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理論時期

作者:三民補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整合理論時期

整合理論時期

又稱Z理論時期。此時期的學者認為,人群關係理論並不能代替科學管 理,且科學管理的價值也不容忽視,故兩者應相互為用,同時講求「制度」與 「人」,乃不失偏頗。因此產生「系統分析法」,最後由「權變理論」展現此時期的最大成就。

整合理論時期主要學派

1.一般系統理論

2.環境系統理論

3.社會系統理論

4.生態系統理論

5.權變理論

一、一般系統理論

          由貝特蘭菲(Bertalanffy)所創,原用於解釋生物學現象。他認為:

   (一)在系統中尚包括有諸多次級系統,構成層次

   (二)平行論:

         基於系統層次性的觀念,貝特蘭菲指出,研究必須能整合各層次,透過平行觀察以發現共通的法則,來應付具備高互動特性的動態系統。

   (三)區分開放與封閉系統:

         將系統區分為開放與封閉,貝特蘭菲是第一人。

         貝特蘭菲的一般系統理論,構成所有系統理論的基礎。後由鮑丁 (Boulding)進一步提出九大系統層次,突顯系統的層次性。

二、環境系統(開放系統)理論

          此理論將組織外在的一切定義為「環境系統」。認為組織並非自我封閉,而是不斷的與外在環境系統產生互動性。 而外在環境系統可以區分為:

   (一)一般環境系統

         對組織普遍具一般影響力的因素,如:社會人口、教育、文化、經 濟、政治、法律、科技、資源等。

   (二)特殊環境系統

          與標的組織特別有關的環境因素,如:供應商、顧客、競爭者、技術、政府和社會團體等。

三、社會系統理論

         代表人物為帕森斯(Parsons)。他認為組織本身就是一個社會系統。

   (一)帕森斯(Parsons)指出社會系統有 AGIL 四種功能:

         1.適應作用(daptation):面對環境的適應性。

         2.目標達成(oal-attainment):組織完成本身所界定目標之能力。

         3.整合(ntegration):內部團結與協調的維持。

         4.模式維持(atency):組織引入新成員,並使其社會化接受系統的特有模式。

   (二)帕森斯(Parsons)認為,組織本身又可分成三個次級系統:

策略次級系統

任務:制定決策以適應環境 與維持組織

AGIL 功能屬性:適應作用(A)  模式維持(L)

與外在環境關係:開放

管理次級系統 (協調次級系統)

任務:維持組織對外關係/ 整合內部工作

AGIL 功能屬性:適應作用(A) 整合(I)

與外在環境關係:半開放、半封閉

技術次級系統

任務:達成組織目標

AGIL 功能屬性:目標達成(G)

與外在環境關係:封閉

   (三)另有卡斯特&羅森威(Kast & Rosenzweig)將組織分成五個次級系統:

         1.結構次級系統: 組織結構的定義,以定人員職掌與權責。

         2.技術次級系統: 組織達成目標的技術層面。

         3.心理社會次級系統: 組織成員心理狀態與團體間的互動。

         4.目標價值次級系統: 組織的目標要能彰顯社會價值,符合社會需求。

         5.管理次級系統: 貫穿整個組織,發揮整合、協調、設計、控制四大功能。

四、生態系統理論

   (一)代表人物

        1.高斯(Gaus): 是首位使用生態觀點研究行政學的學者。

        2.雷格斯(Riggs): 著有行政生態學,是集合行政生態理論之大成者。

   (二)主張

         1.視組織為「開放的有機體」,會隨環境與時間而調整內部以適應環境。

         2.組織制度無法生硬地移植,而需考量生態因素,否則會造成「水土不服、橘逾淮為枳」的現象。

   (三)鎔合-稜柱-繞射模式

         為雷格斯(Riggs)所提出,一足以解釋各類社會的行政模型。

         1.鎔合:未開發的農業社會

         2.稜柱:開發中的過渡社會,具有三大特色:

           (1)異質性:同一社會/時間/地區內,有許多不調和的現象並存。

           (2)重疊性:傳統與現代社會的結構重疊存在。

           (3)形式主義:理論與實際嚴重脫節,實然與應然之間有大段距離。

         3.繞射:已開發的工業社會

   (四)雷格斯(Riggs)對稜柱社會體制的喻象:

         1.經濟體制:市場食品店

         2.社會體制:稜柱團體

         3.政治體制:鬥雞場

         4.行政體制:沙拉

五、權變理論

          認為世上絕無一項單一的措施能夠適用於所有的情況(即無最佳方法或萬靈丹),任何理論均隨環境而變。主要觀點有:

   (一)否定兩極論:

         不贊同任何絕對的觀點,認為組織為封閉到開放的連續體

   (二)殊途同歸性:

         沒有最佳方法,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三)效率與效能同等重視。

   (四)強調彈性:

         無絕對的原理原則,因應人、事、時、地之不同而靈活變化。

   (五)不同組織層次應採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六)權變理論的領導型態:

         美國心理學家費德勒(F. Fiedler)在其權變領導效能的界定上認為,一個領導者無論採取任何模式,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取最大的領導效能,而為了達此目的,必須使領導方式和相應的領導情勢相配合。領導情勢又稱「團體-任務」情境,指在發生領導行為所處的人際環境。包括領導者與成員之間的相互關係、任務結構、職務權力三個要素。透過上述三個要素的相互配合,才能得到最理想的領導效能,也可藉此觀察領導者對情勢控制的程度高低。

系統理論可以歸納出下列特性

1.開放系統:組織與環境有相互影響的關係,環境因素不時加以滲入。

2.次級系統:組織內的各單位相互依賴與影響。

3.界限性:組織間有界限的劃分,但不易為人察覺。

4.反饋系統:組織可以接受環境對輸出品之肯定或否定反應。

5.新陳代謝:組織會不斷自外界補充東西,又稱「反熵作用」。

6.交錯重疊性:組織是一個系統交錯重疊的體系。

7.殊途同歸性:組織具有殊途同歸性。

 

國營事業招考資訊免費下載》

年終最高4.4個月>>台電招考免費資料索取

單一國營事業開缺最多>>郵局招考免費資料索取

網友狂推!國營CP王>>中油招考免費資料索取

 

鐵飯碗最新資訊》台電招考 國營聯招 郵局招考 台酒招考 

 

三民輔考優惠資訊》立即線上諮詢/來班來電洽詢

【2022跨年慶】三民輔考購課最高折5000元

加入三民輔考全國分班LINE@迅速掌握最新考訊及各地優惠資訊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