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 - 臺灣歷史 (七)

作者:陳亦凡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日治時期 - 臺灣歷史 (七)

臺灣歷史 (七) 

 

   (三) 民主運動

         感於武力抗日的無望,臺灣人民因此改以非武力的民族運動、文化運動等方式來繼續抗日。
         主要有以下幾個運動:

         1.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西元 1921 年林獻堂蔡培火等發起展開「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主要訴求為設置民選的臺灣
            議會(掌理立法事宜)。前後共提出 15 次請願,歷時 14 年,為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
            的政治運動。

         2. 成立臺灣文化協會:

            西元 1921 年,林獻堂、蔣渭水成立臺灣文化協會,舉辦全島巡迴的文化演講,藉此凝聚臺灣人
            民的民族意識與提高臺灣的文化,並創辦刊物《臺灣青年》,傳播新知。

         3. 設立臺人教育機構:

            林獻堂等人感於日本殖民教育制度對臺灣人民不公,遂集結眾人創立臺中中學校(今臺中一中前
            身),為第一所專為培育臺籍學子所設立之學府。

         4. 成立農工運動團體:

            西元 1926 年在彰化二林,因日人訂定的甘蔗收購價格過低,導致蔗農不滿爆發衝突,史稱二林
            事件。此後臺灣各地農工運動團體陸續成立,如臺灣農民組合、臺灣工友總聯盟等。

         5. 臺灣民眾黨成立:

            西元 1927 年,日治時期臺灣第一個合法政黨,主要領導人有蔣渭水、林獻堂及蔡培火等人。

 進階學習 

治警事件
西元 1923 年,第二次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後,蔣渭水、蔡培火等人提出成立「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的結社
組織,卻遭日本當局檢舉違反「治安警察法」,隨後臺灣總督府便進行全島性大檢肅,逮捕該會成員。因為是檢舉
違反治安警察法的事件,故簡稱「治警事件」。

二、日本對臺的治理和建設

   (一) 教育政策

 六年義務基礎教育 
第一階段
西元 1895 年於臺北設立第一所小學,嘗試推行當時日本本土尚未實行的義務教育制度。1919 年發布第一次臺灣
教育令,設立供日籍學童就讀的
小學校、供漢人就讀的公學校及原住民就讀的蕃人公學校
第二階段
西元 1941 年,第三次臺灣教育令發布,小學校、公學校、蕃人公學校一律統稱國民學校,以去差別化。但師資、
教材以及評分等方面仍有所差別。
第三階段
西元 1943 年正式實施國小義務教育,1944 年以後更達到日籍 90%、臺籍 70% 以上之高就學率。

 

 差別的中高等教育 

日治時期的中高等教育,主要是向日本人開放,非臺灣學子:

• 為訓練臺灣人民成為現代產業的勞動者或中級技術者,所以重視、鼓勵臺籍學子就讀師範學校及職
   業技術學校而非一般大學。

• 大學等高等教育單位,有限制的使臺灣學子接受高等教育。例如: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前
   身)法政等科目不招收臺籍學生。

   (二) 經濟建設

         日治時期,臺灣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為農業,然而隨著日本由據臺初期重視農業的經營方向改變,
         日治後期臺灣亦逐漸向工業發展轉變。

         1. 農業發展:

            臺灣因氣候適宜,為稻米蔗糖的重要生產地,自荷蘭統治時起臺灣即是糖業王國。日治初期臺
            糖即佔臺灣外銷出口比例的四分之一,使臺灣擁有稻業及糖業之國的稱呼。

         2. 專賣事業的開展:

             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於 1901 年起,將原有之臺灣製藥所、臺灣鹽務局及臺灣樟腦局,合併
             成立「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成為臺灣專賣事業的開端,並於 1911 年實施貨幣制,使臺灣之
             幣制和日本統一。

         3. 工業建設:

            西元 1930 年代,為配合日本的軍事擴張和經濟發展之目的,以高雄港為中心,欲將臺灣建設為
            南進的重要基地,於是在臺灣推動
工業化政策。

日治時代重要工業建設
 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  提供工業化必需的電力來源。
 推動各項工業  如金屬機械工業、化學工業(石油)、食品加工等產業,並成立亞洲第二大的工業專科
學校。
 興建交通建設  積極規劃並擴建各項鐵公路、航運、港灣等建設。其中以整建基隆港(便於將臺灣各種
農林業資源輸出至日本)與高雄港(日本海軍之南進基地)為主。
 工業化進程  將臺灣由農業社會逐步推向工業化,成為半農半工的社會。

   (三) 社會控制

         1. 保甲制度:

             保甲制度是日治時期社會控制的重要工具。其規定每十戶為一甲、每十甲為一保;每「甲」設
            「甲長」為領導;每「保」則設「保正」。所有的保正和甲長均由轄區人民推舉而非官派,職責
            為協助維護地方秩序、宣導政令等。保甲採「連坐制度」,即一人犯罪,所屬保甲全體均負連帶
            責任,收人民互相監視之效。

         2. 警察制度:

            日本人在臺灣建立了嚴密的警察制度。當時的警察職權範圍非常廣泛,幾乎涵蓋民眾的一切生
            活,並可隨意干預人民。臺灣人民習慣稱警察為「大人」,日本警察的威權對於社會治安雖大有
            助益,但也令人恐懼。

         3. 三段警備制:

            日人將臺灣全境劃分為「危險、不穩、平靜」三類區塊。危險區派軍隊駐守,不穩區由憲兵守
            備,平靜區由警察負責,稱三段警備制。

   (四) 法制

六三法
(1896 ~ 1906)
日治初期,臺灣的武官總督獲有全臺的行政與軍事授權,日本並制定六三法,賦予臺灣
總督立法權,使臺灣總督成為擁有絕對權力的執政官。
三一法
(1906 ~ 1922)
限制臺灣總督的立法權,使其不得抵觸日本法律或已存在臺灣的法律。
法三號
(1922 ~ 1945)
將臺灣總督的立法權限縮至補充地位。

   (五) 重要制度與建設

 星期制與標準時間 
日治時期,星期制首次引進臺灣,實施國際標準時間制,推廣全臺各機關以標準時間制定作息。
 公共衛生和醫療制度 
日治初期,總督府為有效防治臺灣的風土病和傳染病,積極建立近代公共衛生和醫療制度,例如引入自來水設備,
修築地下排水工程,設立公醫院等,大幅降低死亡率,使人口長期呈現高自然增加率。
 自來水 
日治時期,日人開始規劃臺北的自來水設施,1909 年唧筒室全面完工,臺北開始邁入現代化之供水系統。
 嘉南大圳 

• 嘉南大圳原稱官佃溪埤圳,由總督府工程師八田與一設計,起工於大正 9 年(1920 年),大正 19
  年(1930年)竣工,工程包括當時為東南亞第一大水庫的烏山頭水庫。

• 嘉南大圳完工後,嘉南平原水田面積大幅增加 30 倍,4 年後稻獲量亦增加 4 倍。

   (六) 其他

         1. 臺灣通史:

            臺南人連橫有感於臺灣史著缺漏,著手撰寫《臺灣通史》。此部著作依史書體例撰寫臺灣從隋朝
            (605 年)到清光緒 21 年(1895年)的歷史,被認為是臺灣第一部通史的論著。

         2. 三大詩社:

            臺北瀛社、臺中櫟社、臺南南社為臺灣日治時期三大詩社。

 

 

 

 

考試資訊》

導遊領隊證照考試 考古題下載

一般警察特考 考古題下載

鐵路特考 考古題下載

台電招考 考古題下載

高普考 考古題下載

英文專修》雪薇英文專修班課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