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總則 (二)

作者:洪正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刑法-總則 (二)

刑法-總則 (二)

 

六、有責性

     行為人通過前面構成要件與違法性之判斷後,尚需通過有責性之檢驗,行為人在行為之當下必須具備責任能力,始能成立罪名,有罪責始有刑罰,無罪責即無刑罰,罪責與刑罰必須相當。

   (一)年齡(刑法第 18 條)

         1.無責任能力人:

            未滿 14 歲之人。

         2.限制責任能力人:

            14 歲以上未滿 18 歲之人、滿 80 歲之人。

   (二)精神狀態(刑法第 19 條)

         1.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

         2.行為時因前述之原因,致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者,得減輕其刑。

         3.上述情形,於因故意過失自行招致者,不適用之。

   (三)生理狀態(刑法第 20 條)

        瘖啞人之行為,得減輕其刑。依通說及實務見解,所謂瘖啞人僅限於天生;後天造成者即無本條之適用。

七、犯罪行為類型

   (一)未遂犯

         1.意義:

            行為未能完全實現刑法分則各條所規定之構成要件。如為結果犯,必須結果業已發生始為犯罪既遂,倘若結果尚未發生,則屬犯罪未遂。如為舉動犯,因無發生結果之可能,故無犯罪未遂可言。至於有關構成要件是否完全實現,除須考量客觀事實外,尚須考量行為人主觀意思,倘若結果之發生不符合行為人主觀意思時,則仍屬犯罪未遂。

         2.一般規定:

           (1)普通未遂犯:(刑法第 25 條)

               已著手於犯罪行為之實行而不遂者,為未遂犯。未遂犯之處罰,以有特別規定者為限,並得按既遂犯之刑減輕之。

           (2)不能未遂犯:(刑法第 26 條)

               又稱不能犯。行為不能發生犯罪之結果,又無危險者,不罰

           (3)中止未遂犯:(刑法第 27 條)

               又稱中止犯。中止犯是指已著手於犯罪行為之實行,而因己意中止防止其結果之發生者,減輕免除其刑。結果之不發生,非防止行為所致,而行為人已盡力為防止行為者,亦同。於正犯或共犯中之一人或數人,因己意防止犯罪結果之發生,或結果之不發生,非防止行為所致,而行為人已盡力為防止行為者,亦適用之。

         3.特殊規定:

           (1)陰謀犯:

               二人以上為實施犯罪而為之謀議,雖其實害或危險尚未發生,但因考量到其所侵害之法益甚為重大,故由國家提前發動刑罰權以處罰其不法之謀議行為。此與未遂犯同屬不待實害或危險之發生,即由國家提前發動刑罰權以處罰不法行為之情形。

           (2)預備犯:

               為實行犯罪而為之準備行為,雖其實害或危險尚未發生,但因考量到其所侵害之法益甚為重大,故由國家提前發動刑罰權以處罰其不法之準備行為。此與未遂犯同屬不待實害或危險之發生,即由國家提前發動刑罰權以處罰不法行為之情形。

   (二)正犯與共犯

         1.意義:

            多數行為人共同實現一個刑法上的構成要件。惟此只要多數行為人當中有一人以上(即實行正犯)實現構成要件(即實行行為)即可,並不要求每個人都要實現。

         2.種類:

           (1)共同正犯:(刑法第 28 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行犯罪之行為者,皆為正犯

           (2)共犯:

                A.教唆犯:(刑法第 29 條)

                   教唆他人使之實行犯罪行為者,為教唆犯。教唆犯之處罰,依其所教唆之罪處罰之

                B.幫助犯:(刑法第 30 條)

                   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亦同。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3)身分犯之共犯:(刑法第 31 條)

                A.因身分其他特定關係成立之罪,其共同實行、教唆或幫助者,雖無特定關係,仍以正犯或共犯論。但得減輕其刑。

                B.因身分或其他特定關係致刑有重輕或免除者,其無特定關係之人,科以通常之刑。

           (4)間接正犯:

