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澳及大洋洲-世界地理
導遊領隊|2024/04/12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1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0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0
-
美洲-
導遊領隊|2024/04/09
隋唐盛世 (五) - 中國歷史
作者:陳亦凡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中國歷史
四、對外關係與交流
(一) 隋唐的對外經略
1. 北邊的擴張:
● 突 厥 | |
隋唐 | 北方最強大的部族,為當時中國北邊大患。 |
崛起 | 南北朝末期,為匈奴的別種。 |
興衰 | • 強盛是因中國的分裂與動亂。 • 衰弱之因突厥內部的對立與不安。 |
領域 | 東起遼東,西迄裏海。 |
隋文帝 | 先使用離間政策,使突厥分為東西兩部;然後又以遠交近攻之計,削其勢力,迫使其稱臣。 |
東突厥 | 占據大漠南北,影響中國最大,唐太宗命李靖率大軍滅之,太宗為西域諸國推為天可汗。 |
西突厥 | 占有蔥嶺東西之地,於西域勢力最強,高宗初年為蘇定方討平。 |
● 回 紇 | |
種屬 | 匈奴苗裔。 |
興衰 | • 唐玄宗:攻取東突厥故地,成為塞北第一大國,曾助唐平安史之亂。 • 唐德宗:改名回鶻,並與唐和親。 • 唐宣宗:為北方蠻族所破,至此終於消除了唐代近百年的北邊大患。 |
漢化 | • 8 世紀中受唐朝的影響,從游牧走向半定居。 • 文字、宗教均受九姓胡影響。 |
2. 西方的經營:
吐谷渾 | |
為鮮卑後裔,位於青海。唐太宗命李靖、侯君集討滅,收其地為郡縣。 | |
西域諸國 | |
安西都護府 | 為唐太宗滅西域門戶高昌而設立的,作為統治天山南路的根據地。 |
滅西突厥 | 高宗滅西突厥,取得天山北路,蔥嶺以東於是盡為唐有。 |
波斯 | 為了聯唐抗大食,亦曾接受高宗之冊封。 |
天竺 | |
即漢代身毒,在今印度半島北部。貞觀末年,王玄策曾聯合吐蕃與泥婆羅聯軍平定天竺。 | |
吐蕃 | |
• 現今藏人的祖先。 • 貞觀 8 年,唐太宗與吐蕃聯姻,將文成公主嫁予棄宗弄贊,中國文化及佛教因而傳入西藏。 • 唐採取北和回紇、南結南詔的策略,孤立吐蕃。 • 宣宗時,河西吐蕃為當地義民結合漢民所逐,西北邊患始平。 |
|
大食 | |
• 在今阿拉伯半島。 • 怛羅斯之役:唐玄宗天寶 10 年(751 年),唐將高仙芝率領之蕃漢聯軍,敗給黑衣大食(阿拔斯 • 安史之亂:大食曾派兵助唐收復兩京。 |
3. 南方的發展:
(1) 流求:
隋煬帝大業年間,曾派陳稜率軍自義安浮海至流求,部分學者認為,當時流求即今日臺灣。
(2) 南海諸國:
A. 中南半島沿海國家及南洋諸國,多來朝貢,並稱呼中國為「唐」。
B. 華人移居南洋漸多。
(3) 南詔(今滇西一帶):
A. 為抵制吐蕃,唐朝支持南詔統一,結果反而成為唐末的嚴重邊患。
B. 宣宗時期,為禍尤烈,屢擾國境。10 世紀初,南詔不斷對外用兵,造成內部分裂,直至
段氏成立大理國,形勢方告穩定。13 世紀中為蒙古所滅。
4. 東方的經略:
(1) 朝鮮半島:
A. 隋代時,朝鮮半島上有三個國家:高句麗、百濟及新羅,其中以高句麗國力最為強盛。
B. 隋煬帝曾三次親征高句麗。
C. 白江口之戰:中日交通以來第一次大戰。
起因 | 唐太宗時,百濟聯合高句麗入侵新羅。 |
經過 | 唐高宗命蘇定方進攻百濟與高句麗,百濟向日本求援,雙方交戰。 |
結果 | 百濟、日本聯軍戰敗,百濟滅亡。隨後五年高句麗亦被薛仁貴討平,薛被任命為首任安東都護,鎮守 平壤。 |
(2) 日本:
A. 自貞觀 4 年至唐末,日本先後遣唐使共 19 次,目的在吸收唐代文化。
B. 倭國至唐代始改稱日本。
考試資訊》
英文專修》雪薇英文專修班課
暫無討論 |
百科問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