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4

作者:姍姍劉

教育心理學-4

人格的發展

壹、人格的發展

一、人格的形成
(一)生物因素:遺傳、生理。
(二)環境因素:共同環境(文化、信仰、習俗…)、獨特環境(家庭、學校、同儕)。
二、人格理論
(一)人格特質論:採分析觀點,用多種特質來形容一個人
1.薛爾頓(Sheldom)的體型論。
2.榮格(Jung)的心理類型論
(1)內向型:會控制自己的感情,很少表現攻擊行為。
(2)外向型:不能完全。
3.艾森克(Eysenck)的特質論.著《人格的向度》,提出人格向度(內傾—外傾;穩定—不穩定)。
4.卡泰爾(Cattell)的人格因素理論:特質是人格結構的基本元素。
特質的分類:
A.表現特質(表面的行為)和潛源特質(類似行為的相同動機)。
B.本體特質(生物因素,與生俱來)和環境形成的特質(教育、環境的影響)。
C.能力特質(如智力)、氣質特質(情緒反應)、動力特質(分為爾格、情操、態度)。
(A)爾格:與生俱來的心理、生理的傾向,它會使當事者對某些事物比較容易產生反應。
(B)情操:經由與環境的事物接觸所形成的一些動力特質。
(C)態度:在某種情境下,對某種事物採取某行動的特殊興趣。
5.人格五因素論(Big Five)
(1)提出者:諾曼(Norman),經柯士達、麥奎特修定。
(2)人格的五個向度(OCEAN):開放性(O)、謹慎性(C)、外傾性(E)、友善性(A)、神經質(N)。
(二)精神分析論
1.代表人物: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2.理論要點:
(1)人格結構(自我與超我在意識,本我在潛意識界,彼此交互影響)
A.本我id:最原始的欲望,新生兒的心理全是本我過程,唯樂主義。
B.自我ego:由本我發展出來,現實原則。
C.超我superego:由本我發展出來,理想原則,內化的社會道德與價值,包含自我理想與良心。受完美原則所支配。
(2)人格動力
A.潛意識動機。
(A)「性」與「攻擊」的本能。
(B)潛意識動機:從夢境、不經意的動作、精神病的症狀得知。
B.衝突。
(A)雙趨衝突: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二個好只能選一個。
(B)雙避衝突:兩權相害取其輕,二個壞只能選一個。
(C)趨避衝突:單一目標。進退維谷,同是有好有壞。
(D)雙重趨避衝突:兩個以上目標。
C.焦慮:是由不安、緊張、焦急、憂慮、恐懼交織而成。
(A)現實的焦慮。
(B)精神神經性的焦慮:又稱神經過敏焦慮。自我擔心本我。
(C)道德性的焦慮:受到良心責備所造成的。自我擔心超我。
D.防衛機轉(注意區辨轉移作用與投射作用之區別)。
(A)合理化:了解自己的過失。
(B)投射作用:潛意識。將自己不合社會認可的慾念,加諸於別人。
(C)壓抑:將不容於超我的慾念,從意識界壓入潛意識界中。
(D)內射(內化):又稱內向投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E)抵消:藉由從事彌補行為來解除先前行為所帶來的焦慮。
(F)反向作用:完全顛倒自己的感受,並以相反的行為表現出來。
(G)否認:拒絕承認事實。
(H)認同。
(I)轉移。
(J)退化。
(K)昇華作用。
(L)補償作用:和昇華作用合稱「代替作用」。另一型「過度補償」。
(3)弗洛依德的人格發展
A.概念:
(A)六歲定一生:成人行為的基本型態在生命早期就建立了。
(B)固著作用:某一時期在行為上受到過份限制或放縱,使需求未能滿足,會產生發展遲滯。
(C)本我的性衝動(慾力)為人格發展動力,是生物性的、本能論。
B.性發展期:
(A)口腔期(0~1歲):性格上悲觀、依賴、潔癖者,都被認為是口腔性格的特徵。
(B)肛門期(1~3歲):行為上表現冷酷、頑固、剛復、吝嗇等,可能就是肛門性格的特徵。
(C)性器期(3~6歲):原始慾力的需求,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獲得滿足。此時幼兒喜歡觸摸自己的性器官,在性質上已算是「手淫」的開始。幼兒在此時期已能辨識男女性別,並以父母中之異性者為「性愛」的對象。
(D)潛伏期(7歲~青春期)小學:七歲以後的兒童,興趣擴大,由對自己的身體和父母感情,轉變到周圍的事物,故而從原始的慾力來看,呈現出潛伏狀態。
(E)兩性期(青春期以後)兩性期:此時期開始時間,男生約在13歲,女生約在12歲,此時期個體性器官成熟生理上與心理上所顯示的特徵,兩性差異開始顯著。
3.批評
(1)人格發展論建構在病患的幼年生活基礎,不適合推論到一般兒童、成人。
(2)將慾力視為推動人格發展的動力,有欠周到。(泛性論)
(三)新佛洛伊德學派:人格發展各派理論(多是咨商專業的理論)
(四)心理社會發展論(修改佛洛伊德理論而來)
1.代表人物:艾里克森(Erickson):新佛洛伊德主義。
2.艾里克森與佛洛依德的比較:兩者均注重認同作用。
3.理論要旨:
(1)又稱為心理社會期發展論、發展危機論,立論基礎是以自我發展為中心思想。
(2)發展危機:個體在自我成長需求與社會期待之間產生之因難。是助力,也可以是阻力。又稱常態性危機。
(3)發展危機有賴個體自行學習、調適,前一階段危機化解後,才能順利發展至下一階段。
4.發展分期(《教育心理學》pp.129~139)
5.自我認同的經歷中,青少年面臨的七個危機。
(1)前瞻性的時間觀或混淆的時間觀
有些青少年面臨危機時,無法體認時間的流逝是無法挽回的。因此,為了逃避成長的壓力,有的青少年只是消極的等待時間過去,而不採取任何行動;或無奈的希望時間停止,而以回憶過去來延宕對未來必須有的計畫或行動,造成混淆的時間觀。
(2)自我肯定或自我懷疑
有的青少年過於重視別人對其外表的看法;有的則完全忽視別人對他的看法,或冷漠以對。青少年必須將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對自己的觀點加以整合,才能肯定自己,否則會產生自我懷疑。
(3)角色嘗試或角色固著
在成長過程中,青少年必須嘗試各種角色,以體會不同角色應負的責任。這些嘗試能使青少年不致於過早固定自己的角色,而造成未來面對各種角色時,缺乏彈性適應的能力。
(4)預期工作有成或無所事事
職業定向是青少年將面對的實際問題。青少年要能開始一個工作並將其完成,以肯定自己的能力。唯其重點不在青少年是否具有能力,而在於他是否能堅持並肯學習以發揮潛能。一個對有明確職業定向且肯學習的青少年,將有自信預期將來工作有成;反之,毫無定向並不事學習的青少年,定無法應付任何工作而一事無成。
(5)性別角色認同或兩性混淆
青少年要認同社會所規範的性別角色,並接納自己是個完整的男性或女性,且表現適宜的性別行為。另外,也要能與異性自在的互動,否則會陷入兩性混淆的危機中。
(6)服從或領導的辨認
青少年要培養在被推舉為領導者時,合宜的領導行為;而在被領導時,要學習能不盲從的服從。
(7)意識信念形成或價值混淆
青少年要能選擇自己的人生哲學、理想或宗教信仰,以作為自己往後的內在支持。若不能形成正向的生活信念,又對社會價值抱持懷疑的信念,則會造成生活缺乏重心而飄搖不定。
6.艾里克森理論的批判
(1)並非每一個人都可以同時體驗到該階段的危機。
(2)是解決危機的最佳時期,而非唯一時機。
(3)沒有交待如何、為什麼從一個階段發展到另一階段。
7.兒童的社會情緒發展 – 自我概念與自尊
(1)自我概念:個體對自己的優點、缺點、能力、態度、和價值觀等知覺的總和,它的發展始於出生,且藉由經驗持續地塑造成形。
(2)自尊:個體如何評估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五)馬西亞(Marcia)的個體認同理論
馬西亞延續艾瑞克森的理論,借用了兩個元素—危機與承諾—其作解釋後根據元素出現與否界定四種不同認定狀態:
1.認同的要素
(1)危機:一個人面對多種抉擇的時刻。
(2)投入(承諾):個人針對目標所付出的時間、精神程度。
2.馬西亞
(1)迷失型統合/辨識混洧:未思考過未來,沒有自己的方向。
(2)未定型統合/辨識遲滯:有尋找,但還未找到自己的方向。
(3)定向型統合/辨識有成:有自己的方向,成熟。
(4)早閉型統合/辨識預定:沒經歷統合危機,沒思考過自己未來,一切交由父母決定。

