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憲判字系列】113年憲判字第9號︱立法...
公職考試|2024/11/20
-
高普考科目刪減對照表(113新制)
高普初、地特|2024/08/09
-
公務員口試有哪些?
高普初、地特|2024/03/20
-
公務人員-─-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轉任篇
高普初、地特|2024/01/26
-
公務人員-─-辭職再任人員篇
高普初、地特|2024/01/25
公共政策 (一)
作者:黃彥勳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公共政策 (一)
壹、公共政策
一、定義
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用來解決公共問題的方法。以下列舉幾位學者的界定:
(一) 戴伊 (T. R. Dye)
公共政策是政府選擇作為或不作為的任何行為。
(二) 伊斯頓 (D. Easton)
公共政策是政府對社會價值從事權威性分配的行為。
(三) 安德森 (Anderson)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機關或人員,為處理一項問題,所採取的有目的行動方案。
(四) 鍾斯 (C. O. Jones)
公共政策可分為「問題進入政府」、「政府的行動」、「政府對付問題」、「政策對政府的影響」、「解決問題或改變」五個階段。
二、研究的起源
1951 年,政策科學之父拉斯威爾 (Lasswell) 與賴納 (Lerner) 合著《政策科學:範圍與方法的最近發展》一書,開啟了政策科學運動,促使公共政策演進成一門系統化的學科。
三、研究之目的
吳定認為,研究公共政策的目的有:
(一) 順應世界各國的潮流。
(二) 提高決策品質、行政績效與國家競爭力。
(三) 解決 3E 危機 ( 環境 (Environment)、能源 (Energy) 及經濟 (Economy) 危機 )。
(四) 成為有效政府應具備的 5R 特性
1. 回應性 (Responsiveness)
對民眾需求要有回應。
2. 代表性 (Representation)
政府作為需能代表全體民眾的利益。
3. 可靠性 (Reliablilty)
政府作為需能獲得人民信賴。
4. 責任性 (Responsibility)
政府需對自己的所有作為負責。
5. 務實性 (Realism)
政府需從實際面作為,以解決問題為目的。
四、運作階段
公共政策的運作過程可以區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政策問題界定(問題形成階段)→ 政策規劃 → 政策合法化 → 政策執行 → 政策評估
五、類型
零和賽局 非零和賽局
重分配 分配
管制 自我管制
學者羅威 (Lowi) 與沙力斯伯瑞 (R. Salisbury) 將公共政策的類型分為:
分配性政策
賽局類別:非零和賽局
定義:政府分配利益予某標的團體
舉例:社會福利政策
重分配性政策
賽局類別:零和賽局
定義:將某標人口的利益或成本轉移給另一標人口享受或承擔。
舉例:採累進稅率的綜合所得稅、全民健保
管制性政策
賽局類別:零和賽局
定義:政府設立特定之原則或規範,來管制特定標的人口之活動。
舉例:環保政策、出入境管制
自我管制性政策
賽局類別:非零和賽局
定義:政府對某標的團體之活動方式,僅設立原則性規範,而要求其對細節進行自我管制。
舉例:大學自治
補充
零和賽局 (zero-sum games)
在參與各方的競爭下,各方的收益和損失加總值永遠等於「零」。亦即「任一方的收益必然造成另一方的損失」。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而是想盡辦法「損人利己」。「剪刀石頭布」就是標準的零和賽局。
非零和賽局 (non-zero-sum games)
在參與各方的競爭下,各方的收益和損失加總值不等於「零」。損害他人與自身獲利不存在對等關係。故雙方存在「雙贏」的合作可能。
貳、公共問題
一、發生原因
(一) 市場失靈
受某些外在因素的影響,使市場在自由運作下無法達到應有效率。常見引起市場失靈的因素有:
1. 自然獨占 (natural monopoly)
某產業因生產的「規模經濟」特別顯著,以致自然形成之壟斷。
2. 外部性 (externality)
當一個經濟個體行為的負面結果透過非市場因素而影響到其他人,且受影響者無法透過市場向施害者求償。如工廠排放污水影響下游養殖業。
3. 公共財問題 (public goods)
由於公共財有以下特性,使民間企業不願或無能力提供,而需由政府介入解決:
(1) 無法排他性
指無法禁止他人享受該財貨。
(2) 非對立性
財貨可讓多人共用而效用不會減少。
(3) 擁擠性
當財貨的消費者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後,會造成其它消費者的不便,例如上下班時段的公路擁塞現象。
4. 資訊不對稱性 (information asymmetry)
消費者因資訊或專業之不足,而無法與生產者在市場上立於公平合理之地位。
(二) 政府失靈 (government failure)
當市場失靈時,政府雖可介入干預,但受限於代議政治本身之缺陷、政府官員與民代之私心、利益團體介入等因素,實際上往往未能帶來理想效果,甚至引發更多問題,此即稱「政府失靈」。
補充
代議政治常見問題
一、滾木立法 (log- rolling legislation)
立法人員在表決法案時相互交換利益,以協助對方法案通過為代價,來換取己方法案的通過。
二、肉桶立法 (pork-barrel legislation)
立法人員各自提出有利於獲取選票的議案,透過附加在大型的共同計畫中,並在各地民意代表相互支持下,獲得通過。
二、政府面對公共問題的態度
(一) 遏阻發生
當問題發生時,就設法動員社會上支持該機關的力量,把問題壓抑下去。
(二) 任其發生
在公共問題出現時,政府立場此時可說是消極的,因政策是非曲直在此時尚不明顯,無法作成決策,再者政府決策時總希望決策能獲全民支持,因此在情勢尚不明瞭時並不決策,而任其發生。
(三) 鼓勵發生
政府會協助民眾界定問題,但只扮演旁觀的協助者角色。
(四) 促其發生
政府面對公共問題最積極的態度。極力主導公共政策運作的過程。
公職考試資料下載》
缺額最多公職考試,錄取率逐年提升 高普考資料索取
非警校生也能考,薪水穩定破5萬 一般警察特考資料索取
考試門檻低,起薪上看4萬4 鐵路特考資料索取
更多考試資訊》
優惠資訊》
暫無討論 |
百科問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