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澳及大洋洲-世界地理
導遊領隊|2024/04/12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1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0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0
-
美洲-
導遊領隊|2024/04/09
臺灣觀光導覽 (十) - 各縣市簡介
作者:陳偉隆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臺灣觀光導覽 (十) - 各縣市簡介
一、基隆市
基隆位於臺灣北部,三面環山,集商港、軍港、漁港於一身,為進入北臺灣門戶。清光緒年間,為了
加強鞏固海防,因而在基隆地區留下了白米甕砲台、二沙灣砲台(海門天險)、大武崙砲台等戰時古
蹟。由於地形受東北季風的影響,基隆的冬天經常多雨,平均溫度僅在 22°C 左右,素有「雨港之
都」之稱。
二、臺北市
1. 臺北市是臺灣最大的都市。也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2. 臺北盆地是臺灣第二大盆地,北以陽明山為界,西鄰林口臺地,東南邊則是雪山山脈。
3. 四獸山是環繞臺北市信義區的山脈,舊名錫口山,因山型酷似虎、豹、獅、象,故名四獸山。
4. 清代臺北五個城門分別為: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北門(承恩
門)、小南門(重熙門)。
三、新北市
新北市是臺灣最北的都市,環繞整個臺北市,總面積達 2,000 多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 140 餘公
里,風景名勝之多,為全臺之冠,如著名的觀音山風景區、九份、淡水、東北角、野柳、板橋林家
花園、鶯歌陶瓷、三峽古街等;著名特產有觀音山的綠竹筍、白沙灣的花生、沙崙的海瓜子、坪林
的茶葉、鶯歌的陶瓷等。
四、桃園市
最早稱為桃仔園,以前盛產桃花而稱之為桃園,但目前桃花樹已不多見,早期曾因遠東第一大水庫-
石門水庫的興建而名盛一時,境內最重要的地點,莫過於國家的大門 –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於民國
99 年 11 月 1 日起由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管理)因此也成為國門之都。並於 2014 年 12
月 25 日改制為直轄市。改制後的名稱定為桃園市,成為 2010 年臺灣五都改制後的第六個直轄市。
而原縣轄市桃園市則改制為「桃園區」。
五、新竹縣
新竹縣是全台客家族群分布最多的縣,早期多由紅毛港及南寮港登陸,以海豐和陸豐人居多。居住在
風城的客家人,因為環境的關係,無論是語言、風俗民情和信仰,均自成一格。
六、新竹市
新竹原名竹塹,北從桃園台地的尾端至鳳山崎,南到香山丘陵,三面環山,僅西面臨海,形成一畚箕
地形。是臺灣與中國大陸東南沿海距離最短之處,人口分布以客家人居多,約占總人口數的 30%,因
此在臺灣的客家文化史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閩南人則多係來自泉州,現集中於新竹市。
七、宜蘭縣
宜蘭市位居蘭陽平原中心的精華地帶,河川縱橫提供豐富的灌溉資源,讓居於平原中央的宜蘭市擁有
肥沃土地與充裕水源,成為一個農產豐饒的稻米之鄉。這麼多年來,宜蘭市一直是蘭陽平原的經政文
教重心,也是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
八、苗栗縣
苗栗原名貓裏,語意為平原或美麗之意。位於中部蜂腰地帶,依山面海,群山夾峙的平原,是一個多
山的縣城。客家人的入墾苗栗地區,始於清乾隆年間,他們沿著後龍溪開發,深入山區,先後開發苗
栗縣內之西南、西北及東部地區。由於縣境以客家人居多,道地客家風味的餐飲,頗具特色。
九、臺中市
臺中位於臺灣西半部的樞紐位置,四季氣候宜人。日治時期,積極興建鐵路、開通公路及海港運輸,
讓臺中遂躍身為中臺灣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的重鎮。
十、彰化縣
彰化素有臺灣穀倉之稱,東南北三面環山,西臨臺灣海峽,境內以八卦山為主峰。該區氣候暖和,雨
量適中,宜於農業發展,特別以花卉栽培最為發達。彰化古稱半線,係原住民社名。清雍正年間,閩
海居民相繼遷移,聚居現今鹿港一帶,人口、經貿日益繁榮,始設縣取顯彰聖化之意,而名「彰
化」。
十一、南投縣