貳、道德發展

一、涵義
現代教育心理學上重視道德發展的研究,而不強調道德教育。
夏賀(Shaffer)主張道德由認知成份、情緒成份、行為成份等三種主要成份所構成。
二、道德發展的觀點
(一)心理分析論:佛洛伊德的戀親道德論,兒童在性器期時,為解決其戀母或戀父情結並形成善惡觀念或超我時,會內化其同性別父母親的道德標準。
(二)社會學習論:道德行為和其它的學習行為是一樣的,透過增強、處罰、模仿、觀察學習的歷程。
(三)認知發展論
1.皮亞傑的道德發展論
2.柯伯格的道德發展論(立論基礎出自皮亞傑的道德發展論)
(1)理論要義:採用認知發展取向研究道德發展(學歷高,不代表道德水準高)。
(2)三期六段論(《教育心理學》pp.140~148)。
(3)柯伯格的道德推理階段:時期的劃分以習俗為標準,習俗所代表者是社會規範,合於社會規範的行為,就是道德行為。
3.吉立根(Gilligan)的女性道德發展理論:關懷的道德。
(1)認為柯柏格的理論與測量工具帶有性別偏見,其結果使得女性的道德層次比男性低。
(2)認為男性重是非,以法為出發點,以理觀之;女性重善惡,以人道為出發點,以情觀之。
(3)提出女性道德發展三階段
A.個人生存的道德:觀心的是與自己生存相關的事情。
B.自我犧牲的道德:完全考慮他人的需求。
C.均等的道德:整合對自己和他人的責任。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