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簡介 (八)

作者:洪正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臺灣原住民族簡介 (八)

臺灣原住民族簡介 (八)

 

十四、賽德克族(Seediq/Sediq/Sejiq)

    (一) 核定時間

          民國 97 年行政院核定。

    (二) 族群簡介

          1. 賽德克族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盛行織布與紋面文化,以祖訓 gaya 為生活準則,並重視祖靈的祭祀儀式。目前人口約有 10,645 人(民國 109 年 12 月數據),擁有獨特的生命禮俗和傳統習俗,因崇信超自然信仰 Utux 的生命觀,而延伸出嚴謹的 Gaya/Waya 生活律法系統,並發展出許多特有豐富的文化,如紋面、狩獵、編織、音樂、語言、歌謠與舞蹈。賽德克族視 Sisin 鳥為靈鳥,舉凡打獵、提親都聽 Sisin 鳥的鳴叫聲與行徑方向做決定。在民國 97 年公告認定為臺灣原住民族之一,稱為賽德克族。

          2. 在二十世紀初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賽德克族部落領域被認定為國有土地,加上受到日本警察的歧視,使德克達雅群系的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於昭和 5 年(1930 年)在南投霧社發動震驚國際的抗日事件,歷史上稱為「霧社事件」。霧社事件是賽德克族日治時期最後一次的武裝抗日行動,震驚了日本總督府當局與國際社會,在臺灣歷史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

    (三) 地理分布

          1. 賽德克族的發源地為德鹿灣(Truwan),為現今仁愛鄉春陽溫泉一帶,主要以臺灣中部及東部地域為其活動範圍,約介於北方的泰雅族及南方的布農族之間。其後在不斷的遷徙當中形成兩大聚落,以中央山脈為界線,分出東、西賽德克族。

          2. 東賽德克族散居東部花蓮山區,即今日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卓溪鄉。西賽德克族集中分布於現今南投縣仁愛鄉,以濁水溪上游一帶為腹地並建立七個村十二部落。

    (四) 文化特質

          1. 主要文化特質:

             賽德克族的主要文化特質包括:

            (1) 紋面的藝術:除了美觀、避邪及成年象徵以外,代表了女子的善織、男子的勇武,也是死後認祖歸宗的標誌。

            (2) 精緻的織布藝術:以苧麻為原料、植物染料為主。

            (3) 獵首以及狩獵技術:在族人的觀念裡,獵首是男人尊嚴的一種象徵,也是一種表現英勇的圖騰,同時獵首的成功與否也關係到男性族人能不能紋面,但賽德克紋面文化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遭到禁止,因此中斷紋面的風俗習慣,故目前紋面文化已經消失。

            (4) 屬父系社會:但很多現象卻顯示著賽德克族女男平等的平權社會,如一夫一妻制度、禁止婚外情等。

          2. 社會組織:

            (1) 部落組織:

                 A. 組織賽德克族的部落領袖是頭目,由部落推舉聰明、正直的人擔任,負責對外事務的聯繫、協商,對內則是仲裁糾紛、維持部落安寧和諧,除了需要相當的能力外,也需要被族人認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帶領霧社事件的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

                 B. 賽德克部落組織裡成員主要以血緣關係,也就是宗親的關係形成一個基本的單位,在此社會組織內,內部以共享、共同祭祀、共同狩獵等等的功能。

            (2) 狩獵集團:

                 狩獵團體主要是狩獵不是個人的行動,是集體的行動,可以達到分工、共享、共食的功能,在戰事發生的時候,也數個狩團聯盟共同採取行動。

            (3) 祭祀團體:

                 主要是以共同祭祀對象為組合,以奉行祖訓規範而立,執行祭祀活動,同時具有部落調解糾紛的角色,是部落中具有仲裁力的團體。

            (4) Gaya 觀念:

        賽德克族的部落是以傳統社會規範(Gaya)為主、部落意識為輔之生活系統,所建構的傳統農獵社會型態,是賽德克族的律法、社會規範。若是違反 Gaya,祖先會降禍族人,所以族人小心謹慎的遵守這些規則,以免危及群體安危。

    (五) 宗教信仰

          以祖靈信仰最為重要,相信祖靈會影響族人生活中的災禍福報,必須遵守祖先訓示與行事規範 Gaya,因此賽德克族人相當重視祖靈的祭拜。而在民國 50 年代之後,賽德克族人接受西方宗教的觀念,多數信仰基督宗教,各項傳統祭儀幾乎都停止,直到近年因文化意識的提升,部分部落開始恢復辦理祖靈祭。

