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280 筆查詢結果
政治學-國際政治理論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9/14/2017
現實主義
一、代表學者:摩根索(Hans Morgenthau);華茲(Kenneth Waltz)
二、主要假設
(一)國際政治的特徵在於無政府狀態。
(二)國家是國際政治主要的行為者。
(三)國家是理性的行為者。
(四)國家為追求生存,將力圖擴張「權力」或「安全」。
(五)無政府狀態下,國家為追求安全的行為反倒形成安全困境。
(六)權力格局將影響對外政策的制定及國際政治的運作。
三、主要觀點
(一)古典現實主義
1.國際政治跟所有政治一樣,都是權力政治。
2.對資源、榮耀的追求深植於人性之中,反映在外,便成為國家利益。
3.國際間並無更高權威,國家為求確保國家利益,唯有依賴自身權力。
4.權力是國家最根本的利益,因此國家必然專務於權力爭奪。
(二)新現實主義
1.承襲古典現實主義對權力的重視,但特別強調結構層次的影響。
2.強調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狀態(anarchy)以及權力格局(distribution of capabilities)兩項結構影響。
3.不再強調人性嗜利奪權,但堅持國家需維護人民的生存與安全。
4.在無政府狀態下經...
知識
政治學-國際政治的分析層次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9/14/2017
分析層次的意涵
分析層次的目的,主要在認定及勾勒不同的分析層次,使得所觀察的現象得到解釋,也就是說,分析層次的過程,基本上針對「解釋方向」的探尋。
三個分析層次
國際政治學者華茲(Kenneth Waltz)在《人、國家與戰...
知識
政治學-民意與政治傳播(七)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9/14/2017
政治傳播媒介
一、大眾傳播媒體
(一)電視與收音機
電視與收音機再傳播政治訊息上效果非凡,一來是利用聲光效果,造成較深的印象,二來是年輕人不願耐心閱報,習慣用電子媒體吸收資訊。
(二)報紙
報紙是次於電視的政治傳播媒介,凡經濟發...
知識
政治學-民意與政治傳播(六)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9/14/2017
政治傳播對民意的影響
一、議題設定效果(agenda-setting effect)
所謂議題設定效果是傳播媒體所選擇報導的新聞內容,會影響民眾對該相關議題重要性的排序。由於每天世界各地或是國內各處發生的新聞相當多,勢必無法全部都刊登...
知識
政治學-民意與政治傳播(五)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9/14/2017
政治傳播的意義
一、McNair認為,政治傳播就是對於政治事務的有目的性之傳播。
二、Perloff則定義政治傳播為一個國家的領導、媒體以及民眾針對與公共政策相關作為的訊息,所進行的交換以及商議的過程。因此,政治傳播的行為者除了國家的...
知識
政治學-民意與政治傳播(四)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9/14/2017
民意調查與公共政策
一、理性的積極分子模型(Rational-activist model)
理性的積極份子,是一個民主政治中廣為接受對於理想的公民應該扮演角色的模型。此模型強調民主國家的公民,對政治事務既通曉、涉入又理性積極。他們在...
知識
政治學-民意與政治傳播(三)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9/14/2017
民意調查
三、選舉民意調查的方式
(一)出口民調
當選民剛離開投票所後,所進行的民意調查。由於出口民調詢問的就是剛剛投完票的選民,與其他選舉前民意調查所詢問「可能會去」投票選民的「投票意向」不同,因此,準確性較高。另外,出口民調訪問...
知識
政治學-民意與政治傳播(二)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9/14/2017
民意的形成
雖然大致上,社會學者已能指出各個類型的人對政治事務所持的態度,但沒有任何一種的社會類別絕對支持或是反對某一特定的政治事務。以下分述,當論及民眾對於政治事務的態度時,幾個重要的類別:
(一)社會階級
社會階層的判定有兩種方...
知識
政治學-民意與政治傳播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9/14/2017
民意的定義
不同的學者對於民意提出不同的定義:
(一)呂亞力認為,民意是指在公共事務領域內,人民認為政府應或不應採取行動的看法或立場。
(二)Yeric與 Todd 將民意定義為一群人對共同關心的事務所共有的意見。
(三)Key則...
知識
政治學-利益團體在民主政治中的正負面功能與相關理論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9/13/2017
利益團體在民主政治中的正負面功能:
一、正面功能
(一)彙整民意
民主政治中,政黨是主要彙整民意的途徑,然而僅依政黨彙整民意是有侷限的,因為政黨是以獲勝為主要目的,所以重視多數民意而輕忽較弱勢的聲音。利益團體恰能補其不足,將部分未被...
知識
政治學-利益團體影響力的決定因素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9/13/2017
會員人數的多寡
在其他條件均相等的情形之下,一個成員人數眾多的利益團體較一個成員人數稀少的利益團體,其政治影響力更為顯著。之所以如此,其理甚明。對於經由選舉取得公職的決策官員而言,成員眾多的利益團體其得以動員的選票數目較多,而且其政治捐...
知識
政治學-加入利益團體的動機與蓬勃發展的原因
一般行政(普考、四等)|
9/13/2017
加入利益團體的動機
雖然每個人加入利益團體的動機不盡相同,但克拉克(Peter Clark)與威爾遜(Jams Q. Wilson)認為主要的動機計有:
一、物質性誘因(material incentives)
以經濟誘因為主,例如...
知識
第 1729 至 1740 筆, 共 9280 筆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