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防救法規-災害應變措施 (一)

作者:廖震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災害防救法規-災害應變措施 (一)

災害防救法規-災害應變措施 (一)

 

一、工作項目 災害防救法 第 27 條  重要程度 ☆☆☆☆☆

    (一) 為實施災害應變措施,各級政府應依權責實施下列事項:

          1. 災害警報之發布、傳遞、應變戒備、人員疏散、搶救、避難之勸告、災情蒐集及損失查報。

          2. 警戒區域劃設、交通管制、秩序維持及犯罪防治。

          3. 消防、防汛及其他應變措施。

          4. 受災民眾臨時收容、社會救助及弱勢族群特殊保護措施。

          5. 受災兒童及少年、學生之應急照顧。

          6. 危險物品設施及設備之應變處理。

          7. 傳染病防治、廢棄物處理、環境消毒、食品衛生檢驗及其他衛生事項。

          8. 搜救、緊急醫療救護及運送。

          9. 協助相驗、處理罹難者屍體、遺物。

         10. 民生物資與飲用水之供應及分配。

         11. 水利、農業設施等災害防備及搶修。

         12. 鐵路、道路、橋樑、大眾運輸、航空站、港埠、公用氣體與油料管線、輸電線路、電信、自來水及農漁業等公共設施之搶修。

         13. 危險建築物之緊急評估

         14. 漂流物、沈沒品及其他救出物品之保管、處理。

         15. 災害應變過程完整記錄。

         16. 其他災害應變及防止擴大事項。

    (二) 前項災害應變措施事項,各級政府應依權責列入各該災害防救計畫。

    (三) 公共事業應依其災害防救業務計畫,實施有關災害應變事項。

    (四) 第 1 項第 13 款有關危險建築物緊急評估之適用災害種類、實施時機、處理人員、程序、危險標誌之張貼、解除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 補充說明

     災害防救法施行細則第 9 條

     直轄市、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公所每 2 年應依本法第 22 條第 2 項、第 23 條第 2 項、第 27 條第 2 項、第 36 條第 2 項規定、災害防救計畫、地區災害發生狀況、災害潛勢特性等,進行勘查、評估,檢討地區災害防救計畫;必要時,得隨時辦理之。

二、災害應變中心之指揮權及運作處所 災害防救法 第 28 條

    (一) 各級災害應變中心成立後,參與編組機關首長應依規定親自或指派權責人員進駐,執行災害應變工作,並由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負責指揮、協調與整合。

    (二) 各級災害應變中心應有固定之運作處所,充實災害防救設備並作定期演練。

    (三) 為免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重大災害致無法運作,或為支援跨直轄市、縣(市)處理區域性重大災害,應異地設置備援應變中心

    ※ 補充說明

    災害防救法施行細則第 11 條

    各級政府應依本法第 28 條第 2 項規定,充實災害應變中心固定運作處所有關資訊通信災害防救器材設備,隨時保持堪用狀態,並每月至少實施功能測試一次,每半年至少舉辦演練一次,並得隨時為之。

三、通報災情及採取必要措施 災害防救法 第 30 條

    (一) 民眾發現災害有發生災害之虞時,應即主動通報消防或警察單位、村(里)長或村(里)幹事。

    (二) 前項之受理單位或人員接受災情通報後,應迅速採取必要之措施。

    (三) 各級政府及公共事業發現、獲知災害或有發生災害之虞時,應主動蒐集、傳達相關災情並迅速採取必要之處置。

四、災害應變處分或強制措施之項目 災害防救法 第 31 條

    (一) 各級政府成立災害應變中心後,指揮官於災害應變範圍內,依其權責分別實施下列事項,並以各級政府名義為之:重要程度 ☆☆☆☆☆

          1. 緊急應變措施之宣示、發布及執行。

          2. 劃定警戒區域,製發臨時通行證,限制或禁止人民進入或命其離去。

          3. 指定道路區間、水域、空域高度,限制或禁止車輛、船舶或航空器之通行。

          4. 徵調相關專門職業、技術人員及所徵用物資之操作人員協助救災。

          5. 徵用、徵購民間搜救犬、救災機具、車輛、船舶或航空器等裝備、土地、水權、建築物、工作物。

          6. 指揮、督導、協調國軍、消防、警察、相關政府機關、公共事業、民防團隊、災害防救團體及災害防救志願組織執行救災工作。

          7. 危險建築物、工作物之拆除及災害現場障礙物之移除

          8. 優先使用傳播媒體與通訊設備,蒐集及傳播災情與緊急應變相關資訊。

          9. 國外救災組織來臺協助救災之申請、接待、責任災區分配及協調聯繫。

          10. 災情之彙整、統計、陳報及評估。

          11. 其他必要之應變處置。

    (二) 違反前項第 2 款、第 3 款規定致遭遇危難,並由各級災害應變中心進行搜救而獲救者,各級政府得就搜救所生費用,以書面命獲救者或可歸責之業者繳納;其費用之計算、分擔、作業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三) 第 1 項第 6 款所定民防團隊、災害防救團體及災害防救志願組織之編組、訓練、協助救災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公職考試資料下載》

考試門檻低,非警校生、年滿18歲就能考 一般警察特考資料索取

與行政警察考科相近,還能報考監所管理員 司法特考資料索取

國安情報工作重要,月領上看6萬元 國安局特考資料索取

缺額最多公職考試,錄取率逐年提升 高普考資料索取

更多考試資訊》

一般警察特考 司法特考 國安局特考 高普考

優惠資訊》

國考團報月 購課最高折1萬

立即線上諮詢/來班來電洽詢

加入全國分班LINE@迅速掌握最新考訊及各地優惠訊息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