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理論時期

作者:黃彥勳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傳統理論時期

傳統理論時期 (1900 ~ 1930)

X 理論時期。工業革命之後,工廠大規模集中,為解決勞資糾紛、工人管理、市場競爭、成本控制等問題的產生,發展出很多管理技術。依著眼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四大學派。

傳統理論時期四大學派

1.行政管理學派

2.動態管理學派

3.官僚體系學派

4.科學管理學派

一、科學管理學派

     本派以泰勒 (F. W. Taylor) 為代表。著重於改進基層人員的工作方法,研究如何減低成本、增進效率。代表人物有:

   (一) 泰勒 (F. W. Taylor)

         人稱科學管理之父,是最先提出科學管理構想的人。曾出版《工廠管理》(1903)、《科學管理原則》(1912)等書籍。主要理論有:

         1. 每人每日都有明確的工作。

         2. 為完成工作,須有標準化的工作環境、設備及工具。

         3. 依工人的工作成果決定應得的報酬。

         4. 工作須根據科學化的標準來處理,而非憑藉經驗法則。

         5. 以科學方法來選擇與訓練工人。

         6. 以「合作」為工廠的中心思想。

   (二) 甘特 (Gantt)

         1. 發明甘特圖 ( 工作進度控制表 ),用來管控工作進度。

         2. 設立獎金制度,至今尚是企業激勵員工的重要手段。

   (三) 吉爾布勒斯 (Gilbreth)

         有動作研究之父美喻,研究工人手部操作,提出動素概念。此派的優點在於「生產方法」的明顯改進,但缺點在於過份強調生理,把員工視同機器,忽略了社會、心理因素對生產的影響。

二、行政管理學派 ( 又稱程序學派 )

     本派以法國學者費堯 (Henri Fayol) 為代表,著重在組織中上階層的管理工作,故稱行政管理學派。

   (一) 費堯 (Henri Fayol)

         人稱現代管理學之父,著有《一般管理與工業管理》(1915),以管理組織思想影響行政學之發展,被稱為行政管理學派。主要理論有:

         1. 管理工作 ( 行政 ) 的五大要點 POCCC

             計劃、組織、領導 ( 指揮 )、協調,及考核監督 ( 控制 )。

         2. 組織結構五大原則 OSCAR

            目標、專業化、協調、權威、職責。

         3. 十四條管理原則

             專業分工、權責相當、紀律、命令統一、目標一致、團隊利益為先、員工報酬合理、中央集權、層級節制、秩序、公正客觀、員工任期安定、自動自發、團隊精神。

         4. 管理的內容

             涵蓋「技術、商業、財務、安全、會計、管理」六大類工作。

   (二) 古立克 (L. Gulick) 與尤偉克 (L. Urwick)

         共同編纂《行政科學論文集》(1937)。提出 POSDCORB:計劃、組織、人事、指揮、協調、報告、預算。此派著重在各種原理原則的探討,但未能研究原則之間的關聯,造成原理原則林立現象,而被賽蒙批評為只是一堆無法放 諸四海皆準的「行政諺語」。

三、動態管理學派

     本派以傅麗德 (Follett) 為代表,是最早研究組織中人的心理因素的學者。主要理論有:

   (一) 額外價值 (plus value)

         傅麗德認為,人在群體中,無法不受團隊影響,使人的行動深受團隊的價值情感影響,此即額外價值

   (二) 衝突與調和

         傅麗德認為組織團隊的衝突是必然現象,而解決衝突的方法是整合,而非妥協或命令。

   (三) 協調

         傅麗德認為,管理的核心在協調,而協調的原則有:

         1. 直接:相關人等應直接接觸。

         2. 早期:在衝突初發生即協調的效果最好。

         3. 互惠:協調須以當事人雙方能夠互惠為原則,彼此包容。

         4. 連續:協調必須持續進行。

   (四) 權威的情勢法則

         傅麗德認為,人只有在符合情勢 ( 環境、事實需要 ) 下,才會接受權威。故沒有最後權威存在,一切以「職能合作」為工作的基礎。

四、官僚體系學派 ( 又稱科層體制學派 )

     本派以德國學者韋伯 (Max Weber) 為代表,主要學說在於「官僚制度」的建立。其論點分述如下:

   (一) 權威演進過程

        【傳統】權威 ( 世襲 )  【超人】權威 ( 領袖魅力 )  【合法】權威 ( 法定職權 )

   (二) 理想官僚型模的特色

         韋伯假設,建立在合法合理權威下的理想官僚型模應有下列特色:

         1. 機關組織為一層級節制體系的組織,在此組織之內,上級對下級有絕對命令權,下級對上級則有絕對服從義務。

         2. 組織內業務處理,完全依法辦事,是對事不對人的。

         3. 機關依各人專長進行專業分工,每一工作員的工作範圍及權責皆以法規詳細規定。

         4. 人員的選用應依公開考選的方式為之,並依成績高低決定報酬之多寡;人員的晉升也以工作成績來決定。此即功績管理

         5. 厲行嚴格的獎懲制度,使員工知所鼓勵或警惕,而能以行政目標之達成為首要任務。

   (三) 官僚型模之所以「理想」的理由

         1. 依據層級節制的組織體系,上下之間的關係可以達到指揮自如、命令貫徹,使機關形成一個完整統一的有機體。

         2. 由於法令規章完備,工作方法及人員的權責皆有明確規定,所以不會發生各自為政,或事權不清的毛病。

         3. 機關辦事完全對事不對人,可以破除情面,消除營私舞弊。

         4. 人員之選用皆依專長及能力而決定,可使工作效率提高,並使機關之業務達到高度專業化。

         5. 優厚之待遇及嚴格的獎懲可使員工的工作效率提高。

   (四) 韋伯理論的缺點

         1. 層級節制減弱了上級對下級的影響力,使機關無法有效的發揮功能。

         2. 目標錯置:由於過份重視法令規章,因此組織的運作及人員的工作行為,都必須受到法令限制,使組織和個人的行為趨於僵化,缺乏彈性而無法順應社會之變遷,以及事實之需要。

         3. 專業分工,固能促進工作效率,但專業人員只能適合於一定的工作環境,一旦工作環境改變,這些專業人員不免力不從心,無法適應新環境的要求。

         4. 成員專業化的趨勢,固有助於組織的穩定和維持,但當一個人或組織感到很安全以後,就會失去爭取更完美、更理想的進取精神,致使機關不易進步,是理想官僚型模的最大缺點。

         補充

         傳統理論時期的缺失

         一、把人當機械研究,抹煞人性尊嚴。

         二、對人性的假設失當,認為人僅為高報酬而工作。

         三、僅對組織內部做研究 ( 視組織為封閉系統 ),無視外在環境對組織的影響。

         四、僅對組織做靜態結構規章等研究,忽視成員間互動的影響。

         五、只憑經驗觀察建立的原理原則,無法接受實證的考驗。

         六、過分著重組織的「靜態面」,而忽視組織的動態面。

         七、重視人類行為的「生理層面」,而忽視「心理層面」。

 

 

公職考試資料下載》

缺額最多公職考試,錄取率逐年提升 高普考資料索取

非警校生也能考,薪水穩定破5萬 一般警察特考資料索取

考試門檻低,起薪上看4萬4 鐵路特考資料索取

更多考試資訊》

高普考 一般警察特考 鐵路特考

優惠資訊》

立即線上諮詢/來班來電洽詢

加入全國分班LINE@迅速掌握最新考訊及各地優惠訊息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