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的禮儀

作者:陳亦凡x陳毅弘x龍玉雲

衣的禮儀

衣的禮儀

一、男士服裝

1.典禮禮服:
(1)大禮服(Swallow Tail、Tail Coat or White Tie):
A.以黑色為主,適合晚間最正式的場合,如國宴、隆重晚宴及觀劇等。
B.後擺是燕子尾形,故又稱燕尾服。褲腳不捲摺,褲管左右外緣車縫處有黑緞帶。
C.要搭配白色的領結,因此可稱之為白領結(WhiteTie),白色硬胸式或百葉式襯衫,硬領而折角。
D.白色織花棉布背心,皮革或棉質白色手套,黑色絲襪,黑色皮鞋。
E.有些高貴與具有品味的紳士,會注意內著的襯衫,若需配上袖釦,則務必配上合適的袖釦。
(2)早禮服(Morning Coat):
A.日間在特殊的場合,如呈遞國書、婚喪典禮、訪問拜會等時常穿著早禮服。
B.上裝:早禮服的上裝長與膝齊,顏色尚黑,亦有灰色者。
C.背心:背心多為灰色以配黑色上裝。
D.深灰色柳條褲、黑白相間斜紋或銀灰色領帶、白色軟胸式或普通軟領襯衫、黑色光緞硬高帽或灰色高帽、灰色羊皮手套、黑色絲襪及黑色皮鞋。
(3)小晚禮服(Tuxedo,Smoking,Black Tie,Dinner Jacket,Dinner Suit or Dinner Coat):
A.晚間集會最常用之禮服,亦為各種禮服中最常使用者。
B.通常上裝為黑色,左右兩襟為黑緞。
C.夏季則多採用白色,又稱為白色小晚禮服。
D.褲子均用黑色,左右褲管車縫飾以黑色緞帶,搭配白色硬胸式或百葉式襯衫、黑色領結、黑襪子及黑色漆皮鞋。
2.一般服裝:
(1)西服(Suit):
A.適用於拜會或參加會議等工作上正式場合。
B.打領帶、著白(淺)色長袖襯衫,配黑(深)色鞋及黑(深)色襪,上裝與長褲宜同色同質料,顏色以深色為宜,夏季或白天可著淡色西服,如果參加正式晚宴,仍宜著深色西服。
C.應注意者,單排扣西服,不論二顆或三顆,最下扣均不扣;坐下時扣子可解開;起立時,則須扣上。至於雙排扣西服,最下扣可扣亦可不扣,不論坐或立,扣子不可解開。著三件式西裝,背心最下扣亦不扣。
D.正式場合,不宜脫下西裝上衣,或解下領帶,亦不得於上衣內穿著短袖襯衫。倘使用吊帶,更不宜外露。領帶的顏色及圖案應求雅緻,寬窄則宜與西裝上襟之比例一致,長度則以到腰際皮帶環扣處為宜。
E.西裝左右兩口袋為裝飾用,勿裝任何東西,口袋蓋應外翻,不要收入口袋內。
F.皮鞋與西裝之顏色必須相互配合得稱,深色西裝應配深色皮鞋及襪子,著深色皮鞋時,不宜配紅色、黃色、白色或其他淺色襪子。
(2)時尚便服(Smart Casual or Business Casual):適用於較不正式場合穿著,著休閒長褲,搭配長袖襯衫,外加夾克或外套,通常不打領帶。穿著皮鞋或休閒鞋(非運動鞋)。
(3)休閒便服(Casual):適用於輕鬆交際應酬之場合,著休閒長褲或牛仔褲,搭配POLO衫或T恤及休閒鞋(非運動鞋)。

二、女士服裝

1.適當化妝是女士出席正式場合基本禮儀,應避免濃妝豔抹、香氣逼人、髮型誇張。配戴飾物亦不宜過多或發出叮咚聲響。
2.女性出席正式場合可依不同性質穿著旗袍、洋裝或套裝等。一般白天著短旗袍,晚間正式場合著長旗袍或長禮服(evening gown),配以披肩,不宜加上毛線衫。
3.女士在白天之集會均可戴帽,如上教堂,晚間則不宜戴帽,參加園遊會不僅可戴帽並可攜帶陽傘。

住的禮儀

一、平日家居

1.家居應保持安靜,不可有妨礙他人之聲響行為,如大聲說話及哼唱歌曲等。
2.開關門窗、移動器物、使用盥具、上下樓梯、步履地板,務須輕緩,不可發出震動聲響,影響鄰居。
3.寓內有小孩,應禁止他們奔跳,以免干擾他人。
4.居住公寓飼養寵物應考慮是否影響鄰居安寧。
5.住家裝潢整修或遷移應選擇適當時間,宜避免清晨、午休或夜間等休息時段。

