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會學-2

作者:姍姍劉

教育社會學-2

教育與社會

一、社會化的重要理論

社會化    社會化是指一種全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發展出一種人類的人格且學習成為一位社會行動者。因此社會化可以從兩個不同的分析角度來觀察:我們可能強調人格發展當他在孩童時期的成熟以及成年生活的全部,或者是我們可能強調對於參與組織化的社會生活的各種必要技能的學習過程
再社會化    
在社會化的各種形式中,有一種較特殊的是「再社會化」(resocialization)。再社會化是一種快速的社會化過程,對於原有的價值、態度和行為,要在很短時間內放棄,並且很快的重新學習一套新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而再社會化必須先經過「去社會化」(desocialization),去社會化則是將你原有的價值、態度和行為快速刪除。再社會化有時候會跟身處的社會價值產生嚴重的衝突,加深了個人成年後次級社會化的矛盾與徬徨
反向社會化        
反向社會化是指年青一代將文化識傳遞給年長的一代。重新學習社會化是個體捨棄過去接受的一套社會規範和價值標準,重新學習社會所要求的社會規範與行為方式
向孩子學習,是社會心理學所講的“反向社會化”問題,是指年輕一代將文化知識傳遞給年長的一代。在傳統社會中,反向社會化是十分少見的。而在現代化社會中卻十分普遍,尤其是在社會急劇發生變化、生產技術迅速更新的時代,新的資訊日益增多,年長一代所掌握的許多知識技能可能變得陳舊過時了,而年輕一代對外界各方面傳來的資訊接受得很快,於是,年長一代的社會化往往有可能受到年輕一代的影響,因此,父母與孩子要互相學習,共同發展

二、概念緣起

(一)康德:「社會的不平等是萬惡之源,但也是眾善之門」。
(二)英國1944年教育法案通過,更是英國政府確保所有兒童都有接受中等教育權利的具體反應。
(三)英國1960年倡導綜合中學,教育機會均等的概念已由「入學機會的均等」涵蓋到「受教過程和內容的均等」。
(四)柯爾曼(Coleman)的《柯爾曼報告書》指出教育機會均等的四個條件
1.要提供所有兒童免費教育至某一年齡水準。
2.無論兒童的社會背景如何,要提供他們共同的課程。
3.無論兒童出身如何,皆進同類學校。
4.有鑑於學校的經費端賴地方稅收支應,因此在「同一地區」的學校,政府應提供均等的經濟支援。
(五)羅爾斯的《正義論》:採「分配正義」的觀點
1.每個人都有權利擁有最高度的自由,即「最大均等的自由原則」。
2.社會與經濟上的不平等,可以用「對處在不利地位的人是最有利」的原則來安排,即「差異性原則」。
(六)1967年卜勞頓報告書引進的「積極差別待遇」的觀念。
(七)「教育機會均等」觀念的發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點均等論。
2.二十世紀50-60年代的過程均等論。
3.二十世紀60年代的結果均等論。
4.二十世紀80年代以後的積極性差別待遇。
《柯爾曼報告書》    報告書指出家庭背景才是預測學生教育成就最重要的因素。學校教育資源投入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有限,只有家庭的影響顯著    引進積極性差別待遇的觀念
《卜勞頓報告書》    學生在學校表現差異主要是家庭不利因素所造成,家庭的貧窮文化才是造成學童「教育剝奪」現象的主因。影響兒童學業成就的最主要因素在於父母親的態度,而不是學校資源的投入    提出教育機會均等的觀念
《克羅色報告書》    英國擴充教育已經體現競爭性流動的制度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