    (六) 祭典儀式

          整理如下:

祭典 儀式內容
播種祭 農獵時期,賽德克族以「燒墾游耕」的傳統耕作法種植作物,舉行播種祭儀之前,由部落領導人協同長老數人齊赴主祭司的家中諮商有關播種事宜。
收穫祭 收穫祭約於每年的 9~10 月間舉行,其活動規模與播種祭相同,要遵守的族規也與播種祭雷同。
祈雨祭 當遭逢久旱不雨的災情時,賽德克族人才會舉行祈雨祭,因此祈雨祭並非固定或經常性的祭儀,而是隨機舉行的祭祀活動。
狩獵祭 賽德克族的狩獵祭約於每年的 10~11 月間舉行,就在舉行收穫祭之後的一個月內相繼舉辦,狩獵祭常以單一部落或聯合數個鄰近部落的方式進行。
捕魚祭 捕魚祭的舉行方式與狩獵祭相同,常以單一部落或聯合數個鄰近部落一同進行,部落的全體族人都要參與。舉辦狩獵祭及捕魚祭後就是賽德克族人歡度「新 年」的節慶日。
獵首祭 當成功獵首凱歸之際,部落族人會聚集於部落廣場舉行盛大的迎接儀式,即俗稱的獵首祭。

十五、拉阿魯哇族(Hla’alua)

    (一) 核定時間

          民國 103 年行政院核定。

    (二) 族群簡介

          1. 目前約計有 423 人(民國 109 年 12 月數據)。拉阿魯哇族(Hla’alua)主要聚居在高雄市桃源區高中里、桃源里以及那瑪夏區瑪雅里。

          2. 拉阿魯哇為該族自稱,其意不可考。相傳族人原居地在東方 hlasunga,曾與矮人共同生活;矮人視「聖貝(takiaru)」為太祖(貝神)居住之所,每年舉行大祭以求境內平安、農獵豐收、族人興盛。族人離開原居地時,矮人贈以一甕聖貝,族人 亦如矮人般舉行「聖貝祭(miatungusu)」,並將其視為主要的圖騰象徵。

          3. 在早期曾被劃分歸類為鄒族之一部,與卡那卡那富族合稱南鄒族,在民國 103 年公告認定為臺灣原住民族之一,才正名為拉阿魯哇族。

    (三) 地理分布

          拉阿魯哇族據《臺灣方誌》之記載,稱為內憂社或內悠社、美隴社等,在清末漢人合稱之為「頂四社」,日本人沿其名稱為「上四社」。乃又稱為四社群或上四社群,主要分布由「排剪社(paiciana)、美壠社(vilanganu)、塔蠟社(tararahluvu 或 talicia)、雁爾社(hlihlara)」四社所組成。

    (四) 文化特質

          1. 政治活動:

             就政治單位而言,其執行單位即為部落。

            (1) 部落首長稱為 Kapitanu 或 rahli,為部落權力運作的中心。

                 A. 此職位為世襲制,由長子繼承,年幼的長子可由氏族長老代為管理,直到長子有能力繼承為止。

                 B. 主要的權力在管理聚落事務與裁決聚落民間之糾紛,並有著對部落人民發號命令或懲處之權力。

                 C. 首領的權力並非絕對的,部落的大事仍要通過長老會議商議。

            (2) 戰爭指揮者稱為 maliialualu,主要負責戰爭方面之事宜。

                 A. 經過聚落長老會議來挑選驍勇善戰之士來擔任。

                 B. 舉行各種傳統祭典的單位。

                 C. 同時負有戰爭指揮的權責。

            (3) 聚落祭司稱為 uluvu,為宗教領袖,由氏族中的長老擇一擔任。

          2. 經濟活動:

             拉阿魯哇族採取初級農業生產方式,山田燒墾為主,並以採集工作、捕魚、狩獵、養殖家畜等為輔。

          3. 傳統親屬組織:

            (1) 家的概念 A. 家:

                 為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拉阿魯哇族稱之為 ucani pihlingi。直到父母去世後,兄弟才能分家成立門戶。

                 B. 婚姻:

                    實行嚴格的一夫一妻制,以從夫居的嫁娶為主,較無多偶婚或招贅婚。婚姻除了需經過當事人同意外,還需經過雙方父母同意,並由父母舉行結婚儀式。而女性喪偶後可再嫁,此時必須由先夫的父母來主婚;有時可能會下嫁給先夫的弟弟。婚姻分為「議婚、訂婚、結婚」三個階段。

