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所得與通貨膨脹-1

作者:元 林

國民所得與通貨膨脹-1

GNP與GDP

一、定義

(一)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
一國全體國民,在一定的期間內,新生產出來之最終財貨與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
1.一國全體國民:
居住在國內與國外的本國國民,不包含居住在國內的外國人民屬人主義。
2.一定期間:
通常以一年或一季為準,而非於計算期間內的生產活動,一律不計入。故國民所得為流量的概念。
3.最終財貨與勞務:
即無法再繼續成為生產原料(中間財intermediate goods),為生產活動最末端所產出的商品,例如麵粉廠所生產的麵粉,會被繼續用來製作麵包或饅頭,因此能夠被計入生產毛額者,為麵包或饅頭,而非麵粉。
4.市場價值:
只有透過市場交易的經濟活動,才會計入生產毛額。這是因為商品透過市場交易所產生的附加價值,方能具體地被計入生產毛額,而無市場交易之經濟活動,無法獲得公開之市場價值,故難以計入生產毛額中。但仍有例外的情況:
(1)自有房屋租金。
(2)自耕農自種自食。
由於設算容易,故仍計入生產毛額中。
(二)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一國境內人民,在一定的期間內,新生產出來之最終財貨與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
1.一國境內人民:
於本國境內之所有本國國民與外國人民屬地主義。
2.國外產值不計入:
GDP不包含本國國民或外國人民在國外生產的價值。
(三)國外要素所得淨額 (Net Foreign Income;NFI)
1.定義:
NFI=本國國民在外國生產之價值-外國人民在本國生產之價值
本國國民為其他國家所創造出的產出,減去外國人民為我國創造的產出。
2.GDP=GNP-NFI

二、計算方法

無論從「生產面」、「所得面」、「支出面」去計算GNP及GDP,所求得的結果必定都相等。
(一)從生產面衡量
從生產面來看,一項財貨所創造出來的價值稱為附加價值(Value-added),也就是將銷貨收入減去進貨成本之後,所得到的結餘。
附加價值=銷貨收入-進貨成本
GNP或GDP=市場所有附加價值的總和
(二)從支出面衡量
GNP或GDP=C+I+G+(X-M)
X-M=NX:淨出口(Net Export)
(三)從要素面衡量
將所有生產要素所得加總,亦為全體國民所得,即為所得面計算的GNP或GDP。
GNP或GDP=工資+租金+利息+利潤
=國民所得毛額-(折舊+間接稅淨額)
GNP或GDP=w+r+i+π=GNI-(D+IBT)

國民所得與物價指數

一、國民生產淨額(Net National Product,NNP)

國民生產毛額減去折舊(Depreciation,D),為整個社會的淨產岀:
NNP=GNP-折舊(Depreciation,D)
=C+(I-D)+G+X-M
I-D=Net Investment淨投資

二、國民所得(National Income,NI)

全體國民以其生產要素參與生產的報酬總和,即前述之國民生產淨額NNP,再扣掉企業間接稅IBT:
NI=NNP-IBT

三、個人所得(Personal Income,PI)

PI=NI-勞而不獲+不勞而獲
(一)勞而不獲
1.公司未分配盈餘。
2.公司營利事業所得稅。
3.社會保險支付與安全支付。
4.罰款。
(二)不勞而獲
1.移轉個人支付(例如:65歲老人津貼3,000元)。
2.公債利息。

四、所得分配 勞倫茲曲線與吉尼係數

(一)勞倫茲曲線(Lorenz Curve)
1.用以衡量所得分配不均之程度。
2.定義:
(1)橫軸:家庭戶數累計百分比。
(2)縱軸:所得累計百分比。
(3)對角線:代表所得分配絕對公平。
3.衡量標準:若勞倫茲曲線偏離對角線幅度越大,則代表經濟體系所得分配越不均。
(二)吉尼係數(Gini Incoefficient)
1.即勞倫茲曲線與對角線間所圍成之區域面積,佔對角線以下之三角形比例。又叫做集中比率(Concentration Ratio)或不均等係數(Inequality Coefficient)。
2.定義:
(1)0<吉尼係數<1。
(2)衡量標準:
若吉尼係數越接近1,則代表經濟體系之所得分配不均越明顯,即貧富差距極高;反之,若吉尼係數越接近1,則代表經濟體系之所得分配越公平,即貧富差距甚小。

五、物價指數(Price Index)