若說中部地區是臺灣的心臟地帶,那南投地區即是臺灣心。南投是臺灣唯一沒有臨海的縣。南投縣面
積 4,100 平方公里,境內山多平原少,四周盡是山巒疊翠,觀光資源相當豐富,可說隨處皆是風景。
十二、雲林縣
雲林縣位於臺灣的中南部,嘉南平原的最北端,全縣幾乎是沖積平原,是臺灣的榖倉及農業縣,臺灣
的布袋戲從雲林開始發跡,因此雲林縣享有「布袋戲」之鄉的美譽。
十三、嘉義縣
嘉義原名諸羅,明天啟二年(1622年),福建漳州人顏思齊率人自笨港(今雲林北港與嘉義新港一
帶)登陸開墾,可謂臺灣最古老的漢民聚落之一。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 年),林爽文起義,諸羅
軍民全力守城,事後清廷為嘉許當地軍民之義舉,遂將諸羅改名為嘉義,至今嘉義市義民廟內尚保留
此段史蹟。
十四、嘉義市
位於臺灣西南部「嘉南平原」北端,北回歸線經過本市南邊約一公里處。本市開發甚早,荷蘭人留有
紅毛井、紅毛埤等遺跡。明鄭時代,在屯田地設有營鎮,日漸形成聚落。清康熙四十三年
(1704 年),縣署歸治諸羅山(嘉義市),並築建木柵城,是臺灣最早的城柵。
十五、臺南市
1. 臺南市是臺灣的發祥地,是全臺歷史最悠久的都市。1661 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在臺南開府
設治,當時中國居民移居來臺者紛至沓來,臺南都會之規模於是奠定。至 1683 年,清國平臺,在
臺南設臺灣府,為全臺首府。1885 年,臺灣建省,遂改臺灣府為臺南府,是為臺南得名之緣由。
直至十九世紀末期,臺南一直是臺灣政治經濟文化之重心,由於這層歷史淵源,故臺南市古蹟名勝
特多,占有臺灣最悠久歷史及文化發展地位,稱為文化古都。
2. 虎頭埤水庫位於臺南市新化區虎頭山山麓,建於 1846 年,有臺灣第一水庫之稱,「虎埤泛月」為
南瀛八大景之一,並有小日月潭的美稱。
十六、高雄市
1. 臺灣南方最繁華的國際城市―「高雄市」,為 2009 年世界運動會主辦城市,因受海洋氣候調節,
全年陽光普照、氣候宜人,有獨特的「海洋首都」特性。近年來大力推展觀光事業,已成為全臺最
美麗的城市之一。
2. 南沙群島為歐亞海運之要衝,群島中之主島為太平島,民國 79 年行政院核定由高雄市代管,島上
豎有南疆鎖鑰國碑,設有氣象臺及無線電臺等設施,並於太平島東方三浬處之中洲礁設立觀鳥亭供
生態研究。
十七、屏東縣
屏東縣是臺灣最南端的縣,輪廓狹長,依山傍海,東臨太平洋,西向臺灣海峽,南面巴士海峽,地處
熱帶,四季如春,風光明媚,椰影婆娑,充滿南國風味,有臺灣南洋之稱,是國內不可多得的觀光聖
地。
十八、花蓮縣
花蓮─昔日名哆囉滿,明朝弘治年間,葡萄牙人航海經過臺灣海峽,繞到臺灣東海岸,發現砂金,就
用葡萄牙產金河流「利澳特愛魯」(Rio Dnero)稱呼花蓮。在漢人移居之前,原住民取名也有因自
然位置與地形、特殊產物或發生事故而命名的;漢人開拓花蓮之後,更有因拓殖建置的初景、歷史的
動機、日本移民懷鄉思而命其本國地名、或語言轉訛而來的地名。
十九、臺東縣
臺東縣為臺灣第三大縣,境內多山,西邊雄踞著中央山脈,中北部有海岸山脈盤據。從平原到高山,
從海洋到離島,自然景觀豐富,從熱帶、溫熱帶到寒帶植物,都可在臺東發現。由於受山脈阻隔與洋
流影響,臺東縣年均溫在 22° C 以上的月份高達八個月。所以臺東又有太陽的故鄉之稱。除了高山地
形外,臺東海岸線綿延約 176 公里,近年有賞鯨豚的生態旅遊活動,讓臺東的海洋之旅更為豐富。
二十、連江縣
馬祖列島以媽祖而得名,位於臺灣海峽西北西方,隸屬於福建省連江縣,面臨閩江口、連江口及羅源
灣,與大陸僅呎水之隔,轄分南竿、北竿、莒光及東引等四鄉五島,為目前臺澎金馬自由地區最北端
之領土。
二十一、金門縣
金門距離中國大陸最近處僅有 2,100 公尺,屬於丘陵地形,主要由花崗片麻岩構成,其歷史均與戰爭
有所淵源,堪稱戰爭之島。明代以來,由於東北季風造成的風害強烈,居民因而設立鎮風的風獅爺以
鎮風辟邪,並成為當地民間信仰的一部分。時至今日,風獅爺已成為金門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
二十二、澎湖縣
1. 澎湖舊稱「平湖」、「澎瀛」、「澎海」,又稱「西瀛」、「島夷」等等,是臺灣第一大島,主要
的島嶼地景包括玄武岩方山、海岸珊瑚礁、沙灘、漁村文化與候鳥棲地,尤其玄武岩方山構成澎湖
獨特的地質景觀,也因冷流與黑潮的交會,造就漁產豐富的海洋牧場。
2. 澎湖四面環海,有相當多傳統的漁業活動,其中「石滬」是珊瑚礁棚漁業文化的特色之一,石滬具
有特殊的構築條件,一般成滬的條件為:要有石材、潮差大、風浪強、礁棚大等。澎湖的石滬是早
期居民以玄武岩及珊瑚礁石所建造的捕魚陷阱。
考試資訊》
英文專修》雪薇英文專修班課
暫無討論 |
百科問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