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權利與義務 (五) - 憲法

作者:洪正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人民之權利與義務 (五) - 憲法

憲法

 

三、行政上受益權

     憲法第 16 條規定,人民有請願訴願之權。

   (一) 請願權

         請願事項包括國家政策、公共利益或人民權益之維護。主管行政機關或職權所屬之民意機關為請願
         受理機關,但不包括
司法機關。惟請願事項不得牴觸憲法或干預審判。(請願法第 2~3 條)

   (二) 訴願權

         1. 訴願事項:

            (1) 認為違法或不當之行政處分(訴願法第 1 條):

                 A. 人民對於中央或地方機關之行政處分,認為違法或不當,致損害其權利或利益者,得依本
                    法提起訴願。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B. 各級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公法人對上級監督機關之行政處分,認為違法或不當,致損害其
                    權利或利益者,亦同。

            (2) 對申請案件應作為而不作為(訴願法第 2 條):

                 A.人民因中央或地方機關對其依法申請之案件,於法定期間內應作為而不作為,認為損害其
                    權利或利益者,亦得提起訴願。

                 B.前項期間,法令未規定者,自機關受理申請之日起為二個月。

         2. 訴願管轄:

            訴願之管轄如下:

            (1) 不服鄉(鎮、市)公所之行政處分者,向縣(市)政府提起訴願。

            (2) 不服縣(市)政府所屬各級機關之行政處分者,向縣(市)政府提起訴願。

            (3) 不服縣(市)政府之行政處分者,向中央主管部、會、行、處、局、署提起訴願。

            (4) 不服直轄市政府所屬各級機關之行政處分者,向直轄市政府提起訴願。

            (5) 不服直轄市政府之行政處分者,向中央主管部、會、行、處、局、署提起訴願。

            (6) 不服中央各部、會、行、處、局、署所屬機關之行政處分者,向各部、會、行、處、局、署
                 提起訴願。

            (7) 不服中央各部、會、行、處、局、署之行政處分者,向主管院提起訴願。

            (8) 不服中央各院之行政處分者,向原院提起訴願。(訴願法第 4 條)

         3. 訴願前置主義:

            行政訴訟中的撤銷訴訟及課予義務訴訟,須先經訴願程序終結後,始得向行政法院提出。
           (行政訴訟法第 4、5 條)

釋字第 382 號  限制學生對學校所為之處分提起爭訟之判例違憲?〔違憲〕
理由書 
(節錄)
是各級公私立學校依有關學籍規則或懲處規定,對學生所為退學或類此之處分行為,足以改變其
學生身分
損害其受教育之機會,此種處分行為應為訴願法及行政訴訟法上之行政處分,並已對
人民憲法上受教育之權利有重大影響。人民因學生身分受學校之處分,得否提起行政爭訟,應就
其處分內容分別論斷。如學生所受處分係為維持學校秩序、實現教育目的所必要,且
未侵害其受
教育之權利者(例如記過、申誡等處分),除循學校內部申訴途徑謀求救濟外,尚無許其提起行
政爭訟之餘地。反之,如學生所受者為退學或類此之處分,則其受教育之權利既已受侵害,自應
許其於用盡校內申訴途徑後,依法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釋字第 684 號  大學所為非屬退學或類此之處分,主張權利受侵害之學生得否提起行政爭訟?〔違憲〕
理由書
(節錄)
本院釋字第三八二號解釋就人民因學生身分受學校之處分得否提起行政爭訟之問題,認為應就其
處分內容分別論斷,凡依有關學籍規則或懲處規定,對學生所為
退學類此處分行為,足以改
變其學生身分及損害其受教育之機會時,因已對人民憲法上受教育之權利有重大影響,即應為訴
願法及行政訴訟法上之行政處分,而
提起行政爭訟。至於學生所受處分係為維持學校秩序、實
現教育目的所必要,且未侵害其受教育之權利者(例如記過、申誡等處分),則除循學校內部申
訴途徑謀求救濟外,尚無許其提起行政爭訟之餘地。惟大學為實現研究學術及培育人才之教育目
的或維持學校秩序,對學生所為行政處分或其他公權力措施,如侵害學生受教育權或其他基本權
利,即使
非屬退學類此處分,本於憲法第十六條有權利即有救濟之意旨,仍應許權利受侵害
學生提起行政爭訟,無特別限制之必要。在此範圍內,本院釋字第三八二號解釋應予變更。

