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學-匯率(二)

作者:蘇文

總體經濟學-匯率(二)

伸縮性匯率

(一)意義
為了避免浮動匯率所帶來的不安定性等缺點,許多國家都採取外匯安定基金或外匯平衡帳等方式,以政府機構買賣外匯的活動,間接管制匯率的升降,此種制度稱為伸縮性匯率制度。
(二)調整國際收支的過程
在逆差失衡時,即外匯需要大於供給時,以本國貨幣買回外匯,使外匯供給增加,以維持匯率安定,並達成國際收支平衡。順差時,則賣出外匯。
(三)優點
1.外匯買賣的操作,避免匯率的經常波動。
2.當國際收支長期失衡時,亦可藉匯率的調整,而促進平衡,即不似固定匯率的滯泥不變。
(四)缺點
1.藉外匯買賣來調整匯率,在數量須作準確的判斷,此並非容易。
2.缺乏固定匯率的安定性,亦失去浮動匯率發揮自動調整作用的優點。
3.容易引起他國採取相同的行動。

機動匯率

(一)性質
我國採用的制度。有人謂其為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有人謂為浮動匯率。茲分析其性質如下:
1.此制之本質仍為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因我外匯市場仍不具備浮動匯率市場之三條件:
(1)匯價由市場決定。
(2)利率由市場決定(我國市場利率仍非完全由市場決定)。
(3)買賣外匯自由(我國市場之外匯買賣仍非絕對自由)。
2.充其量我們只可說此制為我國由固定匯率走向浮動匯率之歷程,或是嚴格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二)央行的介入方式
1.逆勢操作與順勢操作:
若央行企圖緩和匯率走勢(如緩升、緩貶),反之即為順勢操作。
2.沖銷:
若央行介入外匯市場後並未改變貨幣供給量,則為沖銷式干預。若有改變,則為非沖銷式干預。
(三)優點
1.避免國際通貨膨脹的傳播。
2.增強我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
3.國際收支平衡的自動調節。
4.緩和外匯存底累積對貨幣供給額的壓力。
5.匯率可適應經濟情況機動調整。
6.強化企業體質,改善經濟結構。
上述理論之優點,以匯率由市場決定為原則,現行機動匯率制度,匯率由五家買賣外匯指定銀行代表於每營業日上午九時會商決定,故是否能達成上項優點,頗值得懷疑。
(四)缺點
機動匯率制度類似於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其主要目的一方面免求合理的匯率,避免外匯累積過多所造成對貨幣供給量的壓力,另一方面又期望匯率安定,以免影響國貿的發展。換言之,機動匯率希望兼顧匯率的合理與安定,因此,為了達成上項雙重目標,在做法上也就出現了下列缺點:
1.為進行匯率干預,中央銀行不得不持有相當的外匯存量,而且其干涉能力愈大,外匯存量愈多,因而不能避免外匯存量變動對貨幣供給量所造成的壓力。
2.匯率干涉的幅度及時機,都是人為決定的,會導致心理與投機的匯率不安定,而有礙國貿的發展。
3.在干涉匯率之下,未必是合理的匯率,貿易順差仍然存在,國內財政與貨幣政策不能不同意貿易順差而進行被動的調整,故真正自主的經濟政策仍無法建立。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