            (2) 氏族(家族):

                 拉阿魯哇族是一父系氏族社會,以相同的祖先為中心,由後裔組成父系氏族,族語稱之為 lamaisa 或 hlipakuamia,非為外婚的單位。

    (五) 宗教信仰

          拉阿魯哇族傳統的神靈信仰,包括有生靈、物靈和神祇等之超自然觀念,並將聖貝視為太祖之靈的居住所,因此舉行祭儀以祈求平安豐收、族人旺盛,並藉以宴饗太祖之靈。

    (六) 祭典儀式

          整理如下:

祭典 儀式內容
小米耕作祭儀 為了祈求小米豐收,分別會在播種之初舉行「播種祭」、收割之初舉行「收穫前祭」、曬乾未收藏前舉行「嚐新祭」、收倉前舉行「收藏祭」,收藏祭隔日舉行「祖靈嚐新祭」。
稻作祭儀 亦是祈求旱稻之豐收。旱稻的栽種,自平埔族引入,是文化採借的結果,也建構成拉阿魯哇人生活的一部分。其儀式大多仿效小米祭儀。
聖貝祭(miatungusu)

1. 聖貝祭是農作(小米、稻米)收穫過後之二年或三年間,所舉行的一次大祭,祭拜 takiaru(貝殼、貝神)。

2. 由於族人視聖貝為太祖之靈的居住所,因此舉行祭儀以祈求平安豐收,族人旺盛,以及宴饗太祖之靈。祭儀最重要的部分是聖貝薦酒儀式(將聖貝浸在酒裡,察其顏色變化,如果變成紅色則表示太祖酩酊之狀,意味祭典圓滿成功)。

敵首祭 從文獻來看,敵首祭只出現在民族學家衛惠林(1965)的資料上,但無人能清楚的描述獵首過程與儀式程序,其他的史料也無法找到相關記載;一般在地人也只耳聞過這項儀式。

十六、卡那卡那富族(Kanakanavu)

    (一) 核定時間

          民國 103 年由行政院核定。

    (二) 族群簡介

          1. 目前人口約有 375 人(民國 109 年 12 月數據)。相傳數百年前,一位名叫「那瑪夏」(Namasia)的年輕男子,發現巨大鱸鰻堵住溪水危及部落安全,趕緊回部落向族人通報,然也因驚嚇過度染病,幾天後去世。傳說當時族人與山豬聯手殺掉鱸鰻讓危機解除,族人為了紀念這名年輕男子,當時以「那瑪夏」命名現今之楠梓仙溪。卡那卡那富族的社會組織以父系為主,祭儀活動則以米貢祭河祭為主。

          2. 在早期曾被劃分歸類為鄒族之一部,與拉阿魯哇族合稱南鄒族,在民國 103 年公告認定為臺灣原住民族之一,才正名為卡那卡那富族。

    (三) 地理分布

          1. 原口述傳說有東來說與西來說,前者認為舊居地在 Nacunga 附近的 Patokoanu 附近,即現今新武呂溪臺東利稻附近,而後者目前較多考據資料,於清朝時期即有記載,當時稱為簡仔霧於南化玉井一帶活動,後因墾殖勢力受他族群壓迫,陸續遷移至高雄市那瑪夏區南沙魯里部落上方(舊稱 Naturuca),後又遭襲往楠梓仙溪流域兩側臺地避居。

          2. 後因受民國 98 年「莫拉克風災」影響,由於水量太大,楠梓仙溪重創,下游的小林村因而滅村。卡族人也有數戶受災,被安遷至杉林區的「大愛園區」。所以現今的卡族人分別居住在那瑪夏區的達卡努瓦里、瑪雅里、大愛園區及因就業、就學散居於各地。

    (四) 文化特質

          1. 父系社會:

             卡那卡那富族親族關係為父系氏族,子女無論居處情形、變化姓氏皆從父,財產權亦僅繼承其父,禁婚網絡從子女父母氏族向外衍生,社會組織上以氏族為組成單位為一社。

          2. 社會組織:

             (1) 年齡分級上為級名通制,各年齡以其生理與心理發展,據以調整其社會地位與責任,各年齡層有其分組別,男女年齡分組大體一致,未成年細分約有七級,成年後不為分級。

            (2) 部落事務以體力來分工,粗重危險由男性擔任、家務服飾則為女性工作,農事男女皆可來執行。

            (3) 財產制度上則有部落聯族氏族家族個人財產,財產使用取得原則又分為公享制度標記先佔轉讓繼承餽贈交易等。法制上全為習慣法,大部分屬於刑法範疇,習慣法的訂立則以前例部落長老協調後傳下照辦,如有特殊例子則予研商協調處理。

          3. 經濟活動:

             經濟生活以農耕燒墾為主,狩獵捕魚為輔,農業行為係男女族人共同工作,傳統主要作物有小米(Vina’u)、旱稻(Pusiamu)、糯稻(Parai) 、地瓜(Tammi) 、芋頭(Tanuku)、玉米(Viaru)等。狩獵上以男性擔任為主,狩獵期間約於九月至隔年四月(約為農閒期間)。

    (五) 宗教信仰

          卡那卡那富族相信超自然(Utus),分為神衹。信仰裡有「靈界」之說,在右肩者為「善靈」,在左肩者為「惡靈」。此靈界與人類生活於不同的世界,人類生活於眼睛可看得見,手腳可觸碰的地方;而靈界只能用心靈去感覺。然現今的卡那卡那富族人大多已信仰基督教,人口雖不多,但分別有長老教會、安息日會、天主教、真耶穌教會等不同教別。

          1. 神祇:

             神衹之最上位為天神,是世界的主宰,常在天上調節自然運行,賞罰人類行為,然為分層下達,則交司理神權審人類。卡那卡那富人統稱神衹與祖先為 Tamo,認為祖先神會於司理神中,以司理神型態而存在。

          2. 靈:

             可分為生靈死靈

            (1) 生靈:有善惡二分,控制人類行為惡善。

            (2) 死靈:可分祖靈泛靈崇拜。

                 A. 祖靈:相信族人死後,死靈皆赴祖先神聚居地。

                 B. 泛靈:對異族殲首之靈則以泛靈崇拜。

    (六) 祭典儀式

          整理如下:

祭典 儀式內容
米貢祭(Kannaiara) 每年卡那卡那富族在豐收後都會辦理米貢祭,以表達對天神(Tamo)與地神(或小矮人)的感謝之意。
河祭(Kaisisi Cakuran) 卡那卡那富族是臺灣少數每年舉辦河祭的原住民族群。因那瑪夏(現今楠梓仙溪)潔淨豐沛的水蘊藏豐富的魚、蝦、蟹及綠藻(Kunam),成為卡那卡富族人食物的重要來源,讓卡那卡那富族人能夠安居無虞繁衍後代,於是為感念河神的恩典,發展出此敬天愛地並蘊涵生態保育觀念的獨特祭儀。

※ 重要考點

族別 英文名 核定機關 核定日期
阿美族 Amis 內政部核定 民國 43 年
泰雅族  Atayal
排灣族 Paiwan
布農族 Bunon 
卑南族 Puyuma
魯凱族 Rukai
鄒族 Tsou
賽夏族  Saisiyat
達悟/雅美族 Yami
邵族 Thao 行政院核定 民國 90 年
噶瑪蘭族 Kavalan 民國 91 年
太魯閣族 Truku 民國 93 年
撒奇萊雅族 Sakizaya 民國 96 年
賽德克族 Seediq/Sediq/Sejiq 民國 97 年
拉阿魯哇族  Hla’alua 民國 103 年
卡那卡那富族 Kanakanavu 民國 103 年

※ 重要考點

原住民歷史重大事件整理
阿美族 大港口事件、七腳川事件
泰雅族 李崠山事件、霞喀羅事件、李豆事件
排灣族 牡丹社事件
布農族 抗日事件
魯凱族 霧臺事件
賽夏族 南庄事件、北埔事件
噶瑪蘭族 加禮宛事件
太魯閣族 抗日戰役
撒奇萊雅族 加禮宛事件
賽德克族 霧社事件、新城事件、太魯閣之役、人止關事件、姊妹原事件

 

 

 

 

公職考試資料下載》

原住民特考相關考試資訊   更多公職考試

缺額最多公職考試,錄取率逐年提升 高普考資料索取

非警校生也能考,薪水穩定破5萬 一般警察特考資料索取

考試門檻低,起薪上看4萬4 鐵路特考資料索取

更多考試資訊》

高普考 一般警察特考 鐵路特考

優惠資訊》

立即線上諮詢/來班來電洽詢

加入全國分班LINE@迅速掌握最新考訊及各地優惠訊息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