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市場

作者:林林元

外匯市場

外匯市場

 

一、外匯市場型態

(一)狹義
銀行間市場(Interbank Market)銀行業為了滿足資金調度與運用之所需,於同業間進行外匯買賣的市場。
(二)廣義
即顧客市場與銀行間市場的所有外匯交易市場除了前述之銀行間市場外,尚包含銀行與個人、貿易商買賣外匯的市場。

二、匯率的種類

(一)即期匯率VS.遠期匯率    1.即期匯率(Spot Rate)    買賣成交後之二日內,必須立即交割的外匯所適用之匯率。
    2.遠期匯率(Forward Rate)    買賣成交後之二日後才交割的外匯,所適用之匯率。
(二)買進匯率VS.賣出匯率    1.買進匯率(Bid Rate)    又稱為出口匯率,即銀行願意買入之外匯價格。
    2.賣出匯率(Ask Rate)    又稱為進口匯率,即銀行願意賣出之外匯價格。
(三)單一匯率VS.複式匯率    1.單一匯率
(Single Exchange Rate)    所有的進出口商均適用相同的匯率。
    2.複式匯率
(Multiple Exchange Rate)    針對不同的進出口商,採用不同的匯率計算,此舉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刺激出口或限制進口。
(四)交叉匯率
(Cross Rate)    兩國貨幣於市場上,無法以直接匯率報價,故透過第三國貨幣之匯率,來計算兩國貨幣之兌換比率,又稱為套算匯率。

金融機構

一、雙元金融體系(Financial dualism)

(一)有組織金融體系(官方)
貨幣市場、資本市場、金融機構。
(二)無組織金融體系(民間)
無法透過有組織金融體系融通的資金,轉而流向民間金融體系,因此,該體系透過民間借貸市場補足有組織金融體系的資金缺口,而民間借貸市場又稱為「地下金融」。台灣的民間借貸市場十分活絡,如民間標會、典當等。

二、創造信用機能區分

(一)貨幣性金融機構
具有創造信用的功能。如商業銀行、中小企業銀行、農漁會信用部等各類基層金融機構。
(二)非貨幣性金融機構
不具創造信用的功能。如信託投資公司、票券金融公司、保險公司、郵政儲金匯業局(郵政公司)等。

金融中介機構

直接金融
企業發行股票、債券,直接向投資大眾借得資金。如股票市場、債券市場。
間接金融
透過「金融中介」的服務,收受存款,再貸放給廠商或消費者,以媒和資金的借入者與貸出者。如銀行利息借低貸高,藉以賺取價差以及手續費。
於間接金融架構中,扮演資金樞紐的角色。透過金融中介機構的運作,可有效降低資訊不對稱所引起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問題,解決資金流通的阻礙,故在市場上大部分資金融通,均透過金融中介機構。

一、資金撮合的二大障礙

(一)交易成本
資金的交易成本是指交易所需花費的金錢和時間(資金剩餘者為了尋求資金需求所花費的搜尋成本、評估資金需求者的信用狀況所花費的評估成本,以及簽訂契約等作業成本)。若金融機構能夠吸收儲蓄者的小額資金彙集成大額資金,便可發揮規模經濟的效益,降低平均交易成本。
(二)資訊不對稱
係指當交易的一方較交易的另一方掌握更加的資訊,則會導致逆選擇與道德風險的發生,使資源配置沒有效率。
1.逆選擇(adverse selection):
若銀行對企業的實際營運或財務狀況,無法確實掌握,則將使違約風險較高的企業,想辦法偽裝成違約風險較低的企業,向銀行貸得利率較低的貸款,但銀行也懂得為採取防範措施,即調高借款利率,然這反而使違約風險較低的借款企業,降低借款意願,而違約風險較高的借款企業,可能因調高後的利率可能仍低於原先預期的借款成本,提高了借款意願,如此一來導致銀行將資金貸放給違約機率高的企業,此即「逆選擇」。
2.道德風險(moral hazard):
係指在借款人或有價證券的發行人取得資金後,沒有依照原來計畫使用資金,而從事高風險的的投機活動,使得還款之違約風險增加。此為交易後所發生的風險。

二、金融中介之種類

(一)依資金運用方式區分
1.存款中介機構:
主要以發行各種存款憑證,像企業、家庭和政府機構吸收存款,再將存款放款給資金需求者。如商業銀行、儲蓄協會以及信用合作社等。
2.契約中介機構:
與資金剩餘者訂定「契約」後,即以此契約為基礎,向資金剩餘者吸收資金後,主要用於長期證券或不動產投資上。如人壽保險公司、產物保險公司以及退休基金等。
3.投資中介機構:
對社會大眾發行證券或受益憑證,以取得資金,再將資金用於購買債票券、股票或從事放款等。如證券公司、證券金融公司、證券投資信託公司等。
(二)依「貨幣性」區分
1.存款貨幣機構:
發行貨幣性間接證券的金融機構稱之。機構對資金剩餘者發行貨幣性間接證券(如可轉讓定期存單),以籌得資金,再對資金需求者融通,發揮中介功能。如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以及農漁會信用部等。
2.貨幣機構:
發行非貨幣性間接證券的金融機構。機構對資金剩餘者發行非貨幣性間接證券(如壽險保單),以取得資金,再對資金需求者融通,發揮中介功能。如保險公司、郵政公司,以及證券投資信託投資公司等。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