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澳及大洋洲-世界地理
導遊領隊|2024/04/12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1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0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0
-
美洲-
導遊領隊|2024/04/09
急救常識 (一) - 一般急救處理方式
作者:陳偉隆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急救常識 (一)
一般急救處理方式
一、創傷
指體表或體內軟組織受損現象。
1. 種類:
(1) 開放性創傷:皮膚表面與皮下組織皆有損傷。如擦傷,割傷,撕裂傷,穿刺傷等。其中,運動
時較容易發生的為擦傷和裂傷。
(2) 閉鎖性創傷:皮膚表面無損傷但皮下組織受損。如內傷、挫傷。
2. 輕微出血傷口的處理方式:
(1) 手要清洗乾淨。
(2) 避免清洗傷口時,傷口被污染,因此沖洗時由傷口向外洗,不可從周圍向傷口洗。
(3) 傷口上蓋上消毒紗布,再用繃帶包好。
(4) 有出血情形,要先止血。
(5) 傷口感染時,應即就醫。
(6) 預防破傷風。
二、外出血止血法
1. 出血種類:
依出血狀況分:
(1) 皮下出血。
(2) 內出血。
(3) 外出血。
2. 出血來源:
(1) 動脈出血:出血壓力大、血液為鮮紅色。
(2) 靜脈出血:出血緩和均勻、血液為暗紅色。
(3) 微血管出血:漸漸滲出血,血液為赤紅色,易自然停止。
3. 止血方法:
(1) 直接加壓止血:直接在傷口上面或周圍施以壓力止血。
(2) 抬高止血:將受傷部分高舉,使其超過心臟位置,減少血液外流。
(3) 止血點止血:使用上述兩種方法無法止血時使用。人體有六大止血點,對稱分布,分述如下:
動脈名稱 | 適用範圍 | 按壓位置 |
顳動脈 | 頭部出血 | 用手直接壓迫耳前上方以止血 |
顏面動脈 | 面部出血 (眼睛以下、下頷骨以上) |
壓迫下頷角前約 2.5 公分處,或以食指、中指對下頷骨加壓 |
頸動脈 | 頸、喉部出血 | 大拇指放在頸後部,其他手指壓迫喉頭旁邊凹陷處的外頸動脈或 總頸動脈 |
鎖骨下動脈 | 肩、腋、上臂出血 | 拇指或其他四指壓迫於鎖骨的凹陷處,並向下面第一肋骨加壓 |
肱動脈 | 前臂、肘部出血 | 手掌握於腋窩和肘節中間,拇指握於手臂之外側,其他四指則壓 迫手臂內側 |
股動脈 | 下肢出血 | 手掌壓迫大腿中央,向後髖骨壓迫 |
(4) 止血帶止血:其他方法無法止血且危及生命的四肢動脈大量出血時使用。因為止血帶使用過久
易造成組織壞死。因此在止血帶使用時,需附上標明,使用的時間及部位標誌。除非醫師指示
或已達醫院,否則不應鬆開止血帶。
(5) 冷敷止血:利用血管遇冷收縮之原理達到止血效果。
三、休克處理法
一般受到重大打擊,恐懼,刺激,或身體嚴重傷害,失血過多,疲勞,飢餓脫水,疼痛傷害等引起血
液循環末稍衰弱,導致腦部及器官缺氧,會引起休克。
休克症狀 |
• 皮膚蒼白,濕冷。 • 脈博加快但微弱,身體衰弱。 • 呼吸短促、不規律。 • 嚴重者,瞳孔放大,雙眼下陷,血壓下降,體溫下降,導致昏迷,並且有生命危險。 |
休克種類 |
• 心理性:受情緒過度打擊或恐懼引起。 • 心臟性:心臟輸出血液量不足引起。 • 血管性:血管內循環血量不足所引起。 • 神經性:外傷性疼痛引起。 • 缺血性:外傷性出血引起。 |
急救方式 |
• 維持呼吸道通暢。 • 控制外在出血,必要時給予高濃度氧氣。 • 休克病人注意保暖。 • 維持適當姿勢: ⊙ 平躺:腳抬高 20 ~ 30 公分。 ⊙ 平躺、腳放平:適合肢體嚴重外傷者,注意病人嘔吐易發生呼吸道阻塞。 ⊙ 頭及肩略抬高:用於呼吸困難且無脊椎傷害者。 ⊙ 半坐臥式:用於心、肺部疾病者。 |
四、熱病
由於調節體溫功能失常所引起的各種疾病或功能失調現象,包括熱痙攣、熱中暑、熱衰竭、
熱暈(昏)厥均屬之。易引起的對象有老年人、肥胖者、幼兒及酗酒的人。
中暑 |
因長期暴露在氣溫過高與乾燥熱風的環境,導致人體體溫調節中樞失常而突然發作。 症狀 • 體溫高達 40 ° C(含)以上。 急救 • 儘快降低患者體溫。 |
熱衰竭 |
因處於悶熱、不通風的環境,導致人體體內鹽分或水分大量流失。 症狀 • 疲倦、頭痛、噁心。 急救 • 讓患者休息,並移至陰涼處。平躺,腳抬高。 |
熱痙攣 |
乃因出汗過多,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偏低,引起肌肉抽搐。 症狀 • 腹瀉、嘔吐。 急救 • 熱敷患部、給予壓力按摩。 |
各種熱急症之症狀
熱 痙 攣 |
定義 | 較早出現較輕微的症狀,因暴露在高溫的環境中,水分與鹽分流失,造成的肌肉痙 攣 |
皮膚 | 溼熱,潮紅,流汗多,抽筋 | |
中樞神經系統 | 清醒 | |
中心體溫 | 38 ~ 39 ° C 以上 | |
血壓 | 正常 |
熱 衰 竭 |
定義 | 在悶熱環境中,體內水分與鹽分流失過多,身體的循環系統無法維持正常的功能 時,易呈現休克的狀態 |
皮膚 | 濕冷,蒼白 | |
中樞神經系統 | 精疲力竭,虛弱無力,頭暈,頭痛,躁動 | |
中心體溫 | 低於 40 ° C(正常到 38.3 ° C 之間) | |
血壓 | 收縮壓常大於 90,脈壓變窄,常有姿態性低血壓 |
中 暑 |
傳統型中暑 | 運動型中暑 | |
定義 | 因為長時間陽光曝曬,或處在高溫的環境中,體溫調節機轉失去作用,可能會危及 生命 |
||
皮膚 | 乾熱,膚色斑駁,流汗不多 | 溼熱,潮紅,流汗多 | |
中樞神經系統 | 暈厥,昏迷,癲癇發作,失序,暴躁 | ||
中心體溫 | 超過 40ºC | ||
血壓 | 收縮壓常小於 90,脈壓變寬 |
考試資訊》
英文專修》雪薇英文專修班課
暫無討論 |
百科問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