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

作者:林瑋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的階段是政治學最主要的轉變,其肇始的時間約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1960年代。行為主義的興起主要是傳統政治學過度仰賴歷史的描述和欠缺理論引導的缺陷使得研究成果缺乏可信度。同時,行為主義的研究推翻了若干未經檢驗的假設,提供政治學研究一個經驗的基礎。
行為主義最大的轉變,就是政治學對於知識論的觀點。行為主義學者認為,政治學必須轉型為科學的知識,運用理論而非社會標準或道德來研究,政治學的知識因而轉變為科學性的知識。

1.研究主題

這個階段,政治學者著重行為者的政治行為,其感興趣的主題包括投票、司法、立法、行政等行為,政治文化、政治社會化,及利益團體、政黨、政治發展與變遷等。

2.研究方法


行為主義主張,人類行為有其一致性並且可以透過經驗的驗證予以確定。因此,這個階段大量採用精巧的經驗研究技術,包括問卷、訪問、抽樣、統計學分析。學者主張,若理論僅是對生活狀態主觀的思考,欠缺客觀事實依據的分析,研究成果就不能幫助我們瞭解、解釋和預測人類的政治行為和政治制度的運作。

[三民輔考-政治學完全攻略]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