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識 (四) - 運動傷害緊急處理常識

作者:陳偉隆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急救常識 (四) - 運動傷害緊急處理常識

急救常識 (四)

 

運動傷害緊急處理常識

以受傷部位而言,膝、踝、脊椎、手指,常見的為扭傷,大腿、小腿、背、肩,易拉傷或挫傷。
以受傷組織而言,可分挫傷、關節韌帶扭傷、肌肉肌腱拉傷等。

 註  肌腱炎易發生在踝、肩、肘,但它屬於慢性運動傷害。

一、急性運動傷害

     一般急性的運動傷害產生時,為了使腫脹及疼痛緩和,並減少送醫前傷勢的惡化,通常採用 P.R.I.C.E
     的處置法。基本急性的運動傷害有挫傷、關節韌帶扭傷或肌肉肌腱的拉傷,這些傷害發生時即須採用
     此法。

 Protection ➪ 代表保護 
傷害發生時,檢查傷勢並立即保護患部,避免二次傷害。
R  Rest ➪ 代表休息 
立刻休息,停止運動,減少由於繼續活動所引起疼痛、出血或腫脹現象,並預防傷勢惡化。
I  Icing ➪ 代表冰敷 

冷的作用乃在使局部血管收縮,減少急性發炎腫脹,會強化膠原纖維,可使膠原纖維強硬,不易拉
斷,也能放鬆肌肉,並使局部麻醉,止痛以及消炎,所以冰敷具止痛和鬆筋的效果。

⚠️ 不適用冷(冰)敷者:

1. 周邊血管疾病者。 2. 心臟血管疾病者。
3. 雷諾氏現象患者。 4. 局部失去知覺者。
5. 對冷忍受力低者:如體質惡病患者、嬰兒、老年人。

C  Compression ➪ 代表壓迫 
壓迫的作用在於止血與消腫,通常使用彈性繃帶或運動護套,固定患部,幫助血管收縮。
E  Elevation ➪ 代表抬高 
抬高乃為了減緩血液流至患部的速度,患部位置須高於心臟。

二、肌肉酸痛

     運動時或運動後,很容易產生肌肉酸痛,大部分是由於肌肉缺血、肌肉痙攣、乳酸堆積等引起的,最
     好的治療方法乃是熱療,尤其泡在熱水池中,一邊按摩一邊輕輕做伸展拉筋,很容易減輕酸痛。

三、肌肉抽筋

     抽筋是一般人無論在陸上運動或游泳常發生的現象。肌肉發生抽筋時,應立刻停止運動,並伸展抽筋
     的肌肉,將其慢慢地拉長。

     1. 注意事項:

         不可用力拍打肌肉或用腳拼命踢抽筋的腳底,因為用力過猛,易造成肌肉纖維斷裂或撕裂的危險。

     2. 抽筋情形與解決方法:

        (1) 肌肉抽筋時間較長:利用熱敷的方式,迅速消除酸痛。

        (2) 流失過多鹽分所致:補充鹽水,以解除酸痛。

     3. 預防:

        (1) 運動前,先做暖身運動及伸展操。(尤其是游泳前)

        (2) 放鬆心情,避免過分疲勞。

        (3) 適當補充鹽分。

四、運動按摩

     順序從末稍神經往中樞神經為原則。

 

 

 

 

 

考試資訊》

導遊領隊證照考試 考古題下載

一般警察特考 考古題下載

鐵路特考 考古題下載

台電招考 考古題下載

高普考 考古題下載

英文專修》雪薇英文專修班課

優惠資訊》加入全國分班LINE@迅速掌握最新考訊及各地優惠訊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