有唯一的最適規模,任何產量都展現出最適規模效率,此時為固定規模報酬的生產。
(四)具最小有效規模(Minimum Efficient Scale,MES)
長期平均成本線最低點的產量,亦即,經濟行為未超過最低產量根本不可能存在於市場,此即存在最小效率規模;最小效率規模意指:其他情況不變,為使原有廠商存活於市場,或新的廠商得以進入市場的最小規模。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