該期平均物價相對於基期平均物價的百分比基期的平均物價=100
當期平均物價/基期平均物價 ×100
(一)針對不同物品價格區分
常用的物價指數包含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及躉售物價指數(WPI)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或零售物價指數:
用以衡量正常家庭平時主要消費物品價格之相對變化程度。
躉售物價指數(Wholesale Price Index,WPI)或批發物價指數:
用以衡量批發品及生產原物料價格之相對變化程度。
(二)針對不同消費期間區分
拉氏物價指數(Laspeyres Price Index):
以基期之數量為基礎。
CPI(WPI)=(Σ商品之當期價格×▁商品之基期消費量)/(Σ商品之基期價格×▁商品之基期消費量)×100
畢氏物價指數(Passche Price Index):
反映最終財貨與勞務從基期到當期之平均物價變動倍數,又稱之為GNP或GDP平減指數,GNPor GDP deflator以當期之數量為基礎
GNP or GDP deflator=(Σ商品之當期價格×▁商品之當期消費量)/(Σ商品之基期價格×▁商品之當期消費量)×100
=(名目 "GNP or GDP" )/(實質 "GNP or GDP" )

簡單凱因斯模型之乘數原理

一、乘數(Multiplier)


(一)定義
當社會未達充分就業時,總支出AE發生變化,導致所得之變化呈倍數擴張。
(二)成因
依據簡單凱因斯模型,假設Y=C+I,C=C0+bY,I=I0
總支出函數:AE=(C0+I0)+bY,斜率為b。
若自發性支出增加X,使總支出曲線水平上移X,由AE0上升到AE1,因此在當期所得為Y0之下,總支出增加到E0,凱因斯主張需求創造供給,使下期所得Y1,以滿足原本E0的支出需求,故Y1=E0,然而實際的支出需求卻又進一步增加到E1,因此又使下一期所得繼續增加到Y2,以滿足E1的支出需求……以此類推,可推得最後均衡所得為Y*。在擴張之過程中,所得增加的倍數:
ΔY=ΔX+bΔX+b2ΔX+b3ΔX+......=1/(1-b)ΔX,∆Y/∆X=1/(1-b)>1
所得增量∆Y與支出增量∆X之差距倍數,即為乘數!
(三)數學式
Y=C+I+G+X-M,C=C0+bYd,Yd=Y-T,I=I0+fY,
G=G0,T=T0+tY,
X=X0,M=M0+mY
Y=C0+b(Y-T0-tY)+I0+fY+G0+X0-M0-mY
[1-b(1-t)+m-f]Y=C0-bT0+I0+G0+X0-M0
Y=1/([1-b(1-t)+m-f]) (C0-bT0+I0+G0+X0-M0)
租稅乘數:
政府定額稅每增加一元,會使所得減少的倍數。
m_(T_0 )=∂Y/(∂T_0 )=(-b)/([1-b(1-t)+m-f])
政府支出乘數:
政府支出每增加一元,會使所得增加的倍數。
m_(G_0 )=∂Y/(∂G_0 )=1/([1-b(1-t)+m-f])
平衡預算乘數:
政府同時等額增加政府支出與稅收,造成所得變化的倍數。
定額稅:
〖dG〗_0=〖dT〗_0,m_B=m_(G_0 )+m_(T_0 )=∂Y/(∂G_0 )+∂Y/(∂T_0 )  =(1-b)/([1-b(1-t)+m-f])<1
所得稅:
〖dG〗_0=〖dT〗_0+tdY+Ydt,m_B= (1-b)/([1-b+m-f])<1
投資乘數:
自發性投資每增加一元,會使所得增加的倍數。
m_(I_0 )=∂Y/(∂I_0 )  =1/([1-b(1-t)+m-f])
m_(G_0 )=m_(I_0 )(政府支出乘數=投資乘數)

二、膨脹缺口與緊縮缺口

(一)定義
當社會總需求大於充分就業下的總需求時,兩者間之差距稱之為「超額需求」。由於需求明顯過多,造成物價上升,故此超額需求形成了膨脹缺口;反之,當社會總需求小於充份就業下的總需求時,兩者間差距稱之為「需求不足」。由於需求明顯不足,造成物價下跌,故此需求不足形成了緊縮缺口,而由此決定之所得,與充分就業間的所得差距,稱之為GNP缺口。
(二)圖形與計算
假設充分就業所得為Yf,實際所得為Y,貨幣乘數為m:
若Y>Yf,則存在膨脹缺口:
Y>Yf  inflationary gap,gap=|(Y-Y_f)/m|
若Y<Yf,則存在緊縮缺口:
Y<Yf  deflationary gap,gap=|(Y-Y_f)/m|
Yf為充份就業下之所得,而維持充份就業下之總支出為AE0,當總支出為AE1時,所得增加為Y1,形成了膨脹缺口("AB" ) ̅;反之,當總支出為AE2時,所得減少為Y2,形成了緊縮缺口("CD" ) ̅。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