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工作權益與福利 (四)

作者:洪正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原住民工作權益與福利 (四)

原住民工作權益與福利 (四)

 

    (二) 法律扶助

          1. 原住民在工作職場發生就業歧視或勞資糾紛,各級主管機關應予以下列扶助:

             (1) 法律諮詢

             (2) 提供律師及必要之訴訟費

          2. 扶助執行機關為直轄市政府及縣(市)政府。(原住民族委員會就業歧視及勞資糾紛法律扶助辦法第 2 條)

          3. 扶助對象為在工作職場發生就業歧視或勞資糾紛之原住民。(原住民族委員會就業歧視及勞資糾紛法律扶助辦法第 3 條)

          4. 補助之法律扶助項目如下:

             (1) 法律諮詢。

             (2) 調解、和解及仲裁。

             (3) 法律文件撰擬。

             (4) 民事訴訟、刑事訴訟之代理或辯護。

             (5) 訴願、行政訴訟之代理。(原住民族委員會就業歧視及勞資糾紛法律扶助辦法第 4 條)

          5. 扶助對象得自行選任合格之律師。執行機關得將其管轄區域內熟諳原住民文化與生活習性或熟諳就業歧視及勞資糾紛之律師列冊,以供選任。(原住民族委員會就業歧視及勞資糾紛法律扶助辦法第 5 條)

          6. 法律扶助之給付標準如下:

             (1) 提供法律諮詢或其他法律事務上必要之服務,每人每一爭議之酬金最高為新臺幣三千元

             (2) 調解、和解、仲裁、訴願或其他協商及法律文件撰擬,而不涉及訴訟之代理或辯護者,酬金最高為每件新臺幣六千元

             (3) 每一審級訴訟之代理或辯護,酬金最高為每件新臺幣四萬元

             (4) 以集體身分申請者,依前款之酬金為基礎,每增加一人增加新臺幣一萬元,最高不超過新臺幣十萬元為原則;必要時原住民族委員會(下稱本會)得斟酌相關事項決定之。(原住民族委員會就業歧視及勞資糾紛法律扶助辦法第 6 條)

          7. 二人以上原住民進行同一訴訟程序,其法律扶助之申請,應集體為之。但未參加集體訴訟者不在此限。(原住民族委員會就業歧視及勞資糾紛法律扶助辦法第 7 條)

          8. 法律扶助以律師為申請人。申請人應提出下列文件,向扶助對象戶籍所在地之執行機關提出申請,經執行機關審查後,送本會核撥補助款,並副知申請人及扶助對象:

             (1) 申請書。

             (2) 扶助對象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及原住民身分證明文件。

             (3) 委任狀或其他委任之證明。

             (4) 法律扶助之內容及相關證據。

             (5) 法律扶助之項目。(原住民族委員會就業歧視及勞資糾紛法律扶助辦法第 8 條)

          9. 申請法律扶助者,應自法律扶助事實發生日起,二年內為之。(原住民族委員會就業歧視及勞資糾紛法律扶助辦法第 9 條)

          10. 法律扶助之申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扶助:

               (1) 依申請人之陳述及所提資料,顯無理由者。

               (2) 就同一爭議依本辦法或其他法令已受法律扶助,而無再予扶助之必要者。(原住民族委員會就業歧視及勞資糾紛法律扶助辦法第 10 條)

九、就業基金(原住民族就業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

    (一) 立法目的

          1. 中央主管機關應於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項下設置就業基金,作為辦理促進原住民就業權益相關事項;其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2.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原住民就業服務及職業訓練事宜所需經費,得提工作計畫及經費需求,送就業安定基金管理委員會審議通過後支應之。

    (二) 立法源由

          為促進原住民就業權益,特依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設置原住民族就業基金(下稱本基金),並依同條項及預算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訂定原住民族就業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下稱本辦法)。

    (三) 基金性質

          本基金為預算法第四條第一項第二款所定之特種基金,隸屬於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項下,編製附屬單位預算之分預算,以原住民族委員會為主管機關。(原住民族就業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第 3 條)

    (四) 基金來源

          本基金之來源如下:

          1. 政府循預算程序之撥款。

          2. 依本法規定所繳納之代金。

          3. 本基金之孳息收入。

          4. 其他有關收入。(原住民族就業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第 4 條)

    (五) 基金用途

          本基金之用途如下:

          1. 補助、獎勵、委託或辦理本法所規定各項促進原住民就業支出。

          2. 管理及總務支出。

          3. 其他有關支出。(原住民族就業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第 5 條)

    (六) 基金管理

          1. 本基金之收支、保管及運用,由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辦理之。

          2. 本基金之保管及運用應注意收益性及安全性,其存儲並應依公庫法及其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3. 本基金為應業務需要,得購買政府公債、國庫券或其他短期票券。

          4. 本基金有關預算編製與執行及決算編造,應依預算法、會計法、決算法、審計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5. 本基金會計事務之處理,應依規定訂定會計制度。

          6. 本基金年度決算如有賸餘,應依規定辦理分配。

          7. 本基金結束時,應予結算,其餘存權益應解繳國庫。(原住民族就業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第 6~12 條)

十、違法之處置

    (一) 本法施行三年後,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僱用原住民之人數,未達所定比例者,自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二日起,於每月十日前向中央主管機關設立之原住民就業基金專戶繳納當月之代金。但經依規定函請各級主管機關推介者,於主管機關未推介進用人員前,免繳代金。

    (二) 上述及依政府採購法得標廠商進用原住民人數未達標準者之應繳代金,依差額人數乘以每月基本工資計算。基本工資,指依勞動基準法第二十一條所定之基本工資。

    (三) 依本法應繳納之代金,經通知限期繳納而仍不繳納者,依法移送強制執行

    (四) 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公營事業機構及依政府採購法之得標廠商僱用原住民人數,超出規定比例者,應予獎勵。

 

 

 

公職考試資料下載》

原住民特考相關考試資訊   更多公職考試

缺額最多公職考試,錄取率逐年提升 高普考資料索取

非警校生也能考,薪水穩定破5萬 一般警察特考資料索取

考試門檻低,起薪上看4萬4 鐵路特考資料索取

更多考試資訊》

高普考 一般警察特考 鐵路特考

優惠資訊》

立即線上諮詢/來班來電洽詢

加入全國分班LINE@迅速掌握最新考訊及各地優惠訊息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