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澳及大洋洲-世界地理
導遊領隊|2024/04/12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1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0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0
-
美洲-
導遊領隊|2024/04/09
臺灣觀光導覽 (十一) - 臺灣地區自然保護區域現況
作者:陳偉隆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臺灣觀光導覽 (十一) - 臺灣地區自然保護區域現況
臺灣地區以自然保育為目的所劃設之保護區,可區分為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
環境、國家公園及國家自然公園、自然保護區等四大類型。
類 別 | 處數 | 面積(公頃) |
自然保留區 | 22 | 陸域: 65,340.81 海域: 117.18 ───────────── 總計: 65,457.99 |
野生動物保護區 | 20 | 陸域: 27,145.57 海域: 295.88 ───────────── 總計: 27,441.46 |
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 37 | 陸域: 325,987.02 海域: 295.88 ───────────── 總計: 326,282.90 |
國家公園 | 9 | 陸域: 310,375.50 海域: 438,573.80 ───────────── 總計: 748,949.30 |
國家自然公園 | 1 | 1,122.65 |
自然保護區 | 6 | 21,171.43 |
總計 | 95 | 陸域: 694,503.27 海域: 438,986.86 扣除範圍重複部分後之總面積:1,133,490.13 |
一、自然保留區(22 處)
1. 農委會於民國 75 年 6 月 27 日起,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先後指定公告了淡水河紅樹林、關渡、坪林
臺灣油杉、哈盆、插天山、鴛鴦湖、南澳闊葉樹林、苗栗三義火炎山、澎湖玄武岩、阿里山臺灣一
葉蘭、出雲山、臺東紅葉村臺東蘇鐵、高雄烏山頂泥火山地景、大武山、大武事業區臺灣穗花杉、
挖子尾、烏石鼻海岸、墾丁高位珊瑚礁、九九峰等十九處自然保留區,並指定管理機關管理,以維
護及管理臺灣具有代表性的生態體系、或具有獨特地形地質意義、或具有基因保存永久觀察、教育
研究價值之區域。
2. 澎湖縣政府及屏東縣政府亦分別依法指定「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及「旭海─觀音鼻自然保
留區」。民國 102 年 12 月 26 日,臺北市劃設北投石自然保留區,為全國第 22 個自然保留區。
「北投石」是全球唯一以臺灣地名命名的礦石,臺北市政府為保育珍貴的北投石,首先依文化資產
保存法規定,將北投溫泉博物館上游之北投溪河段公告劃定為「北投石自然保留區」,是全臺地方
政府依法劃設自然保留區,保育礦石的首例,更為地景保育的創舉。
3. 臺灣地區於民國 81 年時,由國家科學委員會贊助研究經費,成立第一個長期生態學研究站
(Long-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LTER),名為福山森林生態系,包括哈盆自然保留區在
內。
二、野生動物保護區(20 處)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37 處)
1. 為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環境,我國自民國 78 年頒布野生動物保育法後,即積極推動各項有關野
生動物保育工作及野生動物保護區之設立,並自 80 年起,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由農委會公告
劃設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再由地方政府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有特別保護必要者,劃定為野
生動物保護區,先後公告劃設了 20 處野生動物保護區及 37 處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由農委
會、林務局及各主管縣市政府逐年編列經費,並與相關學術研究機構、地方保育團體合作推動保護
區管理維護、調查研究及教育宣導等工作。
2. 107 年 4 月 28 日起海洋委員會及所屬機關(構)正式成立,承接辦理海洋保育事務,是以桃園觀
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馬祖列島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棉花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
環境、花瓶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及澎湖縣貓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等五處野生動物重要棲息
環境及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棉花嶼、花瓶嶼野生動物保護
區、澎湖縣望安島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及澎湖縣貓嶼海鳥保護區等五處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中央主
管機關業務已移交其承接辦理。
三、國家公園(9 處)及國家自然公園(1 處)
1. 自 1872 年美國設立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迄今,世界上已有約一百個國家或地區
設立了近千座國家公園。臺灣地區自民國 70 年起開始推動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育工作,迄今由內政
部依據「國家公園法」之規定已相繼成立了墾丁、玉山、陽明山、太魯閣、雪霸、金門、東沙環
礁、台江與澎湖南方四島共計九座國家公園及壽山國家自然公園。
2. 國家公園不同於都市公園、遊樂園,它的設立係保護國家特有之自然風景、野生動植物及人文史
蹟,並提供國民育樂及研究,依國家公園法規定,國家公園得按區域內現有土地利用型態及資料特
性,劃分為:一般管制區、遊憩區、史蹟保存區、特別景觀區、生態保護區。九座國家公園中,各
具不同特色的自然景觀,嚴格限制開發行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於民國 100 年 12 月 6 日正式開
園,此為第一座由下而上,經由地方民間保育團體發起推動而成立的國家自然公園。
四、自然保護區(6 處)
農委會林務局為保護涵蓋國有森林內各種不同代表性生態體系及稀有動植物,依森林法經營管理國有
林之需要,設立國有林自然保護區,後來各保護區經重新檢討定位後,其中大部分業由農委會依文化
資產保存法或野生動物保育法先後指定公告為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
境。目前僅有雪霸、甲仙四德化石、十八羅漢山、海岸山脈臺東蘇鐵、關山臺灣海棗、大武臺灣油杉
等六處自然保護區。
考試資訊》
英文專修》雪薇英文專修班課
暫無討論 |
百科問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