二、作客寄寓

1.作息時間應力求配合主人或其他房客。
2.進入寓所或他人居所應先揚聲或按電鈴,不可擅闖或潛入。
3.未獲主人同意前,勿打長途電話、開冰箱或在主人家會客。
4.晚間如有多人聚會或遠行前,應先通知主人或鄰居。
5.臨去前,應將臥室及盥洗室打掃清潔,恢復原狀。

三、旅館投宿

1.宜先預訂房間,並說明預計停留天數。
2.旅館內不得喧嘩或闊談,電視及音響之音量亦應格外注意節制。
3.旅館內切忌穿著睡衣或拖鞋在公共場所走動或串門子。
4.不可在床上抽煙,不可順手牽羊,儘量保持房間及盥洗室之整潔。
5.不吝給小費,準時辦理退房手續。
6.小孩在走廊、餐廳或旅館大廳等公共場所追逐奔跑時,應予制止。
7.就浴時須將浴簾拉上,並置於浴缸內,以免濺溼地板。

行的禮儀

行的禮儀約可分為行走、乘車、乘電梯及上下樓梯等介紹。

一、行進走路時,應注意的重點

1.原則:前尊、後卑、右大、左小。
2.與長官或女士同行時,應居其後方或左方,才合乎禮儀。
3.三人並行時,則中為尊,右次之,左最小。
4.三人前後行時,則以前為尊,中間居次。
5.與女士同行時,男士應走在女士左邊(男左女右的原則),或靠馬路的一方,以保護女士之安全。此外,男士亦有代女士攜重物、推門、撐傘、闢道及覓路的風度。
6.行進之間改變方向,應注意後方有無來者,避免碰撞。人多處應注意本身攜帶物品勿碰觸他人。倘無意中碰觸他人應即致歉。
7.路邊呼叫計程車,應注意上、下車地點,避免妨礙後方車輛行進及路人安全。

二、乘車時

1.有司機駕駛時:     
駕駛盤在左    駕駛盤在右
(1)駕駛盤在左,以後座右側為首位,左側次之;駕駛盤在右,以後座左側為首位,右側次之。(駕駛盤在左,各國實踐一致,均以後座右側為首位;至於駕駛盤在右,各國實踐則不一。如:日本則以後座右側為尊。)惟不論駕駛盤在左或在右,前座司機旁的座位均最小。依國際慣例,女賓不宜坐前座。
(2)以三人乘坐之汽車為例,如靠右通行,坐乘第二位者應繞至車後左門上車,但如在鬧區車水馬龍處上車,則坐乘第二位者可自右門先上車,地位最尊者後上,而第三位殿後。下車時,第三位最早下車為後座乘客開車門,後座則按第一、二之順序從右邊下車。又男女同乘時,因女士先行上車,故男士應居右側座位。
2.主人親自駕駛時:     
駕駛盤在左    駕駛盤在右
(1)以前座為尊,且主賓宜陪坐於前,若擇後座而坐,則如同視主人為僕役或司機,甚為失禮。
(2)如果主人夫婦駕車迎送友人夫婦,則主人夫婦在前座,友人夫婦在後座。倘若主人旁之賓客先行下車時,後座賓客應立即上前補位,方為合理。
3.非有必要,後排中間儘量不安排座位,寧可多備一部車,尤其是官式安排或男女賓客同時乘坐之時。

三、搭乘電梯時

1.位高者、女士或老弱者先進入或走出電梯,為基本之禮貌。
2.先出後進,如遇熟人不必過分謙讓,以免耽誤其他乘客的時間。
3.進入電梯後,應轉身面向電梯門,避免與他人面對而立(美式);或宜側身相向,不宜背對人(歐式)。
4.電梯內不高談闊論,切勿吸煙。

四、上下樓梯

1.上樓時:女士在前,男士在後;長者在前,幼者在後,以示尊重。
2.下樓時:男士在前,女士在後;幼者在前,長者在後,以維安全。

五、搭飛機時

1.上飛機時,應禮讓老、弱、孕婦及攜帶小孩者先行登機。
2.在機艙內,如欲更換座位,應等全體乘客就座後,始行更換。
3.下機時,請依座位序號先後下機,切勿爭先恐後。
4.機艙內,請勿高聲談論或喧嘩,影響其他乘客安寧。
5.在機艙內移動,應儘量避免碰撞他人座椅。
6.用餐時,需將椅背扶正,以免妨礙後座用餐。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