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學-簡單凱因斯理論

作者:蘇文

總體經濟學-簡單凱因斯理論

時代背景

1933年,美國經濟大恐慌時期,估計有1500萬人失業。到了1937年經濟復甦,卻仍有750萬人失業。失業率高攀不下,古典學派的充分就業理論無法解釋,凱因斯學派因應而生。

理論架構

一、凱因斯法則  Keynes’s law
亦即「需求創造供給」。
凱因斯認為1930年代是因為需求面嚴重不足,才會造成大量的失業,因此提出「有效需求原理」,認為只要政府積極提升需求,就能恢復經濟繁榮。凱因斯學派的經濟學因而被視為一種「需求面經濟學」。
二、價格與工資的向下僵固性
凱因斯認為工會、獨占廠商還有最低工資的限制,造成價格和工資只能升、不能降的向下僵固性。
相較之下,古典學派認為市場為完全競爭,價格和工資具備自由調整的機能,具有完全的伸縮性。
三、流動性偏好理論
凱因斯學派強調流動性偏好理論,亦即貨幣需求的投機動機,認為貨幣需求與利率呈反比,而當貨幣供給改變之後將會透過利率連結投資,進而影響實質部門。而在此立論下,古典學派的古典二分法不成立。
如:當貨幣供給增加,造成貨幣供給大於貨幣需求的超額供給,使得利率下跌,投資因而增加,進而影響實質部門的產出。
四、投資不一定等於儲蓄
凱因斯學派認為,儲蓄和投資是由兩群不同的人們各自進行,動機和行為皆不同,單一個利率未必能調節到均衡。
儲蓄不只決定於利率,還必須考慮所得水準;而投資也不僅僅決定於利率,還必須考慮主觀認定的報酬率MEI;再加上投資人還會在投資標的以及持有現金中選擇,因此投資不一定會等於儲蓄。
五、有為的大政府
凱因斯學派認為,為了刺激經濟,政府應該積極干預,採取各種政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提升整體經濟的需求,以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再加上古典二分法並不成立,因此貨幣政策是有效的。

有效需求原理

一、需要總量函數
某一就業量下,所生產出來的產出,出售後所預期的總收入,稱為「需要總量」。就業量愈高,產出愈多,出售後所預期的總收入亦愈高。

二、供給總量函數
足以誘發一定就業量的最低收入,稱為「供給總量」。就業量愈高,誘發此高就業量的最低收入也愈高。

三、均衡
當預期收入高於最低收入,廠商會再投入生產,增加雇用量,直至需要總量等於供給總量。此後,預期收入低於最低收入,因此不會再增產,因而達到均衡。
凱因斯學派認為,當社會處於一個低就業均衡(n*)時,政府必須使有效需求增加,使大眾的購買力增加,而生產者預期未來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使總需要函數整條線上移,增加就業量,亦增加供給,目標是促使社會達到充分就業水準(nf)。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