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的社會制度與經濟文化 (二) - 中國歷史

作者:陳亦凡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宋元的社會制度與經濟文化 (二) - 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

 

二、社會與經濟

   (一) 社會結構

         1. 宋:

            (1) 因社會較平等,門第觀念淡薄。社會階級分為:

庶 民 包括農民、商人和工匠。
賤 民 通稱為奴婢或僮僕。

            (2) 由於賦役負擔過重,人民逃避,遂產生兩種現象:

 佃戶增多 人民依附地主。
▶ 口減戶增 分拆戶口逃稅,造成析戶避役的現象。

         2. 元:

            (1) 依種族可分四等級:漢人、南人地位最低。

 蒙古人 又稱國人。
 色目人 即西域人。
 漢 人 原遼金中原地區的漢人、契丹和女真。
 南 人 原南宋長江流域及以南的漢人。

            (2) 中間階層依職業而分:由各種戶計組成。

 儒 戶 取得優免賦役的地位,目的在儲備人才,唯一的義務就是就學。地位在貴族、官吏之下,較軍、民、
匠戶為高。
 匠 戶 地位較高,因蒙人重視工匠
▶ 軍 戶 最特殊,歸樞密院管理,不與其他戶計通婚。
 佃 戶 地位最低,有時隨田土買賣轉移,與奴隸相當。

         (3) 最下層階級:

            奴隸。江南一帶,蓄奴風氣甚盛。

   (二) 經濟發展

         1. 農業:

開闢東南地區 江湖之濱、丘陵坡地皆闢建田地和梯田,故南宋有「蘇常熟,天下足」之諺。
農作物 稻、棉為重要。
稻的引進 約 11 世紀初,自占城(越南林邑)引進早熟耐旱稻種。
棉的推廣 南宋初僅分布閩、粵,後推展至江東,擴及東南沿海各省。
複種制 增加收穫與推廣耕地,耕地面積增加,技術改進。

         2. 工業、手工業:

            (1) 依性質而分官營與私營:

                 宋朝官營工業與唐不同的是,工匠多來自招募,唐代為輪番輸役。元代則是工匠編入匠戶。

            (2) 依工業類別而言:

█ 紡織業
絲織 以江、浙為中心。
棉織 以閩、粵較發達。
█ 瓷器工業
趨於藝術化
單色瓷 宋瓷以簡樸著稱。
元瓷具書畫趣味。
著名產地 江西景德窯,自宋代開始馳名。
北宋五大名窯 青瓷:汝窯、官窯、鈞窯。
白瓷:定窯、哥窯。
█ 造船
因推廣海運而大興。

         3. 商業:

  行會組織  
宋、元時代,商人須入行,以便課稅管理。
  對外貿易  
元代超越宋代。
 市舶司  設立於沿海城市,以管理對外貿易。
 廣 州  北宋最盛的貿易港,南宋時,則與泉州並列。
 泉 州  元代以泉州最發達,是當時世界第一大港

            (1) 城市商業新發展:宋代商人可到處做買賣,隨時交易,不再受舊日市(商業區)、坊(住宅
                 區)分離的限制。城市裡「坊」、「市」制的破壞,也是唐宋之間的一項變革。

            (2) 新興大都市:宋元時期的大城市,都是工商業發達,以經濟活動為主的城市。與唐代的長
                 安、洛陽以政治活動為主的城市不同。

  北宋汴京  
汴京是北宋國都,各地的物品都匯集至此。商業繁榮,於是匯票、紙幣也就應運而生。清明上河圖就是描繪汴河兩
風光,且宋代的造船業空前發達。
  南宋杭州  
南宋都城臨安就是現今杭州,地理位置優越,精美珍品聚集,中原作坊工匠南來。
  元代大都  
北京作為朝代的都城始於遼,而金、元、明、清繼之,經濟繁榮、商業興盛。

         4. 貨幣制度:紙幣的使用。

            (1) 宋:使用地區較有限制。

  交子   四川發行的紙幣。
  關子   北邊國家行商用的紙幣。
  會子   南渡以後發行的紙幣。

            (2) 元:紙鈔成為主要貨幣。但因發行過量導致通貨膨脹,無力「稱提」(收回)。

   (三) 南北地位的升降

  政區分布   南多北少。
  人口消長   南比例愈多,北愈少。顯示南方經濟日益富厚,戶口日益增多。
  人才消長   南北差距懸殊,顯示南方文化較北方興盛。

 

 

 

 

 

考試資訊》

導遊領隊證照考試 考古題下載

一般警察特考 考古題下載

鐵路特考 考古題下載

台電招考 考古題下載

高普考 考古題下載

英文專修》雪薇英文專修班課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