 

釋字第 784 號  本院釋字第 382 號解釋有關各級學校學生行政爭訟權之解釋,應否部分變更?〔違憲〕
理由書 
(節錄)
依本院釋字第 382 號解釋(下稱系爭解釋)駁回其訴。聲請人一因認確定終局裁定一,所適用之
系爭解釋,有牴觸憲法第 7 條及第 16 條之疑義,侵害其受憲法保障之訴訟權等基本權利,聲請
解釋暨補充解釋。…憲法第 16 條保障人民訴訟權,係指人民於其權利遭受侵害時,有請求法院
救濟之權利。基於有權利即有救濟之憲法原則,人民
權利受侵害時,必須給予向法院提起訴
,請求依正當法律程序公平審判,以獲及時有效救濟之機會,不得僅因身分之不同,即予剝
奪。…各級學校學生基於學生身分所享之學習權及受教育權,或基於一般人民地位所享之身體自
主權、人格發展權、言論自由、宗教自由或財產權等憲法上權利或其他權利,如因學校之教育或
管理等公權力措施而受不當或違法之侵害,應允許學生提起
行政爭訟,以尋求救濟,不因其學生
身分而有不同。…系爭解釋所稱之處分行為,係包括
行政處分與其他公權力措施。惟學校對學生
所為之公權力措施,縱未侵害學生受教育之權利,亦有侵害前揭其他權利之可能。本於憲法第 16
條保障人民訴訟權之意旨,各級學校學生認其權利因學校之教育或管理等公權力措施而遭受侵害
時,即使非屬退學或類此之處分,亦得按相關措施之性質,依法提起相應之行政爭訟程序以為救
濟,無特別限制之必要。於此範圍內,系爭解釋應予變更。

四、司法上受益權

     憲法第 16 條規定,人民有訴訟之權。意指人民權益遭受損害有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受公平裁判、
     獲得
實質有效保護之權。訴訟種類可分為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等。

釋字第 725 號  大法官解釋宣告法令違憲定期失效者,於期限內原因案件不得據以請求救濟,違憲?〔違憲〕
解釋文 
(節錄)
本院就人民聲請解釋憲法,宣告確定終局裁判所適用之法令於一定期限後失效者,聲請人就聲請
釋憲之原因案件即得據以
請求再審其他救濟,檢察總長亦得據以提起非常上訴;法院不得以該
法令於該期限內仍屬有效為理由駁回。如本院解釋諭知原因案件具體之救濟方法者,依其諭知;
如未諭知,則俟新法令公布、發布生效後
依新法令裁判

五、教育上受益權

   (一) 憲法第 21 條規定:

         人民有受國民教育之權利義務

   (二) 相關條文:

         1. 憲法第 159 條規定,國民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

         2. 憲法第 160 條規定,六歲至十二歲之學齡兒童,一律受基本教育,免納學費。其貧苦者,由政
            府供給書籍。已逾學齡未受基本教育之國民,一律受補習教育,免納學費,其書籍亦由政府供
            給。

         3. 憲法第 163 條規定,國家應注重各地區教育之均衡發展,並推行社會教育,以提高一般國民之
            文化水準,邊遠及貧瘠地區之教育文化經費,由國庫補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業,得由中
            央辦理或補助之。

 

 

 

 

考試資訊》

一般警察特考 行政警察 消防警察

大學生畢業即就業專區》

夢想從校園起航–選對考試類科,一次成功達陣!

線上諮詢》各種考試疑問歡迎詢問

優惠資訊》

【年後轉職薪方向】三民挺你追夢,課程最高優惠8000元

【國考1+1 ‧ 挺你不孤單】函授、面授課程全面85折起

【公職國營一點通 全國行動講座】資深專員線上免費諮詢

加入全國分班LINE@迅速掌握最新考訊及各地優惠訊息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