                A.利用無責任能力人之行為。

                B.利用無犯罪故意人之行為。

                C.利用他人職務上業務上之行為。

                D.強制他人為自己犯罪之行為。

八、競合論

   (一)法條競合

         1.意義:

            一行為實現數個構成要件,只侵害一個法益。

         2.性質:

           (1)屬於法律選擇適用:

               法律單數(評價一罪)。

           (2)法益同一性:

               數構成要件保護相同法益。

           (3)類型:

                A.特別關係:

                   兩罪名有邏輯包含關係。如殺人罪與殺害直系尊親屬罪。或如強制罪與強盜罪。

                B.補充關係:

                   法條立於補充關係。如遺棄罪與殺人罪(危險與實害)。

                C.吸收關係:

                   兩罪有伴隨關係。如強制罪與強制性交罪。實務上認為刑法上所謂犯罪行為之吸收關係,指其低度行為為高度行為所吸收。例如:刑法第 210 條「偽造變造私文書罪」及第 217 條「偽造盜用印章印文罪」競合者,只論偽造變造私文書罪。

   (二)包括一罪

         1.意義:

            犯意單一,構成要件同一,行為密接,法益侵害同一。

         2.類型:

           (1)接續犯:

                A.數行為密切接近時地實施,侵害同一法益。

                B.實務見解:

                   刑法上之接續犯,係指基於單一之犯意,以數個舉動接續進行,而侵害同一法益,在時間及空間上具有密切關係,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實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於此情形,始得依接續犯關係論以包括一罪,否則仍應依其犯罪具體情節,分別依想像競合關係從一重處斷,或依數罪併罰之例予以分論併罰。(最高法院 108 年台上字第 1416 號刑事判決)

           (2)結合犯:

                A.因為法律規定將數罪成為一罪。

                B.實務見解:

                   結合犯乃法律結合數個可以獨立構成犯罪之行為,另成一罪,係實質一罪,而非數罪。其型態是一個基礎的犯罪,加上相結合的犯罪所構成,例如刑法第 332 條之強盜結合犯即屬之。(最高法院 108 年台上字第 2272 號刑事判決)

   (三)想像競合

         1.一行為實現數個構成要件,侵害數個法益。效力為從一重罪處斷。(刑法第 55 條)

         2.有「同種想像競合」(觸犯相同刑罰之規定,例如:丟一顆手榴彈炸死三個人)與「異種想像競合」(觸犯不同刑罰之規定,如違規超車,造成一死一重傷)之區別。

   (四)數罪併罰

         1.意義:

            數犯罪行為,併合處罰。

         2.數罪併罰與限制:(刑法第 50 條)

            裁判確定前數罪者,併合處罰之。

         3.數罪併罰之方法:(刑法第 51 條)

            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依下列各款定其應執行者:

           (1)宣告多數死刑者,執行其一。

           (2)宣告之最重刑為死刑者,不執行他刑。但罰金及從刑不在此限。

           (3)宣告多數無期徒刑者,執行其一。

           (4)宣告之最重刑為無期徒刑者,不執行他刑。但罰金及從刑不在此限。

           (5)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 30 年

           (6)宣告多數拘役者,比照前款定其刑期。但不得逾 120 日。

           (7)宣告多數罰金者,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額。

           (8)宣告多數褫奪公權者,僅就其中最長期間執行之。

           (9)依第五款至前款所定之刑,併執行之。但應執行者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與拘役時,不執行拘役。

 

 

公職考試資料下載》

缺額最多公職考試,錄取率逐年提升 高普考資料索取

非警校生也能考,薪水穩定破5萬 一般警察特考資料索取

考試門檻低,起薪上看4萬4 鐵路特考資料索取

更多考試資訊》

高普考 一般警察特考 鐵路特考

優惠資訊》

立即線上諮詢/來班來電洽詢

加入全國分班LINE@迅速掌握最新考訊及各地優惠訊息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