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5

作者:姍姍劉

教育心理學-5

行為主義心理學

簡稱行為論。主要觀點有二:將學習歷程解釋為制約作用、將學習行為解釋為刺激與反應之間關係的連結。
影響個體行為改變的因素:客觀因素(遺傳、環境)、主觀因素(成熟、學習)。
洛克(John Locke)的經驗論對行為主義的影響最大。

概述

一、起於巴夫洛夫(Ivan Pavlov)條件作用的實驗。
二、華生(John B.Waston)《行為主義對心理學的看法》擴大解釋人類行為,被稱為行為主義的獨立宣言,因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是華生。
三、美國心理學的三大勢力
(一)第一大勢力:行為學派
行為學派(Behaviorism)為當代科學心理學的主流之一,在心理學各派理論中,號稱為第一勢力。行為學派由美國心理學家華森(J. B. Watson)於1913年所創立。
(二)第二大勢力:精神分析學派
精神分析學派(Psychoanalytic School)係指採取奧地利精神醫學家佛洛伊德(S. Freud)精神分析論的觀點解釋人性的心理學家們的通稱。
(三)第三大勢力:人本學派
人本學派(Humanism)或人本論(Humanistic Theory),廣義言之,本詞泛指一切強調人性尊嚴與重視個人自由及個人價值的理論。狹義言之,本詞義同人本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
四、華生的行為主義基本要義:環境決定論,且偏向教育萬能論的觀點
(一)強調客觀觀察和測量紀錄的行為。
(二)研究後的行為原則適用於動物,也可以解釋人類行為。
(三)行為構成的要素是反應,行為表現只是多種反應的組合。
(四)可藉由操作刺激來建立預期的行為。
布朗菲部列納(Bronfenbrenner)的生態系統論:該理論由尤里布朗芬布倫納(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並完善,現時被普遍接受為發展心理學領域的領導性理論。

操作制約學習:操作條件作用

一、意義:個體自發反應中,擇一增強使之產生固定之行為,為刺激—反應之聯結。
二、理論發展:
(一)嘗試錯誤學習:行為改變說;聯結主義
1.代表人物:桑代克。
(1)    被譽為「對當代影響較大的心理學家」。
(2)    第一個以動物行為實驗研究建立學習理論者。
(3)    理論不稱為行為主義,而是聯結主義。
2.理論大要:
(1)    試誤學習。
(2)    三大法則(1930年前):
A.    效果率:基本原則。在教學活動中使用獎懲。
B.    練習率:熟能生巧。
C.    準備率:說明學習動機的重要。
(3)    1930年後的理論:
A.    修正的效果率(第二定律):「效果擴散」(spread of effect),即:獎勵不僅增加了受獎反應的重複率,而且還增加了鄰近反應的重複率。這種獎勵的效果呈一種梯度,即:離受獎反應越遠,受其影響越小。
B.    修正的練習率。
(4)    學習遷移:
A.    同元素論:只有在前、後二次的所學材料中有共同的元素存在。
B.    推翻歷來教育上持無限遷移觀念的形式訓練論。
(二)操作制約(工具制約)
1.代表人物:斯肯納(B. F. Skinner)。
2.實驗依據:大白鼠壓桿實驗。
3.學習歷程:CS(槓桿)—CR(壓桿)—UCS(食物)—UCR(吃食物)。
4.操作制約學習的原理:關鍵在於「增強作用」的安排,後效強化的功用。
5.增強模式:
(1)    增強物出現的時間
立即增強:個體表現正確反應後,立即給予獎賞。兒童行為建立初期。
(2)    延宕增強:個體表現正確反應後,過一段時間才給予獎賞。效果較差。
(3)    增強物施予的方式:
A.    連續增強。
B.    部分(間歇)增強。
(A)    固定時距。
(B)    變動時距:增強效果比固定時距佳。反應較為穩定持久。
(C)    固定比率:最長見。逐漸增加增強比率。
(D)    變動比率:變動比率的增強有產生高且穩定的行為頻率的傾向。最能維持高度的反應率。
(4)    增強作用應用原則:
A.    先用負增強再用正增強的效果最佳。
B.    原級增強與次級增強並用較佳。
C.    先用連續增強,再用間歇增強,效果較佳。
D.    用間歇增強形成的制約學習,遠較連續增強的結果,其反應更難消弱。
E.    用間歇懲罰消除反應,遠較用連續懲罰更能消除不良反應。
F.    變動時距與變動比率增強,效果最佳。
G.    若金錢為增強物時,變動比率比變動時距效果來得更強。
6.建立行為的方法
(1)    行為塑造:又稱「連續漸進法」,將預期行為細分為若干步驟,再依序操作制約學習。常採用「連鎖策略」。連鎖原理的三特點:
A.    連鎖通常用來發展一連串的刺激—反應連鎖性行為。
B.    常由後往前推進,又稱倒向連鎖反應。
C.    又可分為「同質連鎖」與「異質連鎖」
(A)    同質:打擊不同顏色光版可即獲賞。(都是光版只是顏色不同)。
(B)    異質:整理內務完成,即可獲賞。(每一工作均不同)。
(2)    代幣制度:配合代幣做外在增強活動以達到行為改變之目的。如:榮譽券。
(3)    普里馬克原則:又稱老祖母規則。任何有機體而言都存在一種增強階層,並以高階層活動來增強低階層活動,如:你必須先完成功課(低),才能出去玩耍(高)。
7.消除不良行為的方法
(1)    增強相競行為。
(2)    消弱:區別增強。 
(3)    饜足現象。
(4)    改變刺激情境。
(5)    懲罰:其結果是減少個體反應。

操作制約與古典制約的區別

一、不同的反應類型
(一)反應型制約作用(巴夫洛夫)
1.本身已存在制約-反應的行為(食物—流口水)。
2.是一種制約替代學習(食物鈴聲流口水)。
3.此為古典制約作用。
(二)操作型制約作用(史金納)
1.從多種行為中擇一強化,建立行為。
2.由新刺激強化行為。
二、從效果律到強化原則:認為強化原則的運用,才是操作制約成功的關鍵。
三、後效強化是行為習得的關鍵。

行為取向的學習論在教學上的應用

一、學習遷移:桑代克、同元素論
(一)意義:學習效果對新學習產生擴展和類化的現象。
(二)學習遷移的方向:
1.正遷移:正向遷移。
(1)    水平遷移:擴大範圍、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    垂直遷移:突破既有的知識層面而提升到更高的思想境界。
(3)    高低徑遷移:
A.    低徑遷移:反覆練習而產生自動化遷程,屬動作練習、低層次認知能力。
B.    高徑遷移:原理原則的遷移,屬高層次的認知能力。
(4)    前導回溯遷移:
A.    前導式遷移。
B.    回溯式遷程。
2.負遷移:負向遷移。
(1)    順攝抑制。
(2)    倒攝抑制。
(三)促進學習遷移的教學原則。
二、編序教學(參考教學原理)
(一)意義:連續漸進法、行為塑造、立即增強、連續增強、立即回饋。
(二)編序教學的實施
1.編序教材:教材編為細目,循序漸進學習。
2.呈現教材的機器:電腦輔助教學。
3.過程:
(1)    確定起點行為與終點行為。
(2)    依邏輯順序依次排列。
(3)    學生自動學習,立即回饋。
(4)    個別化教學方式,學生可自由調整學習速率及學習量。
三、精熟學習(參考教學原理)
(一)意義:
1.又稱完全學習或掌握學習。
2.柏隆姆(Bloom)及卡洛爾(Carroll)所創。
3.學習是所花的時間與所需的時間之比的涵數:時間本位的學習策略。
4.教學步驟:
(1)    設定明確可評量的教學目標。
(2)    教師準備二份範圍和難度相同的測驗。
(3)    教師只準備導正性教學及充實性活動。
(二)主要概念
1.為個人學習特定材料的時間總量。
2.開始學習時採團體教學,接著進行「個別處方教學」(IPI)。
四、凱勒計畫:有輔導員制度,操作制約(參考教學原理)
(一)意義
1.又稱個人化系統教學法。
2.採用史金納的操作制約原理的連漸進法、立即增強及精熟學習原則。
3.最能實現因材施教理想的教學方法。
五、過度學習
過度學習效應是由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H•艾賓浩斯(H. Ebbinghaus)提出的,主要含義是一個人要掌握所學的知識,一定要經常提醒自己通過反覆練習,才能得到鞏固。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宋亞君
請問題目為:了解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對教育工作者有何意義? 答案是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