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學-貨幣理論

作者:蘇文

總體經濟學-貨幣理論

交易型貨幣數量學說

現金交易型貨幣數量學說,為最早的貨幣學說,經濟學者費雪為此派的代表人物。
(一)基本假設
依據古典貨幣數量學說,貨幣數量與物價水準成正比例之關係,係基於下列假設:
1.充分就業為常態:
此為古典學派理論的一貫假設。由於經濟體系無失業,故代表經濟產出之供給與需求完全均衡(只有在供給遠大於需求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失業問題),財貨勞務數量T亦因此而確定,所以貨幣數量M的增減,並不影響財貨勞務數量T之大小,只會使物價造成的波動。
2.貨幣的功能在作為交易媒介,而不具其他功能:
由於此假設,當貨幣數量增加,大眾將其持有之貨幣,全數用於消費,而不作儲藏之用。而在財貨勞務T不變下,當大眾之消費需求提高時,自然造成物價上升。
3.其他因素不變:
其他因素包括影響貨幣流通速度V與社會支付制度,金融制度、個人習慣、對未來預期、生產力大小等因素,均假設不變。
(二)主要論點
1.貨幣的功能為交換媒介,故大眾手中的貨幣,會全數用來購買財貨與勞務。
2.貨幣的購買力,即貨幣的價值,與貨幣數量M成反比,即在財貨勞務數量T不變之下,貨幣數量M增加,將使單位貨幣所能購買的物品減少,即貨幣的購買力下降,而貨幣的購買力又反映在物價的變動上,即購買力低時,物價P上漲;反之,則下降,故貨幣數量M將影響物價P的高低。
3.除貨幣數量外,物價P亦受貨幣流通速度V及財貨勞務數量T的影響。
然而,在短期內,貨幣流通速度V與財貨勞務數量T固定,故物價P僅由貨幣數量M決定,二者成同方向同比例的關係。
(三)現金交易方程式
古典學派之貨幣理論,以費雪(Fisher)的交易方程式(Equation of exchange)為代表,著重在貨幣數量M(貨幣供給)與物價P:
MV=PT 或 P="MV" /"T" 
M:特定時期內貨幣的流通數量
V:同時期內貨幣的流通速率,即每一單位貨幣的使用次數。
P:物價指數(即每單位財貨勞務的平均價格)
T:特定時期內財貨勞務的交易量(即以貨幣購買一切財貨勞務的交易量)
1.此方程式代表一地區某時期內成交的財貨勞務T,乘以其平均每單位價格P,必等於經濟體系同時期內貨幣流通數量M,乘以其流動速率V,亦財貨勞務的交易總價值PT,必等於經濟體系內的貨幣數量總額MV。
2.物價水準P的決定因素為M、V、T,即一般物價水準P與M、V成正比,與T成反比:
(1)P的變化與M、V的變化成正比,而與T的變化成反比。
(2)增加貨幣數量(M)或速率(V),或減少物品與勞務的交易量(T),則物價水準(P)上升;反之,減少貨幣數量或速率,或增加物品與勞務的交易量,則物價水準下降。
(3)在正常情形下,P為被動因素,受M、V、T三者的相互影響,所以某一因素變動,P並不一定隨之變動。如T增多一倍,而M、V亦同時增多一倍時,P便不會變動。
(四)缺點
1.貨幣並非只有交易媒介的功能,故持有貨幣者,並非都要馬上支用,且其流通速度,也會因為交易市場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2.在特定情況下,貨幣的增加使得資本增加,故反而引起產量的增加。因此物價不一定會上漲。
3.貨幣數量說,代表貨幣數量與一般物價有一定的比例關係,即貨幣數量增加一倍,物價則上漲一倍,可是事實並非如此。貨幣數量增加,固然可能引起物價上漲,但是兩者未必存在比例的關係,因為個人對貨幣的使用習慣不同,會使其比例有出入,同時此習慣也會左右物價漲跌的程度。
4.貨幣數量說,只由貨幣數量的增減,來說明財貨勞務的貨幣價格,卻忽略了財貨勞務產量的增減,對物價的影響。只要經濟社會中,生產彈性無窮大時,有效需求增加,並不會影響物價;反之,若生產彈性為零時,有效需求無論如何增加,生產供給也依然毫不增加,一般表現則使物價騰貴。
5.一個國家的幣值,不僅受貨幣數量的影響,在全球化的今天,匯率的變動,亦決定一國幣值的升貶,進而左右物價的漲跌。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