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風景區 - 臺灣觀光資源 (四)

作者:陳亦凡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國家級風景區 - 臺灣觀光資源 (四)

臺灣觀光資源 (四)

 

 

 中  臺 灣

● 簡介

• 位於南投縣中部,以日月潭為中心,園區總面積約為 9,000 公頃。

• 民國 89 年設立管理處。

• 早年原住民邵族居民活動於此,日治時期為了興建農業蓄水與工業用電而開發此區域。

• 因有美麗的山水風光與充滿情調的原住民文化,來訪遊客絡繹不絕。

● 節慶活動

 ✩ 萬人橫渡日月潭 
• 民國 72 年開始,每年的中秋節前後舉辦。民國 91 年正式列入世界游泳名人堂,吸引萬人游泳愛好者參加,
  成為「萬人橫渡日月潭」的嘉年華盛事。
 ✩ 邵族豐年祭 
• 農曆 7 月最後一夜舉行傳統新年,農曆 8 月 1 日是邵族傳統新年的第一天。邵族豐年祭一天。邵族豐年祭
  內涵是涵蓋了倫理道德、生活、宗教、信仰儀式及智慧等,族人得以在祖靈庇佑之下,獲得平安健康、豐衣
  足食。
✩ 九族櫻花祭 
• 自民國 90 年起,每年 2 月舉辦盛大的櫻花祭,帶動國內賞櫻風氣,也奠定了日月潭在臺灣春天賞櫻花的地
  位。每年的櫻花祭都會舉辦「夜櫻活動」,夜櫻就是夜間賞櫻,是臺灣最具規模的夜間賞櫻活動。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 熱門景點

◎ 區內有四大遊憩系統

環潭遊憩系統 • 文武廟、孔雀園、日月湧泉、慈恩塔、涵碧樓、拉魯島、青年活動中心
中明遊憩系統 • 貓囒山茶業改良場、貓囒山步道、內湖山步道、啟示玄機院(為全臺唯一供奉諸葛亮的廟
  宇)
水里遊憩系統 • 車埕、車埕木業展示館、明潭水庫、水里蛇窯、明湖水庫
頭社遊憩系統 • 頭社盆地、泥炭土活盆地、三聖宮、銃櫃天寶堂

日月潭環湖自行車道

日月潭環湖自行車道景色優美,兼具豐富自然生態及人文特色,包含向山段、月潭段、頭社自行車
道、伊達邵段、松柏崙段、水社段,曾獲 2012 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票選為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
外,也是亞洲地區唯一入選之地區;2017 年更獲得旅遊搜尋網站 Skyscanner 評為世界八大最美單
車路線之一。

此外九族文化村以及集集大山,亦為本區知名景點。

 進階學習 

日月潭特色農產

日月潭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出許多獨特的地方物產。
水產:曲腰魚(又稱總統魚,因蔣中正得名)、奇力魚與潭蝦
茶葉:阿薩姆紅茶(尤以臺茶 18 號最優,為臺灣紅茶主要產地)
其他農特產:香菇、蝴蝶蘭、虎頭蘭、刺五加、茭白筍、梅子加工品

 

 南  臺 灣

● 簡介

• 位於嘉義縣東部,設立於民國 90 年。

• 其範圍涵蓋了阿里山鄉的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由林務局管轄),並且擴大至附近的梅山鄉、竹
  崎鄉和番路鄉一帶的知名風景區。

• 阿里山實際上並不是一座山的名稱,只是特定範圍的統稱,正確說法應是阿里山區

◎ 三大遊憩系統

   西北廊道地區

   阿里山公路沿線

   鄒族文化部落

● 人文資源

• 風景區內主要居住人口以鄒族和閩南的漢人為主,只有茶山村住有少數布農族人。

• 早年鄒族生活的範圍擴及嘉南平原,後來因漢人拓墾勢力的入侵,逐漸退到阿里山山區。最後居住
  的地方多半在海拔 7、800 公尺以上阿里山鄉的幾個部落。

• 鄒族人集中在阿里山鄉的達邦、特富野、里佳、樂野、來吉、山美、新美、茶山等村落,生性樂
  觀、知足而單純。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 熱門景點

阿里山森林鐵路

• 日治時期,為開採運送阿里山區的珍貴木材,而建設了火車道。完工
  於 1914 年,興建時主要用途是輸送阿里山林場產出之木材。

• 軌道依山勢而建,呈之字型。

• 西元 1963 年林場砍伐業務結束後,客運與觀光成為該鐵路的主要功
  能,具有成為
世界文化遺產實力。

奮起湖

• 海拔 1,405 公尺,為阿里山森林鐵道的中繼站,也被譽為南臺灣的九
  份
,早年以老街、便當和四方竹聞名。

• 老街以紅檜建成,早年沒有街名,當地人僅以街仔稱之。

• 日治時期,林木資源豐富的奮起湖亦是木屐的製造重鎮。

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

達娜伊這個名字是由鄒族語的發音直接翻過來的,意思為「忘憂」,
  是臺灣第一座由民間推動而成的生態公園,由
山美社區發展協會
  理,開放遊賞。

• 達娜伊谷的魚類相當豐富,以此地為家復育成功的鯝魚(又稱高身鏟
  頜魚,俗稱苦花),是此區魚種代表。

• 另外還有傳統的歌舞表演與鄒族特色文化的展示。

 

 

 

 

考試資訊》

導遊領隊證照考試 考古題下載

一般警察特考 考古題下載

鐵路特考 考古題下載

台電招考 考古題下載

高普考 考古題下載

英文專修》雪薇英